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作者丨鱼头
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长沙的餐饮门店,竞争激烈的很。既有如费大厨、大碗先生一样的“连锁大鳄”,更有无数像壹双好手、笨罗卜这样的“市井传奇”。
若要评出长沙“最好”的一家,你是不是也觉得大概率出自其中?毕竟它们要么有着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要么本身就是拥有超高人气的“流量王”。
你或许也没有想到,在餐饮“厮杀”如此激烈的长沙,这家名为“郝富贵小炒肉”的餐厅仅用一年的时间,几乎是力压一众当红品牌,登顶“湘菜好评榜”首位————对,不是热门榜、打卡人气榜,而是好评。
要知道紧跟其后的,是频频出现在各大博主推荐列表和热门榜单中的解满嗲壹双好手、笨罗卜、冇味湘潭菜等流量品牌。
“黄金地段”比“黄金门面”更重要
简单的红底白字招牌,毫不修饰的白色瓷砖墙……一眼望去俨然街边小饭馆的郝富贵小炒肉,却是节假日里的“排队大户”。
按照常规的开店选址逻辑,这里着实算不上好门面,大门口不算宽敞,无法做过多的修饰,很难做出所谓“品牌调性”“气派感”或让人印象深刻的设计;门前的怡长街是并不宽敞的小街巷,停车的事儿是压根别想;位置也不算太好,不临主街、也不位于拐角,不是什么过路的必经之地。
但别忘了,这里可是长沙人流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作为老商圈,五一广场从来不缺人气。
尤其对于这类依靠市井口味、大众消费,而不是靠“新奇特”吸引人的餐厅来说,越要选择这样的地方,实实在在的人,才是生意的基础。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的进店率,只要每天路过你的人越多,消费机会才会更大。
哪怕是你想要求个“好评”,也得先有给你评价的人才行啊!营销推广的前提,也仍然是“有人”。
某平台显示的即将开业的第二家“郝富贵小炒肉”,也遵循着同样的选址原则,虽然门面依然不临主街,但仍然是人流集中、商业成熟的德思勤商圈里。
菜品在“好”不在“新”
与很多品牌店渴望有若干一鸣惊人的创新菜不同,郝富贵的菜单一眼看上去似乎并无过人之处————但这恰恰就是保持好评的关键,将基础、流行的菜品做更好的口味和体验。
相比起很多动辄数十上百道菜品的“大而全”菜单的餐厅做法不同,郝富贵小炒肉将整体菜品数量控制在25-30之间。
更重要的是,这些菜品几乎涵盖了市井小店的热门流行款,小炒黑猪肉、小炒黄牛肉、香辣猪蹄、油泼香干、醋炒蛋、酸菜肥肠、酸包菜粉皮、醋蒸鸡……尤其对于常年“潜伏”在各大热门餐厅学习的资深大厨或老饕们来说,这些菜品实在太过熟悉。
乍一看,你会觉得“没有个性”,但换一个角度来看,也就是说当下市面最受欢迎的菜品,几乎都能在一家餐厅看到,这对于一家热门商圈的餐厅来说,就是最好的吸引力。
虽然做的是热门款,郝富贵在菜品口味和表现上却不缺思考。作为招牌菜的小炒肉,郝富贵并未采取大众流行款的青椒炒,而是将肥肉基本煎干后与瘦肉、腊八豆、干辣椒同炒,突出的是干香;而常见的做法蒜蓉蒸虾,郝富贵除了使用炒制的手法,还加入了蒜苗,使菜品不仅有丰富的蒜香,还自带天然的甜感,同样是十分讨喜的做法。
一眼难忘的个性很难留住顾客,往往需要门店持续不断的提供新鲜感才能维持住生意;而依靠经典菜品,却能够大大提升顾客好评的概率。
服务的重点是“细节”不是“环节”
服务从来都被视作餐饮的“加分项”,但这些年的餐饮服务却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一说起服务就是流程和话术、就餐仪式感:记得进店后“要微笑”、餐后要问“对菜品是否满意”,却鲜少注意到顾客在吃第一口菜时皱起的眉头和迅速端起的水杯。
虽然在菜单上标注菜品味型和辣度的做法并不算稀奇事,却体现着郝富贵对于服务细节的理解;而店员赠送解辣饮品/甜品、根据不同地域习惯推荐菜品的做法,也是服务意识极强的表现。
敲锣打鼓的上菜仪式也许有新鲜感,但在这一类注重烟火气的小店,却并不适用,反倒是那些精心设计的细节,更能够获得顾客的好评和肯定。
当然,一家店能够脱颖而出,值得说道之处远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