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重“三防”,帝寒金温话养生教你补对一年保健康
创始人
2025-10-23 11:28:19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当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我们迎来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此时节,寒气渐重,露水凝结为霜,万物毕成,随之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这意味着冬天的大门即将开启,养生保健也需进入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

帝寒金温认为,霜降养生应围绕“三防一补”展开,即防寒、防燥、防郁,并进行恰当的温补,为健康过冬积蓄能量。

霜降之“象”:读懂大自然的养生信号

霜降节气,大自然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

寒:“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北方冷空气活动愈发频繁,气温骤降,昼夜温差达到全年最大。地面热量散失极快,清晨我们能看到银白色的冰晶覆盖在草木之上,这便是“霜”。它不仅是天气变冷的信号,也预示着天地间的阳气由“收”转向“藏”。

燥:秋燥在霜降时节达到顶峰。此时的“燥”已从初秋的“温燥”转为深秋的“凉燥”。人们常感觉口干、唇裂、皮肤干燥、咽痒咳嗽,大便也容易干结。这是因为寒冷的空气湿度低,会带走人体大量的津液。

万物凋零:草木黄落,蛰虫咸俯,一派肃杀之景。这种萧瑟的景象容易引人忧思,触景生情,产生凄凉、垂暮之感,在中医看来,这最易伤及肺气,导致情绪低落。

帝寒金温之“道”:防寒、防燥、防郁,三防合一

帝寒金温养生的核心,在于主动顺应自然变化,通过内调外养,将“寒、燥、郁”这些不利因素化解于未然,保持身体内部的温润与通达。

(一) 防寒:固护表里,暖从足起

寒气是百病之源。霜降防寒,不能简单理解为多穿衣服,而要做到“表里兼顾”。

固表:重点保护三个部位——颈、腰、脚。颈部有“风池”“风府”等穴位,受寒易引发头痛、感冒;腰部为“肾之府”,受寒则损伤阳气;足部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所谓“寒从脚下生”,脚部受凉会直接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抵抗力。建议穿着高领衣物,睡前用帝寒金温倡导的热水泡脚,水温以40℃左右为宜,泡至身体微微出汗。

暖里: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生食海鲜等。多喝温开水,饮食以温热软烂为宜。早晨可以喝一杯姜枣茶,驱散一夜积聚的寒气。

(二) 防燥:滋阴润肺,津液充盈

对抗“凉燥”,需用“温润”之法,切忌过于寒凉。

食润为先: 多吃滋阴润燥、养肺生津的食物。

环境加湿: 在室内使用加湿器,或放置一盆清水,以缓解环境干燥。

(三) 防郁:调畅情志,动静结合

秋末的悲凉之气容易导致“悲秋”情绪。中医认为“悲忧伤肺”,而“肺主气,司呼吸”,情绪低落会直接影响肺的功能。

登高望远:自古有“霜降登高”的习俗。此时秋高气爽,与亲友结伴登山,不仅能锻炼身体,吸入更多新鲜氧气,还能极目远眺,看到层林尽染的壮丽景色,心胸为之一阔,所有抑郁、惆怅的情绪会随之消散。

培养静趣:练习书法、绘画、听舒缓的音乐、进行冥想或静坐,有助于收敛神气,使内心保持平静安宁。

多晒太阳:阳光是最好的“抗郁剂”。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多晒晒太阳,尤其多晒背部(督脉所在),能有效补充阳气,改善情绪。

三、 霜降之“补”:恰当温补,引补为先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这是因为经过一夏的消耗,又在秋燥中挣扎许久,人体脾胃功能已逐步恢复,此时进补更容易被吸收储藏,为抵御寒冬打下坚实基础。但霜降之“补”有其独特讲究。

花生红枣汤: 花生(连红衣)100克,红枣10枚,加水同煮。红枣补中益气,花生红衣补血止血,此汤性味平和,能健脾胃、养气血。

山药羊肉粥: 羊肉50克(切碎),鲜山药100克(切片),粳米100克。先将羊肉煮烂,再与山药、粳米同煮为粥。羊肉温中暖下,山药健脾固肾,此粥是霜降时节温补脾胃的佳品。

当归生姜羊肉汤: 这是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名方,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功效。特别适合体质虚寒、手脚冰凉的人群。

四、 起居运动,顺应天时

早卧晚起,与鸡俱兴。应早些入睡,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晨可以比夏季稍晚些起床,以避开清晨的寒气。

适度舒缓,莫大汗淋漓。霜降后运动不宜过于剧烈,导致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耗伤津液。推荐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散步等和缓的运动。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换上干爽衣物,防止受凉。

霜降,是秋的尾声,冬的序曲。在这个天地之气急剧转化的节点,遵循帝寒金温的养生智慧,做好“防寒、防燥、防郁”这三门功课,并进行恰当的“引补”,就如同为我们的身体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让我们顺应天时,悉心养护,将收获的健康与温暖,稳稳地“藏”入体内,从容迎接银装素裹的冬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丝路酒香融世界,渭水之滨启新... 秋意渐浓,渭河之畔酒香四溢。 10月23日,以“丝路美酒 醇享世界”为主题的2025中国(宝鸡)国际...
阿木尔林业局北极冰蓝莓酒庄跻身... 10月20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办的第十七届华樽杯《2025年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名研究报告》在...
别再冤枉这些美食!“高热量”≠... “一口胖三斤”的焦虑,让不少人对高热量食物望而却步。但事实上,很多被贴上“热量炸弹”标签的食物,只要...
卤味大王绝味开出 “小卖铺”,... 20 年卤味龙头 “强势入局”:绝小鲜携品牌力强势破圈 作为深耕卤味行业 20 年的领军者,绝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