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郭志祥,福隆旺鸡腿便当(原 南京 东池便当)创始人,在南京卖了 22年 木盒 便当 的手艺人 。从当年 鼓楼 厚载巷 店 创下 日销千份 佳绩 的 “木盒便当第一人”, 到 “ 前外卖 时代 自配送 的 开创者 ” , 到现在 15家直营 便当 门店 的 “ 老郭 ” , 老郭 见证了 南京 餐饮 行业 的 跌宕起伏 , 任 时光荏苒 , 依然坚持 健康 木盒便当,并始终把 “ 新鲜食材 , 现点现做 ”这八个字刻在骨子里。
老郭和家人每周会吃 2-3次自家便当,因为后厨干净整齐食材新鲜采购、环保木盒包装。有人说: “餐饮公司的生命周期就3年”,"做餐饮,是良心行业。"这是老郭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22年来经受住市场考验的秘诀。餐饮业的生命周期不靠流量炒作,而在于把"良心"二字做成核心竞争力。福隆旺已走过7个3年,并将N*3年的神话继续上演。
在南京,提起“福隆旺”,尝过的人总会对那份脆皮多汁的鸡腿便当念念不忘,没听说过的也会在熟悉的味道和木质饭盒里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当老郭在小红书上发出公告——原南京“东池便当”17家直营门店更名为“福隆旺鸡腿便当”时,大家恍然大悟——难怪味道这么熟悉。
郭志祥,大家都叫他“老郭”,让南京人耳熟能详的东池便当是他22年的全心经营,一度成为好吃又性价比高的便当代名词。因与品牌方经营理念的不同,2024年,为了更好地发展,他将名下的南京东池便当的全部门店改名为“福隆旺鸡腿便当”。
为什么叫“福隆旺”
“福” 三餐有福
“隆” 生意兴隆
“旺” 事业兴旺
把这份祝福装进一份便当,就是福隆旺人的一份心意。
福隆旺不仅是一家便当店,更是一份为生活加油的能量包。
更名后的那段时间老郭常常夜不能寐——线上订单突然减少怎么办?新顾客是否能知道福隆旺?老顾客流失怎么办?还可以复刻曾经的辉煌吗?
一年过去了,他得到了明确的答案。打开福隆旺鸡腿便当的后台数据:其中单店单月销量突破4000份,鸡腿饭的单品复购率达60%,许多门店在所在商圈的“鸡腿饭”、“便当”、“简餐”等分类热销榜中排名 Top 前三。
福隆旺的小红书账号也收到了许多老粉的留言:
“大鸡腿饭从2010年高中那会吃到现在了,味道一直没变过,还是那么好吃,哈哈哈,鸡腿居然一点都没缩水。”
“实名安利鸡腿便当,来南京玩的朋友我都推荐他们点个外卖,这是我心中的南京美食。”
“改名福隆旺后第一次吃,还是那个味道。”
这也像老郭一直说的——做生意没有捷径可走,根儿还在“新鲜”上,好吃才是硬道理。“用心做好每一份便当,品质稳定是基础,这才是能长久的经营事业。”
22年,福隆旺一直把“新鲜食材,现点现做”这八个字刻在骨子里,“有的顾客,从上学那会就喜欢点我们的鸡腿便当,到现在工作多年还在点,这让我非常感动。”
《城品人物》在福隆旺总部办公室见到了老郭,21楼视野开阔,可以看到紫峰大厦,眺望紫金山。办公室整洁简单,深色系书桌书架,进门处立着党旗。白板上是一幅南京地图,用不同颜色的磁贴标注着福隆旺鸡腿便当现有门店位置及打算拓展的位置。
老郭也并不老,50岁的他身材保持得好,状态也很年轻。他娓娓道来这些年的创业故事,在叙述中我们也感受到了“老”郭的气质——带着老一辈人创业的质朴和一丝不苟。聊到具体的便当制作工艺,他更像一个匠人,食材每一步的挑选、加工、制作……都熟稔于心,这就是他22年热衷的事业。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上,老郭的创业可以精简为几个数字——22、1、15、7:
22年只专注健康木盒便当这1件事
品牌革新后的15家直营门店
7分钟一份招牌鸡腿便当新鲜出炉
这份事业开始于2003年,28岁的老郭辞去台资电子厂的业务员工作,转行做起了便当。
