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底大众点评“品质外卖”启动“高分堂食店工作餐”计划以来,已有包括顺德公·广东猪肚鸡、八合里牛肉火锅等火锅品牌在内的超1400家2025“必吃榜”上榜餐厅加入。
线上渠道正成为餐饮行业越来越重要的收入来源。
相关报告显示,传统商圈渠道红利逐渐退潮,2024年新开商场数量跌至近十年低位,优质点位更为稀缺。
同时,外卖消费习惯已全面养成。在火锅领域,这一趋势同样明显。
大众点评在今年10月发布的消费观察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品质外卖”异地用户流量环比上月增幅超120%。
对于异地游客而言,外卖味蕾游已成为体验当地美食的新方式。
更值得关注的是,二三四线美食小城的流量增幅远超大盘,达到164%。这意味着外卖市场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低线城市的消费潜力正通过线上渠道被激活。
从消费端看,大众点评用户过去一年主动搜索美食达78亿人次。用户正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发现,他们更愿意花时间走进街巷,探索最地道的美味。
在餐饮各业态中,火锅与外卖的适配度如何?
有报告指出,按外卖适配度从高至低排列,为饮品大类与快餐、大众餐饮、火锅业态。咖啡茶饮与快餐外卖渠道占比可达5-7成;大众餐饮次之,外卖收入占比15-40%;而火锅赛道则最低。
火锅业态的外卖难点主要源于需求类型与供给配送的双重挑战:
一方面,火锅消费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其餐厅服务与环境体验是家庭用餐难以替代的;
另一方面,火锅食材种类繁多,锅具装备专业,配送难度相对较大。
然而,难点不等于不可为。餐企在日常运营中需探寻摸索堂食与外卖的 “黄金平衡点” 。
对于正餐业态而言,外卖最优占比区间为30%-40%。若超出此区间,运营端的内耗反而会吞噬增长收益。
火锅品牌如何玩转外卖市场?
套餐化:降低决策门槛,提升运营效率
在深圳,顺德公·广东猪肚鸡作为2025“必吃榜”上榜门店,其堂食人均价格为98元。加入“高分堂食店工作餐”计划后,该品牌推出了 “招牌一人食套餐” ,定价为39.9元,领券后最低价不超过25元。
套餐化设计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门槛,还通过标准化菜品组合提高了后厨备餐效率,使外卖在高成本的一线城市也成为可行方案。
品质化:维持品牌调性,瞄准消费升级
火锅外卖并非一味追求低价。大众点评“品质外卖”中,火锅套餐价格从38元到150元不等,覆盖了从简餐到精致一人食的不同消费场景。
有上班族评价:“包装也比较讲究,价格虽然比普通外卖稍贵一些,但体验感大大提升。” 这表明,只要品质与服务到位,消费者愿意为好的外卖体验支付溢价。
数字化转型:从“靠经验”到“靠数据”
外卖平台不再仅仅是销售渠道,更是品牌了解消费者、优化产品的重要工具。
花小小新疆炒米粉创始人分享其品牌如何借助外卖平台实现增长:外卖平台不仅提供流量,更成为产品打磨、用户洞察和运营优化的关键工具。
平台提供的评分、差评、订单数据,构建了高效的产品迭代闭环。这种数据驱动的方法对于火锅品牌同样适用。
有研究指出,餐企的进阶应对思路是通过行之有效策略来构筑自有会员体系,将外部“流量”转化为内部“留量”,激励会员在自有渠道消费复购,最终提升单会员价值量。
对于火锅品牌而言,在借助平台流量获取初始客户后,如何通过优质产品与服务将其转化为品牌忠实粉丝,是外卖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多平台共生格局能激活市场新增量。有业内人士指出,一家独大,反而不利于商家活跃度的提升。多个平台并存,费率更合理、服务更完善、生态更健康,才能真正助力产业发展。
火锅品牌可据此调整外卖渠道策略,避免对单一平台的过度依赖,保持经营的灵活性与主动性。
在哈尔滨七鲜美食MALL,肆月河豚品牌创新推出“肆小月”,并将首店落户于此,主打以河豚为原料的特色菜品。
火锅品牌也可在外卖产品上进行创新,开发适合外卖场景的锅底、配料和食材组合,既保持品牌特色,又适应外卖配送的特点。
餐饮业堂食与外卖选择之争,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同赛道的最优解大不相同,需要兼顾消费趋势、品类属性、品牌定位、成长阶段等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在哈尔滨七鲜美食MALL,一些商户的外卖订单占比从开业初的约20%攀升至近60%。堂食与外卖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外卖扩大了品牌的覆盖范围,堂食则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场景。
对于火锅行业来说,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品牌的发展路径,在坚守品质底线的基础上,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实现线上流量与线下体验的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