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柳州11月6日消息(记者梁瑜琳 见习记者滕艳娇)米粉在智能生产线流转、酸笋香气萦绕展厅、DIY包装台前中外记者争相体验……11月5日,2025“东盟伙伴”媒体合作周“一起看中国”采访团,走进广西螺霸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这场以美食为媒的探访,让来自东盟各国的媒体人沉浸式体验,解码柳州螺蛳粉从地方小吃到“网红食”再到“出口爆款”的产业升级之路。
东盟记者持螺蛳粉道具合影留念(央广网见习记者 滕艳娇 摄)
在可视化智能生产车间,记者团全程见证一碗螺蛳粉的标准化生产流程:从原料入厂,到传统配方高汤熬制、酸笋发酵,再到锁鲜米粉封装,每个环节都清晰呈现。记者们还参与了预包装螺蛳粉DIY封装体验,直观感受传统美食的工业化转化过程。
东盟记者参与预包装螺蛳粉DIY封装体验(央广网见习记者 滕艳娇 摄)
作为广西首家螺蛳粉出口备案企业,这家2015年成立的企业已斩获全国文明单位、国家螺蛳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等多项殊荣。依托涵盖1200亩大米基地、11000亩酸笋基地、50万羽鹌鹑养殖基地的完整产业链,企业从源头守住“柳州本味”;针对消费需求迭代,创新推出无臭螺蛳粉、1分钟锁鲜米粉等核心产品,23项国家专利(含4项发明专利)贯穿生产全流程。
该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日产能达150万包,连续3年稳居柳州螺蛳粉销量第一、全国6年累计线下销量第一,出口额连续6年位居行业首位,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螺蛳粉出口份额的70%。
2025“东盟伙伴”媒体合作周“一起看中国”采访团合影(央广网见习记者 滕艳娇 摄)
产业与文旅的深度融合,让这碗螺蛳粉焕发多元价值。螺霸王产业园自2021年对外开放以来,已被认定为“广西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自治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累计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2021至2024年工业旅游与研学相关收益达3000万元,既丰富了柳州工业旅游内涵,也成为展示地方特色产业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