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着桌上同事顺手带的热咖啡,还是觉得有点不真实。两周前我在这办公室里,连打印机卡纸都得自己蹲在那鼓捣半天,没人搭把手,也没人问一句。
事情得从月初说起。我这人性子慢,新入职仨月了,部门十多号人也就跟邻座的张姐说过几句话。每天早上到岗放下包就闷头干活,午饭要么带饭自己吃,要么外卖到了端回座位,整个就是办公室隐形人。说实话,看着别人午休时凑一起聊天说笑,心里真挺别扭的,总觉得融不进去。
后来刷手机看到有人说分享零食能破冰,我合计着试试。周末特意去超市扛了一大包瓜子花生,周一午饭后往空桌上一放,扯着嗓子喊了句 “大家随便吃啊”。结果你猜怎么着?到下班那包东西还原封不动地躺在那,连包装袋都没拆开。我当时脸烧得慌,赶紧拎回了家,跟我妈打电话都差点哭了,觉得自己特傻。
张姐大概看出我郁闷,第二天偷偷跟我说:“咱这屋小姑娘多,不爱吃这些干货,而且你放桌上谁好意思主动拿啊?” 我这才反应过来,合着第一步就踩坑了。后来我学聪明了,下班绕到公司楼下的进口零食店,挑了些独立包装的草莓干、脆枣,还有那种小盒的曲奇饼干,都是不用剥壳不脏手的。
第二天我没再往空桌放,趁大家午休刚回来,挨个儿往桌上放一两包,嘴里念叨着 “刚买的尝个鲜”。大部分人都会抬头笑一笑说谢谢,只有斜对面的李哥头都没抬,就 “嗯” 了一声。不过我已经知足了,至少比上次没人理强。
真正的转机在周三下午。那天我手头的报表出了岔子,急得满头汗,正对着电脑发呆呢,后座的晓婷突然递过来颗柠檬糖:“你那饼干挺好吃的,这个给你,甜的解愁。” 我愣了半天,接过糖的时候手都有点抖。后来她还帮我看了报表公式,指出我错在哪儿了,你别说,当时心里那叫一个暖。
从那以后我更上心了,每周换着花样带。知道张姐爱养生,就加了些原味坚果;听他们说李哥总熬夜加班,特意买了无蔗糖的黑巧克力。不再是挨个儿送,就放在自己工位旁的小推车里,谁路过要拿我就顺口搭句话。慢慢的,有人会问 “你这饼干在哪儿买的”,有人加班晚了会喊我 “要不要一起点外卖”。
上周四才叫绝。我电脑突然蓝屏,里面存着没备份的方案,吓得我差点跳起来。李哥居然主动走过来,二话不说帮我重启修复,还念叨:“下次记得随时存云端,你那巧克力挺顶饿,上次加班全靠它了。” 当时我都懵了,这还是那个连谢谢都懒得说的李哥吗?更没想到的是,周五部门临时要交 PPT,我忙到没时间做封面,晓婷直接把她做好的模板发我,说:“你上次带的草莓干我女儿特爱吃,这个算谢礼。”
现在办公室氛围完全不一样了。我带的零食总能很快空掉,有人会把家里的特产带来给我,午休时他们聊天也会特意喊我一声。上周打印机又卡纸,李哥隔着两排工位就喊:“别动,我来,你那小力气撕坏了更麻烦。”
真的,以前总觉得职场关系复杂,怕主动示好被当成讨好。现在才明白,那些小零食根本不是什么 “外交手段”,就是个拉近距离的由头。你递出去的是一块饼干,对方接收到的是 “我想和你好好相处” 的信号。
昨天我又买了新的芒果干,刚放推车里就被抢光了。张姐边吃边说:“你这都快成咱们办公室的‘零食补给站’了。” 我笑着说下周带榴莲干,结果一群人起哄说 “太臭了不行”,整个办公室闹哄哄的。这种感觉,比独自闷头干活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