他坦言在这之前一点也不了解餐饮,彼时他频繁到长三角的台资厂出差,偶然在昆山吃到一家木盒便当,“木盒子里荤素搭配的很好,听说在台湾很有名,当时大家吃的都是两荤两素或几荤几素的泡沫发泡式盒饭。”老郭突然来了兴趣,觉得这种新颖又好吃的便当要是能在南京做一定会很有市场。
彼时国内的加盟市场还处在外资品牌主导地位,台湾品牌很盛行,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老郭很快就从全通池上便当方取得了经营授权,成为第一家加盟店。他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店开起来。没想到这鸡腿便当一做就是22年……
第一家店(南京全通池上便当)开在玄武区厚载巷2号,200平方米的空间在开业期间挤满了人,大家对“木盒盛装的便当”充满了好奇,队伍甚至排到了马路上。
第一家店(南京全通池上便当)
果不其然,鸡腿饭、鸡排饭、大排饭、肉燥饭等便当品类都深受大家的喜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经营,日销量可以达到1000多份。
老郭至今记得那段火热的时光,“店里有三部电话,几个前台都忙着招呼客人和接听电话,最夸张时一个人同时接三部电话并准确记录顾客姓名、电话、地址、需求。”
早在互联网外卖平台兴起之前,老郭就已经开创了自己的外送模式。2004年,当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还未出现时,老郭就敏锐地察觉到上班族对便捷健康餐食的需求,率先组建了自配送团队。巅峰时期由自建配送团队100多人。
每天现做的便当,由员工骑着自行车准时送达写字楼,大型团餐便由专用面包车配送。这种"前外卖时代"的自配送服务,不仅赢得了第一批忠实顾客,更奠定了品牌的口碑基础。
为了更好的发展,老郭对菜单优化、产品标准、选址设计等品牌标准化流程都做了改进,好的口碑和品质是一个好的品牌的基础。而这些对老郭来说都是22年经验的点点积累。
汪曾祺在写昆明酱园的《食事》中说:“这坛酱晒了十八年,比店里所有伙计都年长。下雨前它会叹气。”老郭的便当也像这坛酱,时间在里面慢慢熬。他的秘方是每天挑选的新鲜鸡腿,是试了百次才定下来的酱料,是“新鲜食材、现点现做” 八个字刻进后厨每道流程的固执。
品质和速度是餐饮生存的根本,鸡腿从选料到加工一气呵成。从顾客点单到现做出餐,标准化出餐流程保证餐品及时送到顾客手中。大订单也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老郭回忆起2008年冬天的暴雪,正是因为口碑好和出餐效率高,他和团队临危受命,为抢险的官兵们提供了几千份便当。
22年来以独家配方、现点现做、新鲜食材为核心竞争力,老郭也让福隆旺便当慢慢从一家发展到15家直营店,成为南京耳熟能详的餐饮品牌。
2024年老郭名下的南京东池便当改名为福隆旺鸡腿便当,这对老郭来说就像养了二十几年的孩子突然“不在了”。
那段时间他很煎熬,二十多年心血经营的品牌,哪能说放就放?但想到手下还有很多员工需要生活,品牌升级还是紧锣密鼓地展开。老郭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似乎也慢慢释然,“一切都是最好安排,虽然换了品牌名字,但还是自己热爱的事业”,他明白最重要的还是——原包装、原食材、原制作工艺的健康便当。
“福隆旺”来自他心底对于便当和爱的理解,“福旺,是中国人最朴素的美好向往,食物带来的滋养更是一种福气,所谓吃得有福,也希望大家吃到的福隆旺不仅是一份便当,更是福气的滋养”。
随手下单一份福隆旺鸡腿便当,特色木质盒饭设计得简洁高级,木盒能够吸收米饭的水汽,让米饭粒粒分明,口感Q弹。现炸的鸡腿金黄酥脆,铺在饭盒上,咬一口鲜香爆汁。这也是许多南京人的味蕾记忆,不少食客从孩童时代吃到工作,依然会感慨还是那老味道。
22年的保持品质稳定并不简单,就像“简单是复杂的终极表现形式”,老郭坦言越简单的东西越不好做,他的智慧是——空的容器才能容纳万物,大道至简。被问起如何保证便当好吃?老郭答得干脆:食材新鲜就会好吃!他一直把“新鲜食材、现点现做”八个字刻在骨子里。
