酒文化已经由原本的饮食助性转换成了当今的时代事业,酒水也成为了各种关系和事业的纽扣,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工作应酬,必不可少的饮品就是白酒和啤酒。
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适当的饮酒有助促进自身血流循环速度,提高睡眠质量,但过量饮用时,也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影响。
【案例】
李叔年轻时就特别喜欢喝酒,而且那时候酒量特别大,周围几个村没人能喝过他,在村里一提谁最能喝,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
后来上了岁数,再加上家里人反对,李叔也不像年轻时那么无节制的喝酒了,每天晚上喝上一二两,但是在去年下半年时,他感觉到浑身乏力,什么也吃不下去,就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被告知患上了酒精性肝病,俗称酒精肝,同时也明确告知他,以后一口酒也不能沾了。
01
吃晚饭时,长期喝点“白酒”的人,最后身体都怎么样了?
特别令喝酒爱好者失望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经把酒精列为一级致癌物。研究表明,全世界5.5%的癌症发生和5.8%的癌症死亡是酒精引起的,数据令人警醒:全球每年有近80万癌症患者是由于喝酒!喝酒的危害一下子可以列举这6点:
(1)长期饮酒会使心肌变性,失去正常的弹性而增大,心脏扩大最为明显。
(2)酒精还会使血液中的脂肪物质沉淀到血管壁上,使管腔变小,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3)酒精会对呼吸道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4)一次大量饮酒会引起一种急性醇毒性肝炎,长期饮酒引起的慢性酒精中毒,会使肝脏的脂肪及结缔组织增生,这往往是导致肝硬化的原因之一。
(5)酒精对皮肤以外的感官如眼、耳、鼻、舌,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使它们感觉迟钝。
(6)此外,孕妇大量饮酒还会危害胎儿的健康。
02
如果想长期能喝酒,无非就是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喝粮食酿造酒
喝粮食酒,选用谷物杂粮酿造,用料精选,工艺历经岁月的洗礼,酒的风味俱佳,喝完回味无穷。
杜绝酒精勾兑酒,酒精与添加剂的混合,风味欠佳,容易上头。
第二点:喝酒有量
喝酒有量,忌讳毫无节制。
过量的酒精摄入体内,长此以往,百害无一利。对日后生活影响甚大,尤其是上了年纪之后,诸多问题都会显现。
总之,还是这句话酒虽好不贪杯,物极必反,一定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第三点:科学合理地饮酒
不要空腹喝酒,饭后喝酒比饭前喝酒要好,不要喝混合酒,不要一口干,饮酒时避免再进食刺激胃黏膜的食物,感冒了不要喝酒,肝病患者、三高人群最好不要喝酒,喝完酒后不要立刻洗澡。
第四点:饮酒与用药禁忌
喝酒的朋友,需要注意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及非甾体消炎药,主要包括止痛片、芬必得、散利痛等的运用。
因为抗生素会与酒精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神志的改变,而部分非甾体消炎药与酒精搭配,则可能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甚至导致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在饮酒后出现不适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比如出现上腹疼痛,可选用铝碳酸镁等胃黏膜保护剂进行治疗,中和胃酸,缓解疼痛症状。
03
喝酒注意事项
与白酒相克的食物:吃东西最怕碰到相克的食物,而与白酒相克的食物有柿子、海鲜和胡萝卜,这几种食物中所含的元素均与白酒相克,不能同时食用。
不要混着喝酒:不管是啤酒、白酒、还是红酒,最好都不要混起来喝,因为制作工艺不同,混着喝酒容易醉酒。而且同是白酒,度数、香型不同,也不要掺起来喝。
述(最多18字
04
喝茶、喝牛奶能解酒吗?
喝酒,一不小心就容易上头,这时候很多人会通过喝茶、喝牛奶来达到解酒的目的,这种做法管用吗?
如果在酒精还没进入肠道被吸收之前,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喝牛奶,可在胃中形成一定的“保护膜”,确实可起到稀释胃中酒精浓度的作用;而如果已经醉酒,就没意义了。
至于喝茶,当中的茶多酚等成分有一定脱水效果,反而可能加重脱水症状,增加体内酒精浓度,并不能解酒。
还有就是蜂蜜也不能解酒,它对乙醛无能为力,还不如多喝点温水来的实在。
05
如何辨别酒的优劣呢?
1闻香下沉,不飘;
2入口,或柔顺,或微冲(勾調法不同),但绝不满口串香(满口串:加香精香料的勾兑酒特点);
3,团紧,好的酒抱团很紧,很梱实,不散。
4,下咽时,感觉一线喉,留香持久,沁入心扉,个别人几杯下咽,就有隔香反应。
结语:人一旦步入中年,生活压力一重接着一重,很少有人能闲下来研究白酒,导致大部分喝酒十分随意,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买酒的时候还是要留个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