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咱们中国人餐桌上最家常的一道菜,白白嫩嫩,价格实惠,却有着“植物肉”的美称。它可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结晶,用最朴实的黄豆,点化出千变万化的美味。豆腐富含优质植物蛋白,好消化易吸收,钙含量也丰富,对老人孩子的骨骼特别好,还能补充卵磷脂,对咱们的大脑也有益处。这么个物美价廉的好东西,难怪能从南到北,征服所有人的胃。
不过啊,好东西也得会挑才行。现在市面上豆腐种类多,但可不是所有豆腐都值得往家买。尤其是下面这3种,看见了最好转头就走,再便宜也别心动,赶紧也提醒家里负责买菜的那位!
第一种:摸起来滑溜溜、黏糊糊的豆腐。新鲜的豆腐摸起来是湿润带点弹性,但绝不该发黏。要是摸上去滑溜溜的,像有层黏液,那八成是放久了,细菌开始“聚会”了,这种豆腐味道发酸,吃了容易闹肚子。
第二种:颜色死白死白,像漂过一样的豆腐。好豆腐的颜色应该是带着点微黄的乳白色,那是豆子本来的颜色。如果你看到的豆腐白得刺眼,一点杂色都没有,可得留个心眼,很可能是被商家用“美白”的手段处理过,为了卖相好和延长存放时间,这种还是敬而远之为妙。
第三种:闻起来酸味、馊味刺鼻的豆腐。凑近了闻,新鲜豆腐会有一股淡淡的豆香味。要是一股酸味或者馊味直冲鼻子,那没啥好说的,肯定是不新鲜了,已经变质了。可别想着回家洗洗就能吃,这味道是洗不掉的,做出来整锅菜都得糟蹋了。
豆腐这东西,可塑性极强,炖、烧、煎、炸、凉拌,样样都行。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两道用豆腐做的家常硬菜,做法简单,味道却是一绝,保准全家老小都爱吃!
一、 猪大肠炖豆腐:意想不到的绝配,香到舔盘!
1. 准备工作:买回来的熟猪大肠(自己处理太麻烦,买现成的省事)切成小段。豆腐切成稍厚一点的方块。再切点姜片、蒜末、葱段,准备两个八角、一小块桂皮和几片香叶。
2. 煸炒增香:锅里放油,油热后先把姜片、蒜末、八角、桂皮、香叶丢进去,小火炒出香味。接着把大肠倒进去,大火煸炒,把油脂逼出来一些,看到大肠表面有点微黄焦脆的感觉最好。
3. 炖煮入味:沿着锅边烹入一点料酒,加生抽、老抽(上色用)和一小勺白糖翻炒均匀。然后加入足量的开水,水量要没过所有食材。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盖上盖子慢炖15分钟,让大肠的香味充分释放到汤里。时间到了,把豆腐块轻轻放进去,再加适量盐调味,继续炖10分钟左右。最后开大火稍微收一下汁,撒上葱段或者香菜,就可以出锅啦!
二、 家常白菜猪肉炖粉条:冬天的暖心必备!
1. 炸豆腐:豆腐切成三角形的厚片或者小方块。锅里多倒点油,烧到六七成热(筷子放进去周围冒小泡泡),把豆腐块轻轻滑进去,中火炸到表面金黄,外壳硬挺,捞出来控控油。炸过的豆腐炖的时候不容易碎,而且内部会形成蜂窝,吸汤汁的能力一流!
2. 炒肉片:锅里留底油,放几片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片,小火煸炒,把猪油炒出来,肉片变得焦香。然后放入姜片、葱段和几个干辣椒一起炒香。
3. 一锅炖:把洗干净、用手撕成块的大白菜倒进去(手撕的白菜比刀切的好吃!),翻炒到白菜变软。然后加入泡软的粉条、之前炸好的黄金豆腐块。倒入生抽、少许老抽、蚝油,再加足量的开水,水量差不多到食材的一半就行,白菜自己会出水。盖上盖子,中火炖10分钟左右,看到粉条变得透明,汤汁也变得浓郁就可以了。最后根据口味加盐,撒上点蒜末,翻匀就搞定!
瞧,一块普普通通的豆腐,只要咱们会挑会做,就能变出这么诱人的美味。记住那三种不能买的豆腐,然后放心大胆地把新鲜豆腐带回家,给家人露一手吧!美食的快乐,往往就藏在这些家常的烟火气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