食材要最新鲜的。2006年开始老郭就把冷冻鸡腿换成了新鲜鸡腿。当多数同行还在依赖冷冻食材的便利时,他已循着供应链的脉络,找到那处能让家禽“听得见音乐,饮得进清水” 的养殖场。
这种环境下饲养的家禽肉质更优,当第一份用新鲜鸡腿做的便当出锅,牙齿刺破脆皮的瞬间,爆汁的鲜烫直抵舌尖,食客一句“明显更好吃了”,成了最朴素的嘉奖。
老郭对食材的挑剔,早越过了生意的算计,之后每一款便当的选材上老郭都会花很多心思。菜买最新鲜的,选料要讲究的,大排一定要用排骨的中段,老郭说这样的排骨口感好、卖相佳;纯肉香肠来自上海一家知名台资厂家,常有食客追着问香肠在哪里可以买到。
在食品加工与调料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老郭坚持不用添加剂,口味上坚持原汁原味。调料配方是他试了无数种配比后一点点试出来的秘方,用老郭的话说就是——咸、鲜、香丝丝缕缕渗入骨头缝中。
在近些年的健康消费周期中,营养均衡的膳食结构调整和体重管理的需求显著提升,老郭冥思苦想后又下血本。油用好一点,食材把关更严一点,控制油盐用量,琢磨搭配。全新升级后让便当吃起来清爽健康。在老郭看来,最重要的是要吃出食材的本味,咸淡适中不齁人,香而不腻有回味。
流程上,精简优化食物制作流程,用高效的流程锁住食材的新鲜。在福隆旺,鲜肉从挑选到烹饪是一气呵成的,也是老郭用22年经验一步步优化的,去掉没用多余的动作,早一分钟到食客口中就意味着更新鲜。
采访中,老郭向我们介绍了福隆旺管理品控的常经理,二十多年来,她的脚步穿梭在各家门店,用舌尖校准每一份腌料的咸淡,用眼力丈量每只鸡腿的大小,确保每一家店的品质一致。
从选材、口味到流程的严格把控,福隆旺的品质管控上的严苛标准直接体现在其成本结构中。在原材料选择上,坚持采用新鲜食材,这一项就使采购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0%;调味料和油的品质均高于行业标准,每日更换炸油的严格规定,仅此一项就使成本增加了不少。
即便在疫情期间经营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老郭仍坚持品质标准,将沿用12年的半颗卤蛋标准升级为整颗。有意思的是成本增加了,福隆旺的复购率也增加了。老郭说,通过品质差异化建立的品牌壁垒正在持续释放价值,这种“高成本高复购”的经营模式,也在重塑便当品类的价值标准。
《树之生命木之心》里,西冈常一谈及匠人精神时说:“磨凿子三小时,干活三分钟。刃口的光没出来,就是对树的亵渎。” 这也是老郭对待便当的标尺,对他来说,匠心不是浅尝辄止的认真,而是在日复一日的敬畏里,把偏执熬成通透,让传承回归本真。
比如一份招牌鸡腿饭,鸡腿的大小、形状、重量,是经过一次次改良后的完美呈现。聊到鸡腿的制作,老郭又回到了痴迷技术的手艺人状态,手枪腿需要经过几次切割,才能薄厚适中、形状好看,“最开始老师傅教的不是这个方法,也是自己长期制作过程中慢慢改良出来的。这样制作出来的口感更好,整体的品质更稳定”。
比如坚持了22年的木盒包装。经济作物白杨木经过刨片、清洁消毒、拼接等多道工艺制作成木盒,不仅成为福隆旺的视觉标志,优良的透气性还能吸收了米饭的水分,让米饭颗颗分明,口感Q弹的同时也锁住了菜香。
比如对于“现做”的执念。在预制菜渗透率最高的快餐简餐领域,老郭一直执着地坚持现做。“福隆旺的制作方式就是现点现做,也是我们的招牌,老顾客认的就是这口热乎新鲜,制作好的便当,快速配送,第一时间送到顾客手中。”老郭觉得,这份带着锅气和新鲜的便当,是预制菜永远给不了的。
比如对细节的严苛。简单的小菜萝卜干必须要注重颜色搭配,黄色萝卜干配红尖椒、绿青椒、黑色豆豉、葱白,严格的制作标准让小菜不仅好看还更好吃。
比如贴心的附加服务。对于顾客的一些要求老郭会让每一家店都记在心上,“多点萝卜干,少点米饭”,个性需求会备注好,老郭觉得,一份惦记就是一份支持。
