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吃味精的人越來越少,味精到底能不能吃?會讓人變傻還致癌?
admin
2021-08-09 09:19:01
0

原標題:吃味精的人越來越少,味精到底能不能吃?會讓人變傻還致癌?

時變境遷,以前家家必備的味精,如今仿佛成了"致命毒藥"。

對於老一輩人來說,對蓮花這個品牌一定不陌生,家裡有味精的,十有八九是這個牌子。而如今,蓮花味精集團24枚"蓮花"相關商標拍賣即將進入拍賣期,是誰讓當年的"味精大王"走上拍賣之路?

這或許跟大家的飲食習慣改變有關。

根據顯示,我國味精的消耗量已經從2013年的114.6萬噸下降到了每年近80萬噸。伴隨著味精市場需求量的不斷縮減,味精企業也逐漸衰敗。

這頭,國人在抵抗味精,而另一邊的韓國,卻有人沉迷吃味精。

一、韓國男子38年吃掉2774kg味精

這名男子是韓國人,他有一個奇怪的癖好——喜歡吃味精。長達38年裏,他每天必須要吃掉200g的味精。就算喝水,也要放點味精來調味。

男子表示:這輩子吃到最美味的東西就算味精,如果不能每天吃味精,人生要多麼寡淡無趣。

畫面是男子與某比特同事一起共餐。男子在自己飯菜加了3勺味精,又在米飯裏拌入一勺。節目組的攝影小哥不太相信男子會以這種管道食用大量味精。在拍攝過程中,自己上去嘗了一口男子碗中的飯菜。只見小哥露出耐人尋味的表情。

可見,該男子食用的正是調味品中的味精。

男子表示,自己是在38年前無意中發現這樣的"美味"。有一晚自己喝醉了,原本想給自己弄一杯糖水,沒想到錯把味精當成了白糖,喝下之後,從此味覺的新世界被打開,那日起,男子便開始每天食用大量味精。

每天200g味精,38年,那可是足足吃掉了2774kg的味精啊,多麼可怕的一組數位。

二、味精是不是"害人精"?

味精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調味品,但近年來關於味精對身體有害的爭議不斷。讓不少人想吃又不敢吃。那麼事實又是怎樣的?味精到底是不是"害人精"呢?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它是由一名日本科學家通過蒸發大量的海帶湯得到的。谷氨酸是組成蛋白質的20種胺基酸之一,其實在很多天然食材中,都存在著大量谷氨酸,所以它本身並不是什麼有毒物質。

但是以蛋白質形式出現的谷氨酸,不會在味道上產生影響。只有游離的谷氨酸才會呈現谷氨酸鹽的狀態,而產生出"五味"之上的另一種味道——"鮮"。

現代產品工藝中,通過從玉米、海帶、小麥等天然食物為原料,經過發酵或生物工程科技制取,就可選取出谷氨酸鈉。經過提純後得到味之素,也就是我們現在說得味精。可以說,味精的生產過程與醬油、醋相似,都是發酵的結果,並沒有添加什麼"化學原料"。

·"味精有害論"來自哪裡?

味精最早的"黑粉"是美國人。1968年,當時一名美國醫生在舊金山的中餐館吃了一頓飯,飯後覺得手抖及臉頰發熱,他將這個經歷寫成論文,並稱這種症狀為"中華餐館綜合征",發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國廚師在菜肴裏添加大量味精。

一聽到是"病源"來自東方,西方媒體可起勁兒了,大肆宣傳說味精有害,從此之後,味精被戴上有害的"黑帽"。

·味精致癌,讓人變傻,是真的嗎?

