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正午,贵阳市黔灵东路街道陕西路社区“悦邻小厨”香气四溢,老人们正有序排队,等候午餐。
“多打一点蔬菜,米饭少一点。”75岁的常客杨阿姨和老伴接过盛满热菜的餐盘,寻了个位子坐下。清炒时蔬脆嫩爽口,小炒肉软糯入味,两口热饭下肚,杨阿姨眉眼带笑:“都家常味道,咸淡刚好,很合老年人的胃口。”
“厨房干净,食材新鲜看得见,吃得放心又舒心。”一旁的张阿姨在社区住了50多年,竖起大拇指点赞。
云岩区作为老旧小区集中的城区,老年群体占比偏高,基层治理的精细化程度牵动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如何破解社区老人“吃饭难、吃饭愁”的痛点?陕西路社区在实践中找准切入点,以开办“悦邻小厨”为抓手,精准回应老年群体就餐需求,搭建邻里守望相助的交流平台,让民生服务实起来、暖起来。
“要是咱社区能有个食堂就好了,我一个人在家,买菜做饭费时费力,还吃不了多少。”今年初,93岁的赖婆婆拉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手,道出了心中的期盼。
这番话,戳中了社区众多独居、空巢老人的心声。“这不是个例,而是老龄化社区的共性难题。”陕西路社区党支部书记沈代红深知,一餐饭背后,是老人的生活刚需,更是社区服务的责任所在。
沈代红迅速组织社区“两委”商议,入户收集群众意见,对接辖区企业整合资源,反复细化运营方案。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筹备,今年9月,“悦邻小厨”正式开门迎客,每日提供菜品丰富、价格亲民的餐食,采用现炒现卖、集中就餐与上门配送相结合的模式,全方位服务辖区居民。
为让“悦邻小厨”长久运营、越办越好,社区干部与居民拧成一股绳。每天天还没亮,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江勇骑着电动车,载上沈代红穿梭在菜市场,精挑细选新鲜肉类、蔬菜,把好食材第一道关;网格员挨家挨户动员厨艺精湛的居民加入,用家常菜征服大家的味蕾;社区面向辖区征集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真正实现“社区牵头、居民共办、人人参与”的良性循环。
“不仅是社区老人,外卖小哥、周边公司员工都能来吃,70岁以上老人还能享受专属折扣。”沈代红介绍,“悦邻小厨”的初心就是让大家花小钱、吃好饭,让小空间成为凝聚邻里情的大舞台。
今年83岁的熊贤益在陕西路社区生活了53年,如今“悦邻小厨”成了他的每日打卡地。“每天准时到党群服务中心报到,中午吃顿热乎饭,下午和老伙计们下棋、看书、唠家常,日子过得充实又惬意。”
一餐热饭暖身,一场相聚暖心。除了“悦邻小厨”,陕西路社区还打造了“爱邻日”银龄长者集体生日会这一特色品牌。
如今,每月20日,陕西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热闹不已,企业捐赠的爱心物资、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趣味十足的互动游戏,让老人们在集体生日会上感受关怀、增进情谊。“社区干部陪着包饺子、切蛋糕,就像自家孩子一样。”老人们的质朴话语里满是感动。
热心居民孙权在今年8月的集体生日会上主动拿出1000元现金捐赠给社区。“他们把老人放在心上,我也想出份力,让这份温暖一直传下去。”一场场温馨的集体生日会,成为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涵养邻里温情的生动缩影。
从一餐热饭的精准供给,到精神文化的多元满足,陕西路社区持续拓展民生服务边界,用一件件实事、一个个细节,为老年群体撑起幸福晚年。老年群体的归属感、幸福感与获得感在基层党组织陪伴与服务中不断升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编辑 张良胜
二审 张齐
三审 孙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