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四十岁,谁身边没几个捧着保温杯、研究食补方的朋友?前阵子同学聚会,当年爱撸串喝啤酒的老张,现在保温杯里泡着枸杞,桌上还摆着低脂酸奶和全麦饼干,说这是"养生套餐"。我当时没好意思戳破,其实他吃的这些里,一半都是披着"健康"外衣的陷阱。
先说说最常见的低脂食品吧,就像老张手里的那款低脂酸奶。说实话,我以前也踩过这个坑,看着包装上"低脂"俩字就觉得放心,一次能喝两大杯。后来我家姑娘看配料表,指着糖含量那一栏说:"爸,这糖比普通酸奶还多呢!"你别说,真没注意过这茬。厂家把脂肪去掉了,口感肯定差啊,就只能加大量的糖来凑,喝着是不腻了,但这些糖进去,体重没减下来,血糖还容易飘。上次小区体检,好几个天天喝低脂酸奶的阿姨,血糖都偏高,医生一问饮食习惯,全中了招。
再就是那些标着"无糖"的糕点,我妈特别爱买。每次去超市都拎一大袋回来,说"没放糖,吃着不胖"。有回我尝了一块,甜得齁人,就去查了查。原来这"无糖"只是没加蔗糖,里面藏着葡萄糖、麦芽糖呢,还有些代糖听着洋气,吃多了对肠道也不好。我妈还犟,说"人家厂家写着无糖就是无糖",直到上次她血糖监测有点高,医生明确说让她别吃这些"假无糖"点心,她才彻底不买了。真的,这种文字游戏太容易骗到中年人了。
全麦面包也是个重灾区。我办公室王姐,每天早餐雷打不动一片全麦面包配鸡蛋,说要吃粗粮养胃。有次我凑过去看了眼她的面包包装,配料表第一位居然是小麦粉,全麦粉排在第五位之后。这哪是全麦面包啊,顶多算"带点麦麸的面包"。真正的全麦面包,颜色是那种自然的深褐色,嚼着有粗糙的颗粒感,不是靠色素调出来的。我之前在网上买过一款正宗的,王姐尝了一口就皱眉头,说"太糙了不好吃",你看,习惯了精制面粉的口感,反而认不出真健康的东西了。
还有那些号称"营养丰富"的果蔬干,我儿子总给我买,说比吃零食健康。上次我追剧的时候抓着吃,越吃越觉得不对劲,这甜度也太高了。后来才知道,市面上多数果蔬干都是油炸过的,为了口感还加了不少糖和盐。就说芒果干吧,新鲜芒果水分多,糖分不算高,做成干之后水分没了,糖全浓缩了,吃一小把相当于吃了好几个新鲜芒果。上次我跟小区营养师聊,她说有个阿姨天天吃果蔬干当零食,一个月胖了八斤,还以为是自己代谢慢了,压根没想过是吃错了东西。
最后说个大家想不到的——现榨果汁。我以前总觉得,水果榨汁喝,营养都在里面,还省得啃。有回我买了一筐橙子,榨了两大杯果汁,一家人分着喝了。结果下午我就觉得胃里反酸,后来才知道,榨汁的时候,水果里的膳食纤维全被滤掉了,剩下的全是糖分,而且榨汁过程中维生素还会流失。更关键的是,吃一个橙子就饱了,榨成汁能喝上好几个的量,糖分摄入早就超了。现在我都让家里人直接吃水果,实在想喝汁就加点水打成果昔,连渣一起喝。
其实中年养生哪有那么复杂,不是跟风买些"健康食品"就万事大吉了。我那退休的老中医姑父总说,"吃对饭比啥补药都强"。就像我现在,早上煮点杂粮粥,配个煮鸡蛋,中午多吃点青菜,晚上少荤多素,比以前瞎吃那些"伪健康"食物舒服多了,体检各项指标也都正常。
你们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在吃这些"假健康"食物?比如天天喝低脂牛奶、啃"全麦"面包?我敢说,十个中年人里有八个都踩过这些坑。与其花冤枉钱买些包装华丽的"养生食品",不如好好看看配料表,多吃点新鲜的天然食材。毕竟养生这事儿,来不得半点虚假,选对食物才是真的对自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