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二酸菜鱼下单到上鱼仅6分钟的“现做”神话,是效率革新还是话术陷阱?
闻览时评:“太二酸菜鱼”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记者实测显示,其招牌酸菜鱼从下单到上桌仅需6分钟,部分炒菜甚至只需4分钟。这样的神速,与其一直宣称的“活鱼现做”形成了微妙反差。店员解释称鱼是统一配送、门店现场切片腌制,而行业报告则揭示了真相:大部分菜品通过中央厨房预加工,鱼片、酸菜、调味品均为提前准备的标准化原料。
这6分钟的高效,本质上是一场中央厨房与预制模式的胜利,是供应链高度整合的成果。它带来了稳定的出品效率和可控的成本,却也使“活鱼现做”的承诺悬浮在话术与现实的缝隙中。消费者品尝到的,或许更多是工业时代的标准化风味,而非锅气腾腾的“现做”体验。
餐饮行业追求效率无可厚非,但品牌价值的核心是信任。当“现做”不再指向传统意义上的厨房即时制作,而成为一种模糊的营销语言,消费者难免产生被误导之感。真正引发争议的,或许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话语宣传与实际操作之间的断裂。
中餐工业化是必然趋势,但坦诚与透明才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与其用“现做”话术营造传统烹饪的幻觉,不如坦诚告知中央厨房的品控与标准化流程,将选择权交还给消费者。毕竟,吃鱼的人,在乎的不仅是速度,更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