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贵州人民对酸汤可谓情有独钟。10月19日,在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南部片区)展厅内,一口大锅咕嘟冒着热气,橙红色的酸汤在锅中翻滚,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品尝。
酸汤作为贵州的美食名片,正凭借其独特的酸爽风味和健康特性,征服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味蕾。
老字号的坚守与创新
“老字号了哈,都可以试一下!”贵州知名酸汤品牌老凯俚的展位前,销售王兴兰热情地招呼着顾客。她所在的展台围满了试吃的市民,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
“今天我们的销量非常棒,已经快破万单了。”王兴兰告诉记者,他们的非遗红油老酸汤采用毛辣果,使用土坛密封发酵180天而成。“它很百搭,吃酸汤鱼、酸汤粉、酸汤牛肉、酸汤面都可以用。”
“28元一包,买二送一。”亲民的价格和便捷的食用方式让这款产品备受青睐。王兴兰说,不仅在展会上,各大电商平台和实体门店也都有销售,价格统一。老字号的品牌效应加上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包装设计,让传统酸汤走出大山,走进了都市的货架和年轻人的餐桌。
非遗酸汤“饮”领新潮
在贵州苗厨酸汤食品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一种创新的酸汤饮料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我们主要推出的是酸汤饮料,由白酸汤做成。”公司销售刘文元介绍,酸汤制作技艺是凯里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父亲正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这次展会,他们带来了酸汤刺梨、酸汤百香果和酸汤蓝莓三种口味的饮料,其中酸汤百香果卖得最好。“我们8月份才研发成功,10月份刚刚上市。”刘文元说,创新产品得到了市场积极回应,三天展会期间,仅贵阳展厅销售额就突破1万元。“味道可以啊!”来自山东的王先生品尝后表示,“我是第一次喝这个贵州酸汤和刺梨结合的饮料,很特别。”
更令他兴奋的是合作机遇,“有合作意向的商家有100家。”这些合作伙伴包括网红带货团队、农产品店、供销社等,显示出酸汤产品广阔的市场前景。
“刺梨味道喝出来了,酸汤味我觉得还可以。”贵阳市民吴燕在品尝酸汤百香果饮料后表示,“作为女生,我还是挺喜欢喝这个的。”她认为,将贵州的百香果和白酸汤结合得很好,值得推荐。
从深山走向全国
消费者的认可背后,是贵州酸汤产业多年的积累与发展。贵州酸汤与重庆火锅底料、北方涮羊肉火锅底料并称为中国三大特色火锅底料,其独特的酸味源自贵州特有的微生物发酵环境。
2024年,仅黔东南州酸汤产业产值已突破25亿元,全省形成了覆盖调味品、火锅底料、方便食品、预制菜等多品类的产业体系,全产业链产值近200亿元。
近年来,不少酸汤品牌企业在省外开设门店,将这一特色风味带向全国。随着预制菜和方便食品市场的兴起,贵州酸汤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传统的火锅底料到创新的酸汤饮料,产品的多元化满足了不同消费场景的需求。贵州酸汤,这一承载着非遗技艺的传统风味,正在成为“全国的味道”。
“贵州酸汤必将从一方风物走向全国餐桌,从传统美食升级为现代产业。”贵州省酸汤产业协会秘书长陈泽刚说,酸汤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从地方小吃到全国性产品,贵州酸汤的产业化之路越走越宽。这股独特的酸香味,正从贵州的深山苗寨,飘向全国的千家万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