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蜂糖李,何以成为李子界的“爱马仕”?
创始人
2025-07-20 19:22:42
0

在贵州的喀斯特群山里,藏着一颗能让食客甘愿排队抢、农产品经纪人提前预订的“黄金果”。

每年6至7月,贵州镇宁自治县六马镇蜂糖李交易中心,人来车往,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一颗颗饱满多汁的果子被打包装箱,最后运送至全国各地。这种表皮裹着一层天然“糖霜”的李子,单斤售价能飙到80元,被称作李子界“爱马仕”。

平实无华的外表下,藏着怎样的风味密码?

新鲜采摘的蜂糖李。(图源镇宁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老天爷赏饭吃的稀缺味

“外裹天然蜡粉、果实大果顶平、核小离核、味甘甜如蜂蜜、果肉致密酥脆、香味浓郁、食之不忘其果个大”……第一次吃蜂糖李的人,多半会被那股子甜惊艳,从而打破对李子小而酸涩的“刻板印象”。

通常,普通李子的甜度维持在12度左右,而蜂糖李的甜度可高达20度左右,相当于往嘴里塞了颗裹着蜂蜜的果香糖球。

这份甜,是北纬25度的山地“特调”。

成熟的蜂糖李正在等待人们光顾。(图源镇宁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蜂糖李的家乡,位于贵州省镇宁自治县南部。这里年均气温17.2℃,年均日照时长1200小时,无霜期长达330天,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仿佛被老天塞进了“天然温室”,促使果树拼命将糖分积攒到果子里。

脚下的土地,也在不遗余力地输送养分。土壤富硒,营养元素充足,疏松透气的土层为蜂糖李根系打通“任督二脉”,让每一颗果实饱食天地精华,逐渐拥有傲人个头——平均单果重35.3克,最大可达65.9克,直径能赶上网球。

果农采摘中。(图源镇宁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但光有好山好水还不够。拉枝整形、枝梢控旺、花果调控……通过一系列科学技术手段,蜂糖李坐果率低的难题正在逐渐解决。数据显示,目前镇宁蜂糖李稳定种植面积在22万亩左右,已连续9年实现产量产值双提升,今年预计投产蜂糖李种植面积17.6万亩,产量达到6.75万吨。

在自然与人力的共同“雕琢”下,其身价也水涨船高。

从一棵母树到地理标志的逆袭

在镇宁自治县的深山中,有关蜂糖李诞生的传说被人津津乐道。

相传,打帮河畔一株蜂糖李母本树上方有一个蜂巢,溢出的蜂蜜渗入树根,根系将蜂蜜精华吸收,竟结出大如油桐的果实,遂得名“桐壳李”,因滋养出的李子甜似蜂糖,后被誉为“蜂糖李”。

上世纪80年代,第一株蜂糖李树苗陪嫁到镇宁自治县六马镇弄袍村。当地如今现有的20年以上树龄实生苗移植蜂糖李,皆是近年镇宁发展蜂糖李繁殖嫁接苗木采集接穗的母本源。

蜂糖李之乡。(图源镇宁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2010年,蜂糖李犹如横空出世的黑马,闯入大众视野。当时,即便每斤最低售价30元,也未能阻挡全国各地客商的热情。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一着。2014年,六马镇抓住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充分利用各村荒山荒坡多的有利条件,全面推动镇宁蜂糖李规模化种植,镇宁蜂糖李产业化发展之路由此起步。

好品质,决定了品牌影响力能否深入人心。2017年9月,“镇宁蜂糖李”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3年7月,入选贵州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4年获评2024年全国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

果子挂满枝头。(图源镇宁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镇宁自治县蜂糖李发展中心主任肖华海介绍道,当地不断做好种子资源保护和研发利用,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强化技术服务指导,以点带面,提升果农种植水平和蜂糖李产业集约化、标准化和商品化水平。

为了保证顾客真正吃到高品质的蜂糖李,有些商户还给它们贴上溯源防伪码。“扫描包装盒上的二维码,顾客就能查到蜂糖李的产地、养护情况、包装质检等信息。”当地“00后”女孩刘文飘给自家蜂糖李办理了“身份证”,确保果子品质如一。

从背篓到云端:一场甜蜜的产业升级

“2024年7月6日,315斤贵州镇宁的蜂糖李在贵阳龙洞堡机场启程飞往泰国曼谷,实现贵州省蜂糖李出口零的突破。”这则新闻背后,真实反映了蜂糖李产业链不断做强的过程。

过去,六马镇的果农背着背篓赶场,李子5块钱一斤还得看人脸色;现在,果子没摘就被订光,快递单能从镇头铺到镇尾。

在蜂糖李交易中心选购的消费者。(图源镇宁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如何打赢的翻身仗?

