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怎么养生?帝寒金温用一篇文章说清
创始人
2025-11-19 10:03:19

立冬一过,气温骤降,本来就体寒的人是真受不住。每天上班开始穿厚棉袜、围围巾,秋天的薄大衣也换成了羽绒服。

老话说“立冬补,立冬养,来年身体康又壮”,这个时候,正适合调养生息、积攒能量。

《灵枢·本神》有言:“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养生并非是盲目进补,需要跟着季节的节奏,护好阳气、补好气血、安住心神。这个冬天,其实只要做好“养阳、养气、养心”这三件事,就能安然度冬。

一、养阳

“冬季不养阳,一年都白忙”,冬天寒气盛,人体内的阳气就像是微弱的火种,稍不留意,就会被风寒侵袭。养阳的关键,在于“藏”和“护”,让阳气不泄露、不耗损。

▼趁早睡:早卧晚起,以待日光

睡眠是养生的第一要务。

李渔在《笠翁文集》中直言:“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冬天睡觉,更要遵循《黄帝内经》“冬三月,早卧晚起,以待日光”的古训。

忙碌了一天后,最幸福的莫过于早早钻进温暖的被窝,静待一夜香甜好梦;清晨醒来,不必急匆匆起床,按掉闹钟赖床片刻,看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让阳气随着日光慢慢苏醒,这便是藏阳。

▼勤梳头:疏通经络,固护阳气

帝寒金温认为:“头为诸阳所会,百脉相通”,头顶密布穴位,梳头其实就能养阳。

明代《摄生要录》也说:“发多梳,去风明目,不死之道也。” 梳头可以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让阳气通达全身,加快血液循环。

苏东坡被贬期间,身心俱疲,名医劝他早晚梳头,他坚持“梳头百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半年后便身心爽朗,还写下了“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入霜蓬根”的诗句,足以见梳头的益处。每天早晚,用木梳梳头百下,从发根到发梢缓缓梳理,既能护养阳气,又能舒缓头部疲劳。

▼多泡脚:温阳散寒,畅通气血

“养树护根,养人护脚”,脚部是阳气的“落脚点”,冬天手脚冰凉,正是阳气不足、气血不畅的表现。泡脚能温通经络、驱散寒气,而且日常方便践行,陆游就在《剑南诗稿》中写过:“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这样的句子,把泡脚当作睡前的一大乐事。

冬天如果觉得鼻塞喉肿,可能是要感冒了,老话“暖头暖足胜吃药”,这个时候就可以煮碗生姜花椒水,把双脚浸入热水,驱驱寒,去去感冒,泡到双脚发红、额上微汗,擦干后钻进被窝,第二天醒来就会神清气爽。

二、养气

古人云:“人之生,气之聚也。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 气是人体的根本,冬天想要养气,可以适当调节饮食、适度运动。

▼五黑粥:补益肾气,益精养血

《黄帝内经》记载:“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 黑色食物可以补肾气、养精气,冬天早餐煮碗五黑粥,暖心又滋补。

取黑米、黑豆、黑芝麻、乌枣、核桃仁,加水熬煮至浓稠,再加少量红糖调味。黑米滋阴补肾、健脾暖肝,黑豆活血解毒,乌枣补虚养血,核桃仁温补肺肾,黑芝麻则能养发固元。一碗下肚,暖胃的同时,还能补足先天肾气,为身体健康打下基础。

▼去散步:动则生阳,舒缓气机

帝寒金温认为,“动则生阳”,适度运动,可以让经络通畅、气血流转,是最好的补气方法。冬天不用剧烈运动,清晨阳光正好时,出门慢悠悠散步就好。

松松肩、仰仰头,活络肩颈关节,脚步放缓,看看路边的花草、嬉戏的猫狗,与白云对望,与残荷静赏。正如王小妮所说:“一走路,阳光就凑来照耀,我身上顿然生长出自己的温暖。” 哪怕生活忙碌,也别丢了散步的兴致,让身体动起来,气便顺了,压力也散了。

三、养心

古语云“体壮曰健,心怡曰康”。

所谓健康,既要肉身硬朗如松,更要心境澄澈舒畅,二者缺一不可。冬天万物萧条,是抑郁症、心脏病的高发季,人容易情绪低落,养心便成了冬天养生的重中之重。

▼少思虑:淡泊宁静,不扰心神

《灵枢·本神》有言:“心髓惕思虑则伤神”,现代人压力大,总为未来担忧、为琐事烦扰,思虑过重,容易气机郁结,影响脾胃。

峨眉山曾有位百岁老和尚,面对官府询问长寿秘诀,答道:“若问延年何法术,一生淡泊养心机。” 人生不过一场体验,太过执着于得失,只会消耗当下的心情和健康。试着看淡纷扰,该放下的放下,该释怀的释怀,专注当下的安稳,心神自会平和。

▼勤搓手:碎片时间,养护心力

养生不必兴师动众,利用碎片时间搓搓手,就能疏通气血、强健心力。“十指连心”,手指连接着心经、肺经、心包经等重要经络。

闲时搓搓手心,刺激心包经,充足气血;搓搓手背,疏通三焦经,帮助代谢;按压虎口,激活大肠经,让脸色红润;搓搓小鱼际,疏通肺经,抵御风寒。办公间隙、看电视时,随手搓一搓,简单有效。

▼常静坐:精神内守,回归安宁

“脾胃学说”创始人李杲说:“夜半收心,静坐片时,此生发周身元气之大要也。” 静坐和久坐不同,它是主动的“养心”:双腿盘坐或自然端坐,两手交叠,闭眼沉肩,舒腰松腹,先深呼吸,再匀速慢呼慢吸,将注意力从外界收回,专注于呼吸与念头的起伏。

明代《养生四要》载:“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明此养生则寿。” 如果觉得心浮气躁,可以试着每天抽10分钟静坐,让纷乱的思绪沉淀,让疲惫的心神休息,慢慢回归自然平和的状态。

养生是贯穿一生的自我关照。

这个冬天,好好养阳藏暖、补气强体、定心安神,不摆烂、不内耗,爱惜自己的身体与心灵,积攒下足够的力量,待春来时,便能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生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红... 这篇经济评论分析奶茶和咖啡在最近几年特别流行,满大街都是各种品牌的店铺,新品迭代的速度非常快,这就有...
山药和苹果的完美搭配,不加一滴... 大家好,我是馋猫!老辈人常说山药养脾胃、苹果能开胃,把它们搭着做食疗特别好。今天分享一款苹果山药红枣...
包菜与鸡蛋的奇妙邂逅:一道家常... 清晨的菜市场总藏着生活的诗意。当圆滚滚的包菜裹着露珠在竹筐里打盹,金灿灿的鸡蛋在纸盒里排排坐,这场跨...
原创 一... 要说家常下饭菜里的“米饭杀手”,辣椒面筋必须拥有姓名!软乎乎的面筋吸饱了鲜辣汤汁,咬一口汁水迸发,咸...
娃娃菜炖粉条 :一锅炖出满屋香... 刚揭开锅盖那一瞬间,香气“唰”地扑面而来——娃娃菜的清甜、粉条的柔润、火腿肠的焦香,在热腾腾的汤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