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绣坊的味道
创始人
2025-03-21 08:02:00
0

我常去十全街一家面馆吃面,面馆正门朝南面向十全街,主楼却在滚绣坊,我喜欢从滚绣坊朝东的边门进去。或坐在靠十全河的窗下,或上二楼坐在跨十全河的廊道里,更多的是坐在一楼靠滚绣坊的玻璃窗下,慢慢吃着面,看着小巷里四季开不同的花,植物呈现不同颜色的叶子,看零零落落的居民和游人走来走去。这家面店在苏城的几家分店我都去吃过,总觉得十全街这家味道最好,在这碗面里,我吃出了更多面之外的味道。

滚绣坊东入口,靠河的一间小房子里,开着一家卖生面的店。和开店的阿婆聊天,阿婆姓冯,八十二岁了。她说,自己爷爷就是开面店的,四十年前,她开始摆摊卖生面。我说:“还以为是因为旁边这家有名的面馆您才开的呢。”阿婆笑了,说她开始卖生面的时候,旁边那家面店芽还没发呢。阿婆除了卖生面,还卖年糕、小圆子、酒酿等苏式点心,小圆子还有彩色的——在传统中便有了现代感。我都买过,都是地道的苏州味道。阿婆说,她卖面的房子是太平天国梁王府的轿夫待的地方,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了。我问,梁王府还在吗?阿婆指着巷北的房子说:“就这儿,都翻建过了。”

滚绣坊最早是弹石路面,后来换成六角道板路面,前几年又换成了花岗石路面。隔一段就有一块雕刻着蝙蝠戏梅图案的方形石板。路侧的雨水井盖着镂空花形铁井盖。今年春天,我踩着滚绣坊的花岗石路,又去探访滚绣坊26号顾宅,这是民国画家顾仲华的故居。在顾宅东侧,默默地矗立着一根高大的方形石柱,风吹日晒雨淋,不知道在这里站了多少年。面南一侧,从中间榫孔往下,一条逐渐展开的黑色水渍一直延伸到地面。问了多位文史学者石柱的来历,均未获得确切答案,推测可能是石牌坊的一根立柱。这样也好,留下无数想象空间。顾宅两扇大门,东侧的门上有一块蓝色的苏州控保建筑的牌子,右侧示意图上被胡乱划了多道划痕。两扇门后,是一条长长的弄堂,弄堂口东侧墙壁上整齐地排列着十五个电表箱。我踩着青砖地往里走,似乎走不到头,就像走向时间的某个深处。西侧墙上隔一段就有一扇紧闭的门,越往里走越亮——里面东侧的墙上开着几个漏窗。到底右转,豁然开朗,是一个院子,北侧两间青砖瓦房,南侧一间显然还年轻的房子涂着粉红色涂料,让我猝不及防。我沿着外墙水泥楼梯走到平台上,望出去是成片的黛色屋顶,老态龙钟的瓦片在春天的阳光下打盹。西侧一堵灰色斑驳的墙上,一扇没有玻璃的木窗里钉着木板。平台南侧围墙上,支离破碎的瓦片里,竟然有两簇蓬勃的绿色,热热闹闹地开着一串串不知名的粉红色花朵。

41号吴氏继志义庄是滚绣坊另一处控保古建,现在是静思书院。有书有茶有文创产品,一踏进去,心马上安静下来。我经过时,总要进去坐一会,或者点一壶茶,或者就坐着翻翻书。

滚绣坊树木葳蕤,花木品种繁多。有一棵我见过的最为奇特的香樟树,长在南林饭店西门,船场桥的东北侧。树干离地一尺后马上分叉出六条粗壮的枝干,互不干扰,直指天空,各自茂密的树冠交错层叠,盖住了滚绣坊和十全河,即使盛夏的阳光也无可奈何。四月下旬的一天,在这棵树下,我又遇到了卖花的周阿婆。周阿婆八十岁了,虎丘人,在这一带卖花已二十多年,住在滚绣坊的许多居民都与她熟识。周阿婆放花的竹篮子换成了一个不锈钢盘子。盘子里摆满了串好的白兰花、茉莉花,还有三种香囊:绣花布袋、麦秸秆编织袋、多种颜色的网眼袋。花枯掉了,香囊还很香呢。周阿婆推荐我买香囊。我买了两串白兰花。

