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酒的“北纬28°密码”
在四川盆地北纬28°的U形酿酒带上,赤水河与长江交汇处的生态优势,孕育了全球最密集的优质白酒产区。这里诞生了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舍得、水井坊等“六朵金花”,构成了中国白酒产业的半壁江山。2024年,川酒总营收占全国52%,利润占比34%,几乎每两瓶白酒中就有一瓶来自四川。
然而,在行业产能过剩、消费迭代、品类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川酒如何突破内卷化竞争?
01 头部酒企的“江湖座次”与产品对标
五粮液:浓香之王的“多粮密码”
作为川酒“头象”,五粮液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粮配方为根基,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679.16亿元,稳居行业第二。其核心产品“普五”占据千元价格带,而低度化战略下推出的39度、45度产品,则瞄准年轻消费群体。2025年,五粮液计划通过“陈年酒价值体系”和年轻化专项行动巩固高端市场,同时布局低度酒体研发,以应对“少喝酒、喝好酒”的趋势。
泸州老窖:单粮浓香的“窖池霸权”
泸州老窖凭借“国窖1573”跻身高端阵营,2023年中高档酒毛利率达92%,仅次于茅台。其单粮浓香工艺(仅用高粱)与五粮液形成差异化竞争。数字化转型是泸州老窖的杀手锏——黄舣酿酒生态园和“灯塔工厂”将优质基酒产能提升至10万吨,智能化包装中心实现质检标准行业领先。2025年,其战略重心转向“消费者思维”,强调与年轻用户对话,通过情绪价值创造抢占心智。
郎酒:酱香阵营的“赤水河突围”
作为“六朵金花”中唯一的酱香品牌,郎酒以青花郎对标茅台,2024年回款与出货量双创新高。其战略聚焦“酱香高端、兼香大众”,砍掉浓香品类,依托赤水河左岸的糯红高粱与溶洞储酒打造稀缺性。小郎酒(兼香型)则以低度化、小剂量切入年轻市场,2024年销售额逆势增长。
剑南春:文化赋能的“次高端之王”
水晶剑南春牢牢占据400-600元次高端价格带,凭借“唐文化”IP和三星堆联名文创产品开辟增量市场。其窖池历史超1500年,古法酿造工艺叠加数字化生产,2024年营收突破200亿元。面对存量竞争,剑南春选择“提价值”而非“找蓝海”,通过文化附加值提升品牌溢价。
舍得与水井坊:老酒与菌群的“差异化叙事”
舍得以“老酒战略”突围,六粮配方(比五粮液多一种大麦)和12万吨老酒储备是其核心竞争力。2025年,“老酒战略2.0”将推动品牌提质与产品提价。水井坊则依托“一号菌群”和古窖池遗产,聚焦高端菁翠与井台系列,赞助世乒赛、建设文化美学馆,强化“精神消费”属性。
02 市场反馈与销量博弈:价格、渠道与消费者心智
价格优先:从“量价齐升”到“价量齐升”
2024年,白酒行业总产量连续七年下滑,但川酒头部企业通过“价格优先”策略实现逆势增长。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均强调“价在量先”,舍得甚至将口号改为“价量齐升”,通过数字化管控异地开瓶、严打窜货,维护价格体系。
渠道变革:数字化与下沉市场的双重引擎
泸州老窖的“灯塔工厂”与五粮液全渠道数字化体系,推动供应链效率提升30%以上。同时,县域经济成为新战场——郎酒瞄准乡镇市场“服务不充分”的空白,剑南春通过文创产品渗透年轻消费圈层,川酒集团则以“亿万消费券”激活经销商信心。
消费者心智争夺:从“口感”到“精神共鸣”
年轻化与女性消费群体成为关键变量。五粮液推出低度酒、联名冰激凌;水井坊将白酒定义为“物化的精神产品”,通过文化美学馆传递时代内涵;泸州老窖则提出“与年轻人思维同频”,布局情绪价值营销。
03 战略分野:川酒的“三条突围路径”
品类聚焦:郎酒的“减法哲学”
面对“酱酒热”与“清香热”冲击,郎酒砍掉浓香品类,专注酱香高端化与兼香大众化,以品类精简实现资源聚焦。相比之下,五粮液、泸州老窖则通过低度化、健康化延伸浓香边界。
文化赋能:从历史叙事到时代价值
剑南春的“三星堆联名款”、舍得的《大国芬芳》诗乐舞剧、水井坊的世乒赛赞助,均试图将文化IP转化为品牌溢价。2024年四川省酒业协会启动“川酒文化建设”课题,旨在构建统一的文化话语体系。
产业集群:从单打独斗到“群象共舞”
川酒已形成“6+10+20+N”的产业梯队,原酒联盟与川酒集团整合中小酒企产能,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龙头则通过技术输出提升产区整体竞争力。
---
04 挑战与未来:川酒的“高质增长命题”
尽管川酒占据半壁江山,但隐忧仍存:
品类单一性风险:浓香型占比过高,酱香、清香等品类冲击下需强化抗周期能力。
国际化的短板:相比威士忌、葡萄酒的全球化渗透,川酒国际化仍处于起步阶段。
年轻化落地难题:低度化产品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如何平衡传统客群与新兴需求仍是考验。
05 2025年,川酒的破局关键在于“价值重构”——从产能扩张转向品牌升级,从价格竞争转向文化竞争,从区域龙头走向全球烈酒舞台。正如泸州老窖所言:“冬天的担当必定赢得秋天的收获”。
文图来源:网络
上一篇:特色风味腾冲饵丝和稀豆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