他坦言这些年餐饮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越来越卷,连锁品牌抢滩,预制菜攻城略地,网红店换了一茬又一茬,老郭却还在慢慢走……
“22年来,当别人不断创新时,我们坚持把经典做到最好;当别人快速扩展时,我们依旧稳扎稳打。别人说我们的营销落后于时代,我从不担心,因为我们的目标始终是服务好每一位选择我们的顾客。”
当然,一直以来都闷头做事的老郭这两年也有了新尝试,从幕后走到台前,老郭开始做起了小红书。没有什么花哨的吹捧,就是实实在在讲自己做好一份便当的创业心得。教大家如何选到优质鸡腿、和喜欢餐饮的年轻人聊聊心得、复盘自己的创业经验……
开始做加盟也是来自忠实粉丝们的咨询与敦促,老郭仔细斟酌思考了很久,“这一行做了22年了,也要开始新的方向了”。
对于福隆旺的加盟商来说,不仅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做事,也是传承一份匠心。从店铺选址、装修、设备配置,证照置办到便当制作全程有老郭和团队陪跑。老郭说了,“做加盟,是做自己的声誉,复购率是决定店铺能否存活的关键。我希望每个加盟商都以匠心来做,都赚到钱才是根本,品牌才能有长久的发展。”
22年做一件事,品牌更名后依然发展劲头迅猛,其中的根源是利他之心。老郭觉得任何事情想要做到极致都必须是利他的。他常说的话是,“做餐饮,是良心行业”。
推开福隆旺水西门大街店的门,温暖的橘色与原木色调瞬间包裹全身,明净的玻璃窗透进阳光,照亮擦拭得锃亮的餐桌。店员里里外外忙碌、外卖小哥取走一份份便当、爱心驿站角为顾客骑手准备了许多应急小物件,这些皆是利他之心的流转。
福隆旺水西门大街店
从创业第一天起,老郭便将“卫生标准不容妥协”刻入基因——地板锃亮、料理台一尘不染。二十年如一日,每个细节都诉说着福隆旺对品质的执着和对顾客健康的守护。
创业初期,老郭与8名员工赴昆山培训,最终仅3人坚守。40℃的厨房里,每日奋战十余小时,老郭和大家开玩笑,“便当能赚钱,还免费蒸桑拿”。这份苦熬,映照着老郭的人生信条:“用自己的良心做餐饮”。
每周老郭都点三次福隆旺便当,吃了二十年他还是最爱这口,女儿也最爱点鸡腿饭——只有家人敢吃的,才值得分享给顾客。“大家对外卖不健康对质疑也是来自对外卖门店后厨脏乱差、外卖食材不新鲜、外卖包装有毒害的普遍印象。我自己从来不吃外卖,但我和家人每周会吃2-3次自家便当。”
二十多年前,老郭和爱人因工作相识。那时老郭生意刚起步,人员也紧缺。爱人凡事亲力亲为,把后厨和前台打理的井井有条。老郭则一心扑在找合适的门店和品质管控上。“我爱人既是家里的主心骨,更是生意上最靠得住的战友。她是一个非常勤快、聪明和果决的人。”
回顾那些年,老郭坦言不易,“白天在店里忙活,晚上回家还得顾孩子、做饭。下雪的日子,菜场道路泥泞结冰,我们两个凌晨五点钟顶着寒风就去菜场买菜备菜,晚上回家早已夜深人静,常常一个月连轴转。”这份“待客如亲”也化作福隆旺的根基,也是把日子熬成热乎饭的初心。
品牌的转型期,老郭格外忙碌,每天上午八点半到晚上八点半,他都会雷打不动坐在办公室,爱好的游泳、健身都放在了一边,一心扑在工作上。让他开心的是福隆旺的生意越来越好,这几个月他开始频繁收到一些粉丝的加盟咨询。他回忆起这一年感动的事:
一直给我们办业务的银行经理有一天给他发微信,“我订了60份你们福隆旺鸡腿饭,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拍了照片发给他,开玩笑说,“记得请我喝茶,哈哈哈。”
一些不好的声音也在更名后出现,也会看到这样的留言:福隆旺是不是模仿东池的?总会有老粉帮着说:他们是原来的木盒包装,以前的味道。老郭看了心里暖暖的。
前几天同事找他要以前的老照片,老郭找出了几张,照片里是刚开店时他开面包车送餐的样子。突然间,他觉得二十多年好像就是一晃,但仔细回想,每一天自己都过得充实自在。面对“餐饮公司生命周期仅3年”的魔咒,老郭以22年的利他之心守护着这份事业,本心依然质朴如初:“就守着老店、老员工、老顾客,一生都挺值的”。
城品人物:在你看来,做餐饮的必要品质和素养是什么?