对我来说,滚绣坊最有味道的地方是位于青石弄的叶圣陶故居:青砖瓦房前一个典型的苏州园林式庭院,这里更有一个纸上苏州,油墨飘香,韵味悠长。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个文学青年时,就给《苏州杂志》投过稿,没过多久收到了退稿信,内附编辑老师的信笺,写了退稿原因,字迹遒劲洒脱,我还高兴了一阵——编辑老师认真读了我的稿子。几年前,我又重新开始写作,给《苏州杂志》上的邮箱发送了一篇稿子。在我几乎忘了这回事的一天中午,我在办公室打盹,接到一个电话,说着一口地道苏州话的中年男子,轻声细语地告诉我,他是《苏州杂志》的编辑,我投的稿子留用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激动得无所适从,兴奋了好几天。去年四月,一年中最美的月份里,我预约到了《青石弄雅集·新刊品读会》的参与名额。在青石弄5号的紫藤花下,听作者弹古琴,听叶弥、戴来、小海、朱红梅等老师谈《苏州杂志》的过去、现在、未来,空气中弥漫着花儿的幽香、树叶的清香,浓郁醇厚的苏州地方文化的味道,从小巷深处延绵不绝地向四面八方发散。

当然,滚绣坊还有许许多多别样的味道,等着你去发现、品味。

(原载于 《姑苏晚报》 2024年05月21日 B06版

者:北走

编辑:经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农... 在遥远的乡村,有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幸福,那就是孩子们的“过家家”美食。这些食物,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深...
原创 半... 标题:半斤面条、3个番茄,教您正宗茄汁面的做法,酸甜开胃太过瘾了。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总是渴...
原创 蛋... 在探讨蛋炒饭的烹饪艺术时,我们不得不提及两位美食界的传奇人物——古龙和蔡澜。他们之间的一场关于“先炒...
莴笋干的制作与晾晒方法,农家老... "这莴笋干比鲜的还香!"去年晒的莴笋干炖红烧肉,邻居尝了直夸有嚼劲。作为在农村晒了三十年菜干的老把式...
原创 鸡... 标题:鸡蛋和鱼肉的神奇组合,做出来的这个到底是什么呢? 在这个追求创新与美味的时代,美食总是能激发...
原创 那... 标题:那些年在校门口最流行的7种小吃,你都吃过吗? 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总有那么一些小吃,以其独特的...
原创 这... 标题:这种果皮不要扔,轻松制作小零食,孩子根本吃不够,安全又健康!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
原创 那... 标题:那些年,我们一起在校门口吃过的小吃,你全吃过吗? 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互联网和外卖的时代,校...
原创 这... 标题:这汤隔三差五喝一次,就算你是水桶腰,也能让你瘦成A4腰! 在这个以美食为话题的时代,我们总是...
原创 韩... 标题:韩剧里永不间断拉面到底是什么面?都是怎么做的呢? 在韩剧中,一道看似简单却充满诱惑力的美食—...
原创 3... 标题:3道美味诱人的下饭菜,你一定没吃过? 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一顿美味的家常菜不仅能够抚慰我们的...
漫步上海老街,品尝这些地道小吃 漫步在上海的老街,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而那一道道地道的小吃,则是画卷中最诱人的色彩,诉说着...
原创 5... 在繁华的都市角落,一位50岁的大叔,以他独特的方式,走街串巷,用1.5元两个的价格,售卖着一种“稀罕...
原创 酸... 标题:酸奶烙饼的做法,不用和面,浓浓奶香松软好吃,保你一看就会!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渴望寻找...
原创 这... 标题:这道菜餐厅常见,而且价格还很贵,学会自己在家做,好吃又省钱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
原创 1... 标题:1块钱买了一盒鸭血,高兴的以为占了便宜,结果吃进了医院! 在美食的世界里,我们总是追求那一份...
原创 这... 标题:这样吃土豆太过瘾了,千万别切丝,不开火拌一拌,没端上桌被吃光 在美食的世界里,土豆以其独特的...
原创 让... 在探索美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那些让人难以抗拒的美味。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一道既美味又健康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