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牛人”
创始人
2025-11-22 05:23:19

编者的话

孩子们身边不乏这样的“牛人”,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练就了一手“绝活儿”,成为编发高手、“纸医”、小画家、美食家……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编发高手

北京十二中初一(1)班 许铭哲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我坐在梳妆台前,感受着爸爸的手指在我的发间穿梭。他粗壮的手指灵活地转动着,不一会儿,一个精致的鱼骨辫就完成了。谁能想到,三年前,这个在公司里雷厉风行的男人,连最简单的马尾辫都扎不好呢?

我的爸爸身材高大魁梧,宽厚的肩膀像一座小山。作为公司高管,他工作时总是一丝不苟,严肃的表情让同事们敬畏三分。可在我心里,他永远是最温柔的父亲。

还记得三年前,妈妈赶回老家照顾外公,留下爸爸一个人照顾我。那天早晨,我举着发绳站在爸爸面前,他高大的身躯突然显得那么手足无措。那双签惯文件的手,笨拙地接过小小的发绳,不知该如何是好。我透过镜子看见他紧锁的眉头和鼻尖沁出的汗珠,梳齿不小心勾到我的头发时,他就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慌张地道歉。

“好了。”爸爸长舒一口气。可镜子里的辫子歪歪扭扭,活像条受伤的小蛇。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别哭。”爸爸蹲下来,用温暖的大手擦去我的泪水,“爸爸会好好练习,一定给你扎出最漂亮的头发。”

晚上,我放学回到家,看到了令我难忘的一幕:我所有的洋娃娃整整齐齐地在客厅沙发上坐了一排,每个娃娃都顶着不同样式的发型。爸爸正对着手机视频,认真地给最后一个娃娃编辫子。夕阳的余晖洒在他宽厚的背上,那专注的背影,比任何风景都要动人。

“这个叫鱼骨辫,这个是公主头……”爸爸像个展示作品的学生,一一给我介绍。他的手指都被发绳勒红了,可他的眼睛却亮晶晶的,像个考了满分的孩子。

如今,爸爸已经成了编发高手。每天清晨,他都会变着花样给我梳头。同学们常常对我的发型赞叹不已,而我总会骄傲地说:“这是我爸爸扎的!”这时,我总能看到她们羡慕的目光。

爸爸的爱,就藏在这日复一日的编发里。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阳光在爸爸的银发上跳跃。我知道,总有一天我能学会自己扎头发,但爸爸为我编发的每一个清晨,都将成为我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指导教师 赵华

美食家哥哥

一七一中学石景山分校初一(5)班 司家诚

哥哥虽然厨艺平平,但品尝功夫了得,是我们家公认的美食家。

那天晚饭,妈妈熬了小米粥。我一心想着吃完饭赶紧去写作业,端起碗呼噜呼噜就喝,只觉得温热舒服。哥哥用勺子舀起一勺粥,慢慢喝了两口,咂摸一下嘴,放下勺子跟妈妈说:“今天的粥好像比平常多放了一些水,喝起来挺稀溜的,不过配上些咸菜倒刚好。”妈妈笑了笑说:“是啊,往锅里放水的时候我接了个电话,水量就多了,所以稀了。”我再仔细品尝一口,嗯,还真是比平常稀,要不是哥哥提出来,我压根儿没注意到。

还有一次,爸爸做了猪肉馅的包子,刚做好,我们就一拥而上,分而食之。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烫得直换手。咬开个小口,金黄的油汁立马顺着嘴角往下流,舔一下嘴角,便满嘴都是肉的香味,真好吃!再看哥哥,他先是拿着包子看了看白白嫩嫩的外皮,然后咬了一小口,慢慢嚼着。嚼完又咬了一口,眉头微微动了一下。等咽下去之后,他跟爸爸说:“爸,今天包子里的葱好像少了一些,上次每口都有葱的清香味,脆生生的,能解肉的油腻。这次肉味虽香,但是葱香淡了,多嚼两口就会觉得有点儿腻。”爸爸有些诧异,也拿起一个尝了几口,琢磨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嗯,还真是,今天的葱稍微放少了一些。”我听了他俩的话,再咬一口包子,确实与之前的略有不同。这么细微的差别竟然也能品尝出来,我不得不佩服哥哥真是美食“牛人”。

为什么哥哥能成为美食家?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在狼吞虎咽的时候,哥哥在认真地品尝,所以能发现味道的细微差别。生活不也是如此吗?只有留意生活中的那些小细节,才能充分体会生活的真滋味。指导教师 朱明欣

“纸医”杨爷爷

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六(1)班 吴雨桐

爷爷的朋友杨爷爷是一位修补传统书画的老师傅,人称“纸医”。他年过花甲,身形消瘦,脸上有些皱纹,鬓角有几缕银丝。他常戴一副金丝眼镜,穿一袭素白长衫,看上去很斯文。

一天,我陪爷爷去找杨爷爷,只见他正弓着背伏在工作台前,专注地端详一幅有些年头的字画。随后,他转头对徒弟旭晨说:“晨儿啊,你跟了我也有些日子了,来,说说这幅画该怎么修补?让小雨桐也长长见识。”他拉长语调,笑眯眯地说。

