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至,万物盈而未满。
今日迎来小满节气,此时夏意渐浓,雨水增多,湿热交织。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湿热易困脾胃,导致口苦乏力、食欲不振。此时养生需顺应天时,以“健脾祛湿、清热养阴”为核心,通过传统食疗调养身心,为盛夏健康打好基础。
让我们走进朱家角镇薛间村的无香清舍,倾听初白老师分享他的健康食疗小秘方。
在众多养生方法中,食养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悠久的历史背景,逐渐成为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初白有着深厚的营养学知识和对传统食疗智慧的独到见解,在薛间村打造无香清舍食养文化传播空间,通过讲座、文章和社交媒体等多种形式,积极传播食养文化,帮助人们通过饮食调理身体,实现健康与幸福。
据初白老师介绍,小满,是春夏交替的一个节气,南方的雨水慢慢过来了,天气状态以湿热为主。“这个时候我们身体需要健脾祛湿,可以通过传统的食疗去除暑热,比如养生的茶类和粥类。这款茶使用的是我们经过三个小时炒制的糙米,加上陈皮、老白茶,特别适合小满这个时节饮用,它主要功效是以祛湿健脾为主,适合大多数人。”
作为一位中国传统食养文化的爱好者,初白老师建议,小满时节的饮食原则要以清补为主,忌寒忌燥。可以多食薏米、赤小豆、冬瓜“祛湿三宝”等利水渗湿的食材,可煮粥煲汤,如薏米红豆粥健脾祛湿。苦味蔬菜如苦菜、苦瓜、莴笋,能清热燥湿,缓解暑热烦躁。
小满时节养阴润燥同样不可缺少。银耳、百合、莲子搭配煮羹,滋阴润肺;桑葚、樱桃补肝肾,但需注意糖尿病患者慎食。
生活调养方面则需注意动静结合,护阳养心。建议早睡早起,午间小憩20分钟以养心气。适量运动,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大汗伤津,以“微汗”为佳。
小满时节,既是收获的前奏,也是养生的关键。顺应自然,食补有道,起居有常,方能“祛湿不伤脾,清热不损阳”。愿这份传统食疗智慧,助您轻盈入夏,安康常伴!
记者:魏阜龙(首席)、周昱含(实习)
摄影:魏阜龙(首席)、周昱含(实习)
视频:王威溥华(名优)
编辑:沈千慧
责任编辑:李艳丽(首席)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