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得有点晚,手忙脚乱套上衣服,连脸都没来得及洗,就被肚子饿得咕咕叫催促着冲向厨房。锅里没热饭,冰箱空空如也,最后随手抓了几块饼干就出门了。很多人说“早餐随便吃点就行”,可身体它记仇。
尤其胃不好的人,要是早餐马虎凑合,一整天都可能被胃酸追着跑。说到底,胃不是铁打的,早上空着一夜的肚子,真撑不住胡乱来。
胃病,说白了就是胃黏膜发炎、受损、甚至溃烂。有时候只是隐隐作痛,有时候却疼得连站都站不直。不少人一提到胃病就觉得是“老毛病”,忍忍就过去了。
可真正了解胃病的人都清楚,这玩意儿不养好,就可能演变成糜烂、出血、甚至癌变。更别说那些经常反复的胃炎、胃食管反流、胃溃疡,早上不吃好,午饭、晚饭都可能没胃口。
说到底,早上的第一餐不仅是唤醒身体的关键,更是修复肠胃黏膜、稳定血糖、启动免疫系统的开关。尤其是胃病患者,早上的这口吃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一天的状态稳不稳。可问题来了,啥叫吃得“好”?不是多吃,也不是吃贵的,而是吃对的、吃合适的。特别是得给胃补点“能量块”——蛋白质。
胃病患者对蛋白质的需求比普通人还要高。这是因为胃黏膜本身需要靠蛋白质来修复,一旦缺了,就像房子没了砖,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塌掉。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1.2克左右,而胃病恢复期甚至可以达到1.5克。
看似不多,但细算一下,如果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至少得吃上72克蛋白质,分摊到三餐,早餐起码得有20克左右才算合格。
不过现实里,很多人早餐不是稀饭泡咸菜,就是面包夹火腿肠,蛋白质连个影子都难找。要真想养好胃,就不能光靠糊弄,要选对蛋白质的来源。那些真正靠谱、既能补充优质蛋白,又能减轻胃负担的食物,才是早餐该上的“主角”。
鸡蛋几乎是蛋白质的代名词。一个普通鸡蛋含有大约7克优质蛋白,而且消化吸收率高达98%。对胃来说,这种蛋白质不容易造成负担,而且还能补充胆碱,帮助修复细胞膜。有人担心胆固醇,其实对于胃病患者来说,这点胆固醇根本算不上啥事,倒是生鸡蛋不推荐,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煮熟吃最稳妥。
豆制品一直被低估了,它们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豆腐、豆干、豆浆这些食品不但蛋白含量不低,而且含有大豆异黄酮和卵磷脂,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最重要的是,豆制品质地软嫩,不刺激胃酸分泌,很适合胃酸过多或者有胃糜烂的人吃。有时候喝一杯温豆浆,胜过吃一碗面条,暖胃又顶饱。
乳制品也是早餐蛋白来源的大户。一杯250毫升的牛奶大约含有8克蛋白质,外加钙、维生素B2等对胃功能恢复也有帮助。不过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胃病患者都能耐受乳糖,有些人一喝牛奶就拉肚子。这种情况可以试试酸奶或者乳糖酶牛奶,既能保住蛋白,又不会刺激胃。
坚果别看小小一把,蛋白质含量其实很高,像杏仁、核桃、花生这些,100克里含有20克以上蛋白。不过坚果油脂高,不建议一次吃太多,尤其是油炸过的坚果更容易让胃不舒服。早餐搭配几颗原味坚果,不仅能增加饱腹感,还能提供有益脂肪酸,对胃壁形成一层保护膜。
全谷物这个词看着有点陌生,其实就是那些没有被完全精加工的粮食,比如燕麦、糙米、黑麦片。它们不仅富含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有助于胃蠕动和黏膜修复。
有研究发现,经常吃全谷物的人,胃癌风险比吃精白米的人低了17%。尤其是早上来一碗燕麦粥,加点豆奶或者鸡蛋,营养比市面上那些什么“早餐饼干”高多了。
胃病患者吃早餐时还有个大忌,就是吃太快、吃太烫、吃太硬。即便食物再好,要是囫囵吞枣、急急忙忙塞进肚子里,胃也招架不住。蛋白质的吸收也需要胃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吃太快反而容易消化不良、胀气、反酸。所以早上哪怕起得早一点,也得给自己腾出10分钟坐下来,慢慢吃。
蛋白质不仅是补肠胃的“修补匠”,还是提高免疫力的底层原料。抗体、免疫细胞的生成,几乎都离不开蛋白质参与。不少研究都发现,蛋白质摄入不足的人,感染呼吸道疾病、病毒、细菌的风险都更高。尤其是胃不好的人,本身就营养吸收差,更需要从早餐这第一餐开始补充。
早餐蛋白质够不够,有没有摄入合理,最直观的反映就是一整天的精神状态。有些人吃完早餐不到两个小时就犯困、乏力,很可能就是因为早餐热量不够,或者蛋白摄入不足。蛋白质能帮助稳定血糖,延长饱腹感,避免餐后血糖波动大,对控制胃酸分泌也有帮助。
很多胃病患者早上吃不下饭,是因为前一天晚上吃得太晚,或者夜里胃酸反流严重。其实这种情况更不能省早餐,可以试着从温豆浆、小碗鸡蛋羹、燕麦糊这些流质、软质食物开始,逐步恢复胃的耐受。慢慢地,胃的修复能力上来了,吃饭才会更有食欲。
当然,不同人的体质不同,早餐不能一概而论。有人适合吃热腾腾的粥,有人适合吃干脆的馒头,但不管吃啥,蛋白质这块绝不能忽略。
它不像糖分那样容易囤积脂肪,也不像脂肪那样让胃负担重,是最适合早上补充的营养之一。特别是在胃还处于“半醒”状态时,一份温和、易消化的高蛋白早餐,能帮胃平稳地过渡到工作模式。
饮食没有万能公式,胃病的调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真正靠谱的恢复,是从每一个不起眼的早餐开始的。吃对了,不仅胃舒服,人也精神;吃错了,哪怕再小的问题,日积月累也可能出大事。早餐这口蛋白质,值不值得吃,身体比谁都清楚。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合理膳食与慢性胃病防治[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22,50(3):285-289.
[2]张莉,黄群.大豆蛋白在胃肠道疾病患者中的营养作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3,29(5):45-49.
[3]李文博.胃肠道疾病与乳制品摄入的关系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4,31(6):772-775.
[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5]刘俊.膳食蛋白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22,30(4):23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