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摊位上,冬笋、雷笋已上市。通讯员供图
“这几天冬笋刚批量到货,带壳的35元一斤,剥好的要50元一斤。”在宁波天水菜场,一位施姓女摊主一边麻利地整理着摊位上的冬笋,一边向顾客解释。这些裹着黄褐色外衣的冬笋被整齐码放在摊位显眼位置,售价让不少市民直呼“比猪肉还贵”。
随着天气转冷,宁波人餐桌上的“心头好”——冬笋和雷笋近日陆续登陆市场。虽然价格令人咋舌,但仍有不少食鲜心切的市民愿意尝“头口鲜”。记者走访多家菜场和超市发现,目前上市的多为福建、江西等产地的冬笋,本地笋还要等半个月左右。
“一周前刚上市时,冬笋卖到70元一斤,现在价格腰斩了。”女摊主拿起一根冬笋向记者展示,“现在个头还小,一根笋剥出来大概只剩3两肉,出肉率不高。”
在她摊位前,一位正在挑选的马大嫂算了笔账:“剥好的冬笋50元一斤,确实比二十多元一斤的鲜猪肉贵了一倍多,但家里老人孩子都爱吃,少买点解解馋。”
电商平台在售的笋类。
在宁波盒马鲜生,来自福建武夷山的冬笋被分装成600克一袋,售价35.9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每天能售出十几袋,现在量还不多。雷笋则标价19.9元/斤,工作人员特别推荐:“现在的雷笋口感鲜甜爽脆。”
不过,并非所有菜市场都能见到这些时鲜货。鄞州东柳菜场的蔬菜摊主李先生表示:“现在冬笋的进货价太高,我们这种小摊位不敢轻易拿货,等半个月后本地笋大量上市再考虑。”
冬笋。通讯员供图
这段时间,宁波蔬菜批发市场冬笋生意悄然升温,交易量稳步上升。一位从事笋类批发生意十多年的张姓批发商向记者透露,按照往年规律,等到12月宁波本地冬笋集中上市,随着天气转冷,冬笋销量会持续攀升,1月下旬将迎来交易高峰,价格将逐步回落,“去年2月份最便宜时只要十几元一斤”。
尽管价格高企,但这口“鲜甜”对很多宁波人来说,是冬日里不可或缺的滋味。随着年底临近,预计下月起,笋类价格将逐步亲民,更多市民的餐桌将迎来这款冬日限定的鲜味。
摊主建议,应选择中等大小、两头尖的“黄泥笋”,通常口感最佳。同时提醒,冬笋烹饪前最好用沸水焯烫,以去除涩味,保留清香脆嫩口感。
随着冬至临近,雪菜冬笋、油焖冬笋等菜肴成为冬季饮食的热门之选。不过,冬笋属于凉性食物,过多食用可能会引发脾胃虚寒。因此,脾胃虚弱者不宜多吃。
记者周晖 通讯员陈嘉倩
来源:中国宁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