“这简单!先拿碱水涂个两三遍增加点韧性,再用镊子将有油渍和虫蛀的地方一层层撕掉……”旭晨自信满满地回答。杨爷爷没等他把话说完,便拿起碱水开始操作。只见他手持刷子,在古画上悠然挥动,动作行云流水,没一会儿,碱水便均匀地浸透每一处皱褶。接着,杨爷爷拿起镊子,夹起一小片宣纸,手腕微转,将宣纸贴在破损处,那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一个婴儿。随后,他又拿起刷子涂抹黏稠的化学液体……杨爷爷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谨慎,我们也看得屏息凝神。

“下一步您好像还没教……”旭晨话未说完,就被杨爷爷用手势制止了。只见这位“纸医”将蘸满水的宣纸围成一个大圈铺到画上,正在徒弟疑惑之时,他将一瓶高度白酒倒在了刚刚围成的圈里,然后一把火烧了上去!我和旭晨都惊呆了。我心想:难道杨爷爷这次修坏了,想一把火烧了这画?

“这是修复中的关键一步,叫‘纸上走火’。用高度白酒灼烧,能烧掉画上的铅粉,让色彩更鲜明。”杨爷爷紧紧盯着这一团火苗,语重心长地说道,“晨儿啊,干咱们这行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火光摇曳中,杨爷爷的身影与古画融为一体。这就是“纸医”杨爷爷——用一手绝活儿托起了文化传承的重量。指导教师 刘华

“画痴”然然

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六(2)班 李知贤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美术教室,一个女孩坐在画板前。她手中的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一道道流畅的线条。她的眼睛微微眯起,时而凑近画纸细看,时而拉开距离远观,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她就是我们班出了名的画痴——然然。

然然不仅热爱绘画,而且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无论是校长眼角细密的笑纹、体育老师挥动的手臂,还是同学打菜时翻转的手腕,她都能够准确地勾勒出来。人物的神韵和动物的可爱在她的画笔下也总能精准传递。

那次美术课堂练习时,老师刚摆好陶罐静物,然然就进入了“闭关”状态。她咬着下唇,眼神一会儿盯着陶罐,一会儿盯着画稿,手腕带动笔尖画出一道道流畅的弧线。画到陶罐表面的釉色反光时,她突然放下铅笔,用指尖蘸了蘸颜料,轻轻地在画纸上点染。点染完,她对着画纸歪头观察,忽然又快速补上几笔,原本呆板的陶罐瞬间有了立体感。周围同学忍不住发出惊叹,她却只是用沾满铅粉和颜料的手背蹭了蹭鼻尖,继续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

然然的作品常常获奖。每当评委问她创作灵感时,她总腼腆地说:“就是每天上学路上看到的景色。”原来在她眼里,平凡的生活里处处都有美景。她就像画布前的精灵,认真地用画笔也用心记录着世界的美好。指导教师 刘芳芳

管车棚的老奶奶

史家胡同小学六(3)班 荣珞言

我家小区楼下,有一个有些破旧的电动车棚。管理这里的是一位老奶奶,她总是忙前忙后,把车棚打理得井井有条。老奶奶个子不高,身材微胖,留着一头花白的短发。她脸上爬满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却总挂着亲切和善的笑容。

每天早上,当我和妈妈去车棚取车时,她总会笑着迎上来,热情地说一声“早上好”;傍晚放学回来时,她也总是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儿,来回搬挪,帮我们腾出停车的空位。要是有小朋友在车棚附近玩耍,她总会耐心地提醒:“这里车多危险,去广场上玩吧。”正是因为她这么认真负责,整个小区的邻居都对她称赞有加。

有一天深夜,我们已经睡下了,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妈妈问:“谁呀?”门外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是我,车棚的管理员。您家的电动车好像没锁,灯也还亮着,最好下来看一下。”说完,那脚步声就渐渐远去了。妈妈连忙穿好衣服下楼。我站在门口,心里特别感动:车棚里停着那么多车,老奶奶居然认得出来每一辆车是谁家的,甚至连门牌号都记得清清楚楚。那一刻,我不由得对她肃然起敬。

管车棚的老奶奶就是这样一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发光的人——用她的勤劳和细心,维护着车棚的整洁有序,也用她朴实无华的行动,向我们传递着温暖与正能量。指导教师 彭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以生态酿造 创万物生长——倪永... 11 月 18 日至 20 日,2025 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在厦门隆重举行。全球酒业领军者、投资领域...
时尚界的温暖守护者:2025秋... 2025年,短款毛呢外套女格子羊羔毛棉衣作为秋冬保暖时尚单品强势来袭,其兼具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特点受到...
Steam仙侠游戏怎么玩?20... Steam平台上的仙侠游戏正在焕发新活力,结合2025年最新趋势与玩家需求,本文深入解析如何高效选择...
甘油二酯油微囊粉:从实验室到餐... 甘油二酯油微囊粉作为一种新兴食品原料,在健康饮食潮流中备受关注。它结合了椰子油和亚麻籽的独特营养优势...
大理石调料台:从火锅店到厨房的... 大理石调料台正成为火锅店和麻辣烫小店的标配。它是如何改变就餐体验的?这种商用小料台又有哪些独特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