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又称百页,北方叫千张,是豆制品中的一种。最初是民间供神敬佛、祭祖祈福必用之物。
01
追溯历史
横山桥百叶其历史可追溯至乾隆年间,起源于江苏常州横山桥镇。根据史料考证,“山北奚巷村王根产、德兆父子一家,从乾隆年间就制作豆腐百叶,三百多年来代代相传成为百叶世家”。旧时做百叶,全靠石磨磨,屋外繁星点点,屋内一灯如豆,石磨磨出了淡黄似奶的豆浆,制成洁白如玉的百叶,也磨出了经典滩簧戏《双推磨》。这份工艺传承至今,不仅延续了与众不同的美味,更传承着当地传统的饮食文化。如今其制作工艺更是被列入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2
地域优势
全国都有百叶,但是在江浙地区横山桥的百叶绝对是首屈一指,横山桥的百叶柔嫩味美,鲜而又纯,纯而爽口,制作精良。
衡山桥百叶“烹饪成肴,淡黄似奶,鲜嫩软柔,食而不腻,肥而爽口,百吃不厌。”百叶在淮扬菜当中是不可或缺的,地位举足轻重,譬如大煮干丝、大烧百叶、鸡汤百叶等菜肴。横山桥百叶近百年已进入江浙宴会名菜之列,上海的餐厅酒楼“鸡汤百叶”算是一道时尚菜。此外家常菜中也少不了它的身影,可以炒韭菜、蘑菇、豆芽、笋干等清爽可口,和鸡、鸭、排骨、蹄膀等一起慢火细炖之后,又吸收了肉的香味,味道鲜美,比肉还好吃。
03
制作工艺
横山桥百叶的制作看似简单,其实十分讲究,要经过选材、浸泡、磨浆、煮浆、点浆、浇制、压榨等数道工序。一般选用苏北产的黄豆,蛋白质含量更高,出浆率高且浓。然后进行浸泡,根据季节的不同,豆子的浸泡时间略有不同,豆子剥开两瓣中间平整,才算浸泡完成。
泡好后进行磨浆,以前用的是石磨,如今跟上时代采用机械,然后浆渣分离,香浓丝滑的豆浆便制作完成。之后是煮浆,煮浆也是个技术活,要把控好火候和时间,使用柴草火、大铁锅来煮浆,煮出来的浆不容易焦,而且味道更好。然后点浆,用石膏或者盐卤,用纯盐卤的话,制作出来的百叶硬度、弹性和韧性较强,吃起来口感绵韧,味道醇香。
经过点浆的豆浆会慢慢凝结成平滑的豆腐脑,将豆腐脑搅碎之后,一勺勺浇入木质方格模具,需要保证每一层百叶平整、均匀。这个过程最为复杂,每浇入一层,中间都要铺上一层棉布,折叠后再浇入下一层,一卷5米长的棉布能做30-40张百叶。压榨浇制完成的百叶摆放整齐,再用一块石头压在上面2-3个小时,挤出水分,就这样,一张张厚薄适度、清香四溢的百叶就制作完成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