郭志祥:餐饮是良心行业,要做自己和家人爱吃、敢吃的餐食。一是用好料的良心,食材新鲜、安全是底线,省啥不能省良心;二是专注手艺的轴劲,火候、调味差一点就不是那个味儿,得把功夫下透;三是把客人当亲人的心,手脚麻利、环境干净,让人吃得放心、舒坦。
城品人物:你最初的梦想是什么?
郭志祥:最初没有什么宏大梦想,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店开起来了,挣点踏实钱养家糊口,也让顾客能吃上口健康热乎的便当。现在守着“福隆旺”,22年油锅没凉、灶火没熄,让我觉着,端稳这口热乎饭的锅,就是最踏实的圆梦。
城品人物:你觉得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你觉得经历过这件事后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郭志祥:刚开分店那会儿栽了个大跟头。当时寻思着把老店的运营方式直接搬过去就行,结果新店新员工培训不到位,员工操作起来手忙脚乱。品质不稳定常常米饭夹生,鸡腿炸制火候不到位,差点把好不容易攒下的口碑砸了。那段时间真是睡不着觉,天天蹲在新店找问题、改流程,加强员工培训,认真抓品质,生意才慢慢缓过来。
经过这事,我才真正明白,做餐饮没有捷径可走。以前总觉得凭经验就行,后来才知道,得把便当制作每个环节的规矩立细立实,从买菜到出餐,一步都不能含糊。现在不管干啥,都不敢轻慢了,总想着多琢磨、多较劲,把风险降到最低,这大概就是最大的变化吧。
城品人物:描述一个你心目中的高光时刻。
郭志祥:我第一次尝试发小红书,没想到评论区都是在回忆自己的青春味道,有从大学时代吃到中年大叔的,有自己吃完给孩子和老人点放心便当一家三代共享的,盯着那些评论看了半天,突然觉得这二十多年的烟火气,都在这几句话里了,挺暖的。
城品人物:现在对你来说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郭志祥:现在最珍贵的是一直支持我的人。有跟着我干了二十多年的老员工;有从上学那会儿就喜欢吃我们鸡腿便当,到如今工作了还在点的顾客们;还有常来帮我们送外卖的小哥们,他们对我来说已经像是家人的存在,我们很感谢他们。也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让我有了不断坚持下去的动力。
城品人物:2025年或者未来,福隆旺品牌会有哪些新的探索和方向?
郭志祥:首先扎根健康便当老本行,同时店铺、产品、服务都跟着市场和顾客的需求而调整。优化老店选址和重装升级,布局新区域新店型,让顾客堂食更舒适,让顾客吃饭更方便。产品上,持续优化招牌产品,在秘制腌料老底子上琢磨减盐提香的新方子,同时研发新产品新口味,满足不同顾客的口味需求。
其次是加强服务与营销,用好数字工具,把库存成本管得更细。通过小程序或社群更懂老客,新品、优惠精准送到。探索优化自配送,让外卖配送更迅速。
最后,福隆旺已做好了准备,正式全面放开加盟,让认可福隆旺、愿意并肩作战的创业者共享品牌红利,携手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我们将以完善的运营支持、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创新的商业模式,为每一位合作伙伴赋能,共同书写财富新篇章。现在加入,即可享受总部提供的全方位扶持政策,抢占行业先机,实现共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