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奶皮子糖葫芦之后
近期又有一种创意美食火起来了
那就是
固体杨枝甘露
用半个芒果做底
中间涂上酸奶
上面再撒一点柚子肉和西米
可以拿着吃的固体版杨枝甘露
就做好了
图源:@言
记者从外卖平台搜索发现
厦门有多家甜品店、水果店
上架该产品
定价在二十几元至三十几元之间
销量也不错
有网友觉得定价有点贵
便自己动手制作
除了价格争议
这两天
话题“第一批固体杨枝甘露受害者”
突然刷屏
有人表示吃完后
脸变得焦黄暗沉
有人肚子绞痛到蹲厕所半小时
还有人便秘好几天
甚至有部分人因为肠胃痉挛
疼得去看医生
不过,也有人表示
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
“不管什么食物,吃太多都不行”
对此
浙中医大二院(浙江省新华医院)
消化内科徐磊副主任医师提醒
这种“冷、甜、黏”的组合
对本就肠道功能较弱的
亚健康人群来说
无疑是一次巨大考验
他在门诊中就经常遇到一些
因连续食用类似食物
而出现急性胃肠功能紊乱的年轻患者
相关研究显示,某些品牌酸奶的蛋白质含量是普通酸奶的2.5倍~3.8倍。虽说蛋白质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素,可若一次性摄入过多,就容易在肠道内滞留、异常发酵,导致腹胀、嗳气,甚至腹泻。
西米的本质是纯淀粉,属于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徐磊解释,短期内大量淀粉进入肠道,就会迫使肠道菌群加倍工作,整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吃完淀粉类食物后会出现肠鸣音亢进和排气增多等现象的原因。
此外,芒果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湿热类”食物。从现代医学看,芒果含有单羟基苯或二甲羟基苯等致敏物质,不完全成熟的芒果还含有醛酸,可能会对口咽黏膜和胃肠道产生刺激,敏感人群可能出现口腔瘙痒、皮疹或胃肠不适。
而杨枝甘露中常用的西柚或葡萄柚,性味偏寒,富含有机酸和膳食纤维,脾胃虚寒及肠道易受刺激者,需谨慎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西柚或葡萄柚肉中含有一种“呋喃香豆素”类物质,它能抑制肝脏和小肠中一种至关重要的药物代谢酶。“这个酶负责分解我们服用的多种药物,一旦它被抑制,极易引发药物中毒,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徐磊介绍,受影响的药物包括部分降胆固醇药(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部分降压药(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部分抗心律失常药、部分抗焦虑和镇静剂等,故在服用处方药期间应尽量少吃这类食物。
徐磊还强调
甜点最好即买即食
不要隔夜
故尝鲜时别一次性买太多
※ 编辑:周详 ※ 校对:林维曦
※ 审核:郑舒平曾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