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广西桂林山水最绝的地儿?那必须是阳朔啊!这儿可是 “桂林山水甲天下” 的核心,来玩的人就没说不好的。你在这儿既能瞅着超独特的山水景,还能逛老巷子感受当地味儿,最关键的是能吃好多好吃的!下面就给大伙儿分享广西阳朔必吃的8种特色美食,可别错过咯!
1. 阳朔啤酒鱼:
来阳朔没吃啤酒鱼,等于白来一趟 —— 这鱼得选漓江水养的活鲤鱼,两斤左右的最好,刺少肉嫩;煮的时候不用清水,倒上桂林本地啤酒,加姜片、葱段慢炖,炖到汤汁收浓,鱼皮金黄,酒香混着鱼鲜飘满屋子。
夹一块鱼肉,嫩得能轻轻掐出汁,没有土腥味,每一丝肉都吸满了啤酒的香,不辣不腻,连鱼骨缝里都有滋味。不管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小聚,点一盘啤酒鱼,配着米饭吃,能多扒两碗,本地人宴客都把它当 “招牌菜”。
2. 阳朔十八酿:
阳朔十八酿是本地的 “菜中活字典”—— 光听名就知道花样多,豆腐酿、茄子酿、苦瓜酿是最经典的三样,每样都藏着 “塞馅” 的巧劲。做酿菜得费功夫:先把猪肉、香菇、虾米剁碎,加酱油、葱花拌匀成馅;再把豆腐挖空、茄子切夹片、苦瓜去瓤,把馅满满塞进 “空壳” 里,上锅蒸熟。
蒸好的酿菜透着鲜:豆腐酿软嫩,咬一口馅汁会流出来;茄子酿吸满馅香,没有涩味;苦瓜酿苦中带鲜,清爽不腻。不管是配粥当早餐,还是当正餐小菜,每种酿菜都能吃出不一样的味,吃完还想再尝下一种。
3. 阳朔米粉:
阳朔人的清晨,是被米粉香叫醒的 —— 这米粉和别处不一样,细圆粉煮得软滑不坨,捞进碗里,先浇一勺猪骨熬的老汤,汤鲜得能舔碗;再放红亮亮的辣椒油、酸豆角、炸花生,最后撒把葱花,看着就有食欲。
吸溜一口米粉,滑进嘴里,辣劲裹着汤鲜,酸豆角的脆混着花生的香,没有干硬的口感。不管是清晨当第一餐,还是午后饿了垫肚子,来一碗米粉,暖乎乎的从嘴到胃,浑身都舒服,本地人天天换着浇头吃都不腻。
4. 阳朔油茶:
阳朔油茶是本地人的 “日常暖饮”,不是简单泡的茶 —— 得先把茶叶在锅里炒香,再和花生、糯米一起放进老石臼里,加少许盐慢慢擂,擂成细腻的糊状,再倒进开水熬煮,煮到茶汤浓稠,飘着花生的香。
盛一碗油茶,撒点炒米,趁热喝,鲜得没有涩味,花生的脆混着茶汤的暖,从喉咙滑到胃里,又解渴又提神。
5. 艾叶粑粑:
艾叶粑粑是阳朔的 “时令甜零嘴”,尤其清明前后最香 —— 用新鲜艾叶焯水切碎,和糯米粉揉成面团,不用加色素,自带淡淡的绿色;再包点豆沙或芝麻馅,搓成小圆球,上锅蒸熟。
刚蒸好的粑粑软乎乎的,捏着有弹性,咬一口,外皮带着艾叶的清香,内馅甜得不齁,没有杂味。不管是逛累了买一个,还是饭后当甜点,吃着清爽不腻,老人小孩都爱吃,不少游客临走前还会打包几个带回去。
6. 阳朔螺蛳粉:
阳朔的螺蛳粉,藏着 “广西味” 的独特魂 —— 和别的地方比,汤更鲜:用螺蛳加猪骨熬 6 小时,熬到汤汁浓稠,加酸笋、炸腐竹、酸豆角、辣椒油,再放进煮好的米粉,吸满汤汁。
嗦一口米粉,滑溜筋道,酸笋的鲜混着辣椒的辣,没有腥臭味;喝一口汤,鲜得够劲,越喝越想喝。不管是当午餐还是夜宵,来一碗螺蛳粉,额头冒点小汗,浑身都舒畅,爱吃辣的人根本停不下来。
7. 香芋扣肉:
香芋扣肉是阳朔宴席上的 “压桌菜”,做起来超讲究:选三层肥两层瘦的五花肉,先煮到八成熟,捞出来抹上酱油,放进热油里炸至金黄;再把本地香芋切厚片,也炸一下,然后和五花肉间隔码在碗里,浇上用酱油、糖调的酱汁,上锅蒸 1 小时。
蒸好的扣肉,肥的部分已经化在嘴里,不腻不油;香芋吸满了肉香,软糯绵密,咬一口满是鲜。配着米饭吃,肉香混着芋香,能多扒一碗,不管是过年过节还是招待客人,端上这道菜,准能被夸 “会吃”。
8. 阳朔糍粑:
走在阳朔街头,常能看见推着小车卖糍粑的摊主 —— 这糍粑得用糯米提前泡一夜,蒸熟后放进石臼里,两个人轮流捣烂,揉成光滑的小团,没有硬芯。
吃的时候蘸点黄豆粉或红糖浆,咬一口软乎乎的,有弹性,甜香不齁,没有干硬的口感。不管是逛街饿了垫肚子,还是当零嘴,买一个趁热吃,暖乎乎的从嘴到胃,本地人从小吃到大,都吃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