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高達320斤的黃先生出現肛周疼痛,在廣東祈福醫院肛腸科檢查後被確診為肛瘺伴隨膿腫,需要手術治療。但因為黃先生脂肪太厚,醫院備用的麻醉針不够長,醫生只能建議轉院治療。
"不行,其它醫院也都是這個說法,今天我就賴在這裡了,必須你們幫我做!"
黃先生一聽不幹了,寧願"賴"著醫生想辦法,也不願再次轉院,醫生只得絞盡腦汁,最後局麻手術,黃先生順利出院。
黃先生術後康複良好,劉藝主治醫師查房中
體重320斤男子肛周疼痛,"賴"著醫生要手術
7月中旬,29歲的黃先生肛門周圍灼熱腫痛已經持續3天了,當摸到肛周有一紅棗大小的腫物時,黃先生再也按耐不住,趕緊前往醫院肛腸科就診。
"黃先生的病情不複雜,是肛腸科常見的肛瘺病伴有膿腫形成和痔瘡,對於這種情況,一般都建議立即手術治療。"肛腸科王峰主任介紹,但是看到黃先生的體重時,只能建議到其它醫院試一試,"常規的腰麻和骶麻的麻醉針都不够長,根本就無法使用到黃先生的身上,不用麻醉又不行。"
聽到醫生要求轉診,黃先生卻說什麼也不同意,他之前曾在做胃鏡時,就因為麻醉困難而被多家醫院拒診。患者不願轉院,王峰只能"無奈"下妥協,决定先嘗試常規的腰麻、骶麻,如果無法麻醉,就採用局麻進行手術。
確定治療方案後,手術隨即開始,麻醉科醫生嘗試為黃先生進行椎管內麻醉,果不其然,由於過度肥胖,醫院現有最長的麻醉穿刺針也無法到達椎管。最終,王峰主任只能用約束帶將黃先生固定在手術床上,在局麻下為黃先生進行了肛瘺切開掛線術及痔瘡切除術。
肛瘺不會自愈,手術是唯一治癒方法
對於肛腸科疾病,絕大多數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痔瘡,其實肛瘺的發病率僅次於痔瘡,且在男性青壯年中極為常見。王峰介紹,它主要是由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引起,膿腫穿破皮膚形成內外相通的"隧道"。
"像黃先生這樣的肛瘺,雖然看起來只是個小包,但卻是肛腸科的重疾,它不會自愈,也沒有能够根治的藥物,手術是唯一治癒的方法。"
這是因為肛瘺破潰後,不僅有肉眼可明顯分辨出的外口,還有一個位於肛門直腸內壁的內口。膿腫破潰後,膿性物質雖通過外口排出體外,但原發病灶感染源仍然存在,腸內容物、甚至是糞水,還是可以由內口進入瘺管內引起感染,導致病情反復發作,嚴重者會出現發熱、寒戰等全身感染症狀。
在治療上,內口處理是治癒肛瘺的關鍵所在。手術時如找不到內口,或內口處理失當,肛瘺則不能完全治癒。即便有時外口暫時癒合,因內口仍然存在,感染時仍易復發。
囙此,建議患者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專業治療,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加重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可通過以下幾點加以預防:
1、從事久坐久站工作的人群,平時要注意變換體位。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經常運動,避免便秘的發生。
3、日常做好肛周衛生,一定要勤洗澡,勤換內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