首先要解决“卖出去”的问题。为了拓宽销路,镇宁积极构建“线上 线下”并行的立体化销售网络,线下“地头直销”模式确保蜂糖李的品质看得见、摸得着,还能切实保障果农收益。

与此同时,当地果农还借助手机直播,用声情并茂的讲解与热情的吆喝,将果园的丰收景象、果子的特色特点实时传播,让天南海北的消费者在线上感受蜂糖李的色与味,从而下单。

丰收时节,蜂糖李交易中心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图源镇宁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其次是解决“卖得远”的问题。随着蜂糖李线上销售的火爆,邮政、顺丰、京东等物流企业纷纷在核心产区设点。高效的物流与冷链系统紧密配合,搭建起快速运输通道,让镇宁蜂糖李逐步打破地域限制,24小时内从田间地头直达全国各大城市,甚至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今天在果园里采摘的蜂糖李,明天就能摆在消费者的果盘里,新鲜可口。

更具创新性的是“对赌包山”模式。农产品经纪人提前支付果农30%定金,包下整片山的收成,价格随行就市但保底价。果农不担心卖不掉,经纪人能拿到优质货源,实现双赢。

从田间地头直达全国各大城市。(图源镇宁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如今镇宁蜂糖李的产量可达6万吨,年产值超30亿元。身价倍增的蜂糖李,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近就业创业。村民们用勤劳和汗水,绘就一幅幅脱贫致富的生动画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蓠芊

编辑 胡桅可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掌握中式烹调艺术,成为人生的大... 做人生的掌勺者 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 烹饪(中式烹调)专业 ——烟火人间,传承粤菜经典 随着科技的...
减肥期嘴馋怎么办?这 5 种零... “减肥期能不能吃零食?”—— 这是很多人纠结的问题。其实,完全拒绝零食反而容易让食欲失控,导致暴食;...
三伏贴首贴!宁乡中医医院现场超... 盛夏阳骄伏火旺 药香沁穴祛寒霜 未病先防承古训 冬病夏治正当时 7月20日上午,暑气蒸腾的三伏首日...
青岛西海岸新区凤凰夜市开市 推... 凤凰夜市美食(来源:金沙滩啤酒城) 信网7月20日讯 7月18日傍晚,凤凰夜市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凤凰...
正大量出现!济南人一天起码吃掉... 夏日的济南,街头巷尾都少不了“油炸金蝉”这道特色美食。从林间到餐桌,从地摊到精品店,这种在土里待上两...
想吃红烧鱼,又怕煎掉了鱼皮,教... 想吃红烧鱼,又怕煎掉了鱼皮,教你懒人版红烧鱼不煎不炸,真香! 我以前做红烧鱼总是要先煎,这技术实在...
禁酒令专题:加速了一个酒业旧时... 文丨华策咨询姜江 当“禁酒令”的闸门在全国次第落下,中国白酒市场迎来历史性拐点。2023年中央纪委通...
玉米最营养的部位,竟然是它!但... 要说粗粮界最受欢迎的食材,自然是玉米。玉米方便食用,口感香甜软糯,不仅是减肥小伙伴喜欢的主食,更是很...
精选美食凉菜菜谱,探索冷盘世界... 本文带你探索美味冷盘世界,精选美食凉菜菜谱,通过这篇文章,你将了解到各种令人垂涎的凉菜 和技巧,包括...
今日入伏+台风,湿热至极,怎么...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最炎热的节气, “湿热交蒸”在此时...
开餐饮怎么选智能点餐系统,饭店...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点餐系统逐渐成为餐饮行业的一大亮点。无论是大城市的繁华商圈,还是小镇...
【广医时讯】大雨中坚守的,不只... 三伏贴 头伏贴敷日 三 伏 7月20日,头伏第一天,广安门医院2025年度三伏集中贴敷在大雨中有序开...
泡豆别凭感觉6小时黄金时长+豆... 说起做豆腐不少老铁都觉得是门熟能生巧的手艺,但到了高温频发的季节,想做出鲜嫩又耐存的豆腐确实要多花点...
这个部位超级Q弹,但99%的人... 谁懂啊!三伏天的厨房就像个蒸笼,做饭有时候也变成了一种煎熬。 每次厨房君发愁晚饭时,总希望能变魔法似...
原创 “... 老祖宗说“头伏不补,伏天受苦”,可真真是句大实话!这天气,咱们身体里的阳气都忙着往外跑,内里反倒容易...
这中产专属,也“下海”了 下午五点,郑州金水东路某酒店门口,再次排起了长队。这是郑州当地知名的五星级酒店,行政套房一晚的标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