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4菜不上桌,福气不进门”,明天寒衣节,这4样记得提前备好!
创始人
2025-11-19 00:43:08

明天就是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了,老人们常说“十月初一阴,冬至冷三分”,

这节气一到,西北风刮得人脸生疼,可再冷的天,也挡不住咱们中国人对“吃”的讲究,

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不过今年寒衣节,您可得记好了:桌上要是少了这4样“吉祥菜”,

保准家里老人要念叨“福气不进门”。

不是我吓唬您,这可是老祖宗传了千年的老理儿,咱得接着!

第一样:饺子

要说寒衣节的“头牌美食”,那必须是饺子。

北方有句老话:“啥节都能少了饺子?”话粗理不粗,您想啊,饺子皮儿白得像雪,馅儿香得勾魂,一咬开还冒热气,多像冬天里的小太阳?

更绝的是,饺子捏成元宝状,老人们说“吃了元宝饺子,祖先保佑全家财源滚滚”。

我小时候在老家,寒衣节前一天,奶奶准保拉着我和妹妹去菜园摘萝卜

霜打过的白萝卜脆得能当水果啃,剁成馅儿混点猪肉,那叫一个鲜!奶奶边包边念叨:“你太爷爷活着的时候,最爱吃我包的萝卜饺子,现在啊,他在那边也能尝着味儿。”

您瞧,这哪是包饺子?分明是把思念捏进了褶儿里。

第二样:糍粑

南方的朋友可别急,寒衣节咱也有“专属美食”,糍粑。

老话说“十月朝,糍粑碌碌烧”,意思是十月初一这天,得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糍粑,祭祖后全家分着吃。

我在江南待过几年,见过当地人打糍粑的场面:蒸得糯叽叽的糯米倒进石臼,两个壮小伙轮着用木槌砸,边打边喊“嘿哟!嘿哟!”,那场面比看舞龙还热闹。

打好的糍粑裹上黄豆粉,甜丝丝的,咬一口能拉出老长的丝,您猜怎么着?这丝拉得越长,越代表“子孙延绵、家庭和睦”。

去年寒衣节,我特意买了台小石臼,在家自己打糍粑,结果把糯米溅得满厨房都是,我妈笑骂:“你这哪是打糍粑?

分明是给厨房撒糯米糖!”可等糍粑出锅,她比谁都吃得欢,

您看,这就是传统的魅力,哪怕做得不像样,心里也是暖的。

第三样:面条

要说最“接地气”的寒衣节美食,那必须是面条。

北方人爱吃手擀面,热水一煮,浇上炸酱或者打个鸡蛋卤,那叫一个“熨帖”!

您可能不知道,寒衣节吃面条可有讲究:面条得“长”,代表“思念长、孝心长”;汤得“热”,代表“日子红火、家庭温暖”。

我有个同事是山西人,每年寒衣节必做“长寿面”,说是“给祖先送寒衣,也得让他们尝尝咱的热乎饭”。

去年她带了碗面到公司,我们抢着分食,结果她急得直跺脚:“这是给我奶奶留的!”您瞧,一碗面里,藏着多少说不出口的牵挂?

第四样:豆羹

最后一样,您可能想不到,豆羹。

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这豆羹啊,就是用红豆、绿豆、黑豆、黄豆、花生等五种豆子熬的粥。

我小时候最讨厌喝这个,觉得“一碗粥里飘着五种豆,怪麻烦的”。

可奶奶说:“你爹小时候家里穷,冬天只能喝豆羹御寒,现在日子好了,可不能忘了本。”

现在我自己熬豆羹,总爱加把红枣,甜滋滋的,连我家挑食的小侄子都抢着喝。

您猜怎么着?这豆羹还有个“隐藏寓意”,

五种豆子代表“五谷丰登”,喝了它,来年准保“仓里有粮、心里不慌”。

说了这么多,您可能要问:“不就是四道菜吗?

至于这么讲究?”我跟您说,还真至于!寒衣节不是“迷信”,是咱们中国人“慎终追远”的老传统。

您想啊,祖先们辛苦了一辈子,到了冬天,咱给他们送件“寒衣”(虽然现在改成烧纸衣服了),再摆上他们爱吃的菜,这不就是“孝”吗?

再说了,这四道菜哪样不是“好吃又有意义”?

饺子象征团圆,糍粑代表和睦,面条寓意长久,豆羹祈祷丰收,全是咱们老祖宗的“生活智慧”。

明天就是寒衣节了,您要是有空,不妨去菜市场转一圈:

买斤新鲜萝卜包饺子,打块糍粑给孩子尝,熬锅豆羹给老人暖身子,

保准家里老人笑得合不拢嘴:“瞧,咱家的福气,这不就进门了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安板鸭 冬日飘香 初冬时节,在江西大余的南安板鸭晾晒场,数以万计的南安板鸭整齐悬挂,在暖阳照射下金黄透亮。 南安板鸭...
贵州剑河:柴火慢烤升温冬日 第... 贵州剑河:柴火慢烤升温冬日 第一波腊味抢“鲜”上市 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19日电(杨元红 熊兴富)初...
汾酒战略升维:“白酒+”生态如... 从杏花村酒家到杏花村小酒馆、汾酒老作坊酒馆,汾酒正以一场深刻的模式变革,打破白酒行业传统边界。 20...
《亲戚家偷学的“红薯蛋挞”,空... 谁懂啊家人们!上周去二姨家蹭饭,被一道“黑暗料理”直接拿捏——红薯做的蛋挞皮!刚端上桌那股红薯香混着...
甲减患者早餐禁区!西安甲康高伟... 【西安甲康甲状腺专科医院】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每日代谢率比常人低30%-50%,早餐选择不当会加剧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