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人物|保山纸扎五代传人华永明:百年纸扎“潮”起来!
创始人
2025-10-24 20:02:33

一把竹篾、几张彩纸,在指尖翻飞间没多久就能变成笑口常开的“喜神头”、憨态可掬的虎头摆件。连日来,在保山市隆阳区“永昌记忆”文旅小镇的非遗展台上,保山纸扎第五代传承人华永明的指尖技艺,让前来参加保山第七届美食文化节众多游客频频惊叹。从局限于民俗祭祀的传统手艺,到年轻人追捧的文创潮品,华永明用五代人的坚守与创新,让这门百年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五代坚守:百年手艺的“时光印记”

“我们家的纸扎,是实打实的家族传承,从祖辈到我这儿整整五代,算下来有100多年了。”华永明的展区旁,堆放着各色彩纸与竹篾,制作的纸扎多用于民间红白事与祭祀活动,“那会儿街坊邻里有事都找我们,纸扎是家里的谋生根本”。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这门曾不可或缺的手艺渐渐陷入困境。“大家一提纸扎就想到祭祀,接受度越来越低,经济效益特别微薄。”华永明坦言,年轻人嫌这行“又慢又不赚钱”,不愿接手,手艺传承一度全靠他独自支撑,“最难的时候也想过放弃,但一想到是祖辈的心血,就觉得不能在我手里断了根”。

创新突围:从“老物件”到“新宠品”

为让纸扎“活”下去,华永明琢磨起“破圈”之道。他发现,传统纸扎的局限在于场景单一,跳出民俗框架才能打开新市场。“以前的‘喜神头’是白脸造型,我改成了红脸笑模样,加上‘喜’字纹样,寓意吉祥喜庆,不局限于特定场合。”华永明拿起展台上的样品介绍,这一改动让老物件有了新生命力。

尝到创新的甜头后,华永明陆续推出红孩儿、牛魔王、小丑丑角等系列作品,将纸扎与现代装饰需求结合,开发出小巧精致的摆件、挂件。“以前年轻人路过都不看,现在主动问价、拍照,不少人买回去当家居装饰。”看着越来越多年轻面孔关注纸扎,华永明愈发坚定了创新的决心。

线上线下的联动推广更让保山纸扎名气渐长。华永明在抖音开设“华氏传承手艺工作室”账号,直播纸扎裁剪、扎制的全过程,让网友直观感受技艺精妙;线下,他在保山大岔路开设工作室,既方便老客户定制,也为爱好者提供近距离交流的平台,“老顾客带新顾客,慢慢积累了不少回头客”。

传承之愿:让手艺接上“青春力”

尽管纸扎的受众不断扩大,但华永明仍有牵挂:“现在还是我主导创作,能静下心来学的年轻人太少了。”不过这份担忧并未动摇他的初心,“这是家族的手艺,更是保山的非遗,再难也要传下去”。

谈及未来,华永明已有清晰规划:继续优化纸扎的材质与工艺,让作品更耐用、更贴合现代生活;借助非遗展、文化节等平台扩大影响力,“只要有年轻人愿意学,我一定倾囊相授”。

在展台上,“喜神头”泛着温润的光泽。从坚守传统到拥抱创新,华永明用行动证明,非遗从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只要找准与时代对话的方式,百年老手艺就能在青春力量的加持下,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实习生 张锦香 蒋会改 鲁宁芳 苏琼 摄影报道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秋,少吃鸭肉和鸡肉,多吃这3... 在深秋,很多人都会选择吃鸭肉或者鸡肉来滋补身体,其实鸡肉和鸭肉在深秋要少吃,因为鸡肉是一种发物,吃多...
八特中古风吊灯:传统与现代科技... 八特中古风吊灯以其独特的创意设计和先进的护眼功能成为现代家居的新宠。它将传统古典元素与现代科技结合,...
海胆鲜味的秘密武器:一罐开启鲜... 海胆羹作为一款备受推崇的美食伴侣,不仅承载了大海的馈赠,更蕴含着独特的烹饪哲学。这款120克x3瓶装...
全能清洁小卫士:无死角耐用小刷... 这些小小的刷子看似普通,却能深入杯底缝隙,彻底清洁豆浆机、玻璃杯和奶瓶。它们耐用轻巧,成为现代家庭厨...
德国304不锈钢榨汁器:家庭鲜... 你是否还在为榨汁过程的繁琐而烦恼?德国304不锈钢榨汁器可能是你的理想之选。这款手动榨汁神器采用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