除了"中餐館綜合征",味精還被傳具有致癌性:味精(谷氨酸鈉)加熱到120℃以上時,可能產生焦谷氨酸鈉。這種物質有毒性,可致癌。

這個說法的前半句沒毛病,谷氨酸鈉在上升到一定溫度時,確實會產生化學反應。但即使多了個"焦"字,它對人體依然是安全的,不僅毒性極度,而且不會致癌。其實焦谷氨酸鈉在日常生活領域都有廣泛應用,比如把焦谷氨酸鈉加入化妝品中,可以起到乳化和保濕的作用。

三、長期吃味精,會對人體產生哪些危害?

通過以上的證據,似乎種種迹象都指明味精"非常安全"。

且慢,大量吃味精,對人體也會造成傷害。

我們都知道過量攝入鈉,引起水瀦留,細胞外液新增,導致心輸出量新增,使血壓增高。味精和鹽一樣,都含有較多的鈉元素,大量的食用,反而可引起高血壓的發生。另外,谷氨酸在腦組織中經過酶催化,可轉變成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當人體各種神經處於抑制狀態,人體就會出現眩暈、頭痛、嗜睡、肌肉痙攣等一系列症狀。

四、味精到底能不能吃?怎麼吃?

說了這麼多,味精到底能不能吃呀?

能吃!1995年FDA就已經表明味精屬於"安全的食品添加劑"。我國也通過相應毒理學實驗得出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只是味精的本質還是一種鈉鹽,食用過多,也會有鈉攝入過量的風險。畢竟,味精的作用只是"提鮮",無需大把大把的加入菜肴裡面。

食用味精時,請注意這幾點:

1、不要放太多。高鈉飲食對健康有不利的影響,烹飪時,添加0.2g左右的味精就可產生足够的鮮味了,放得太多,反而讓人覺得口幹。

2、味精在常溫下不易溶解,在70~90℃時溶解最好;而溫度過高,又會失去味精的鮮味,所以放味精最好的時候,是菜品將要出鍋時。

3、烹製含酸性、鹼性强的食物時,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堿會化合成谷氨酸二鈉,會產生氨水臭味。

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味精的"鮮味"了,即使你完全不用味精,它也會存在在我們的各種調料中。所以,只要適量,就放心的吃。

參考資料:

[1]《味精是化學合成物且致癌?看完這篇再扔也不遲》.新華社.2018-08-13

[2]《味精到底能不能吃?這回全明白了》.中國醫藥報. 2017-11-18

[3]《長期吃味精,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害?》.丁香醫生. 2021-03-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藏香猪肉:餐馆推荐,本地人常去 本文聚焦藏香猪肉这一特色食材,首先介绍藏香猪的生长环境、肉质特点,凸显其营养价值与独特风味。随后,精...
钻石模型:春开窖散酒如何重构白... 纯粮固态,春开窖散酒的底线,也是您的起点。浓墨清溪,酱彩芝魂,醉美不过春开窖!春开窖·中国香——浓清...
正宗的川派宫保鸡丁做法香而不腻... 宫保鸡丁作为川菜“扛把子”,以鸡肉滑嫩、花生酥脆、糊辣荔枝味型独树一帜。这道源自清朝山东巡抚丁宝桢改...
中卫酸菜炒肚丝:酸爽开胃,肚丝... 本文将全方位解读中卫酸菜炒肚丝这道经典西北美食,先概述其作为中卫特色菜的地位,凭借酸爽开胃的口感和脆...
奶茶包装像“纸钱”?把广东人整... 前排警告,已提供柚子叶去晦气,没事哒!没事哒! 广东人疑似被喜茶做局了!!! 喜茶最近出了一款新品...
临夏河沿面片:面片滑嫩,汤鲜超... 本文聚焦临夏河沿面片这一西北特色美食,从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独特风味、食用场景及文化意义等方面展开...
原创 我... 我家面包从不买着吃,在家就能做,不用烤箱,按照这个配方,蓬松柔软还香甜! 我家孩子爱吃蛋糕,但是外面...
这道“硬菜”,勾得人直咽口水 在江西上高的美食版图里,蹄花绝对是响当当的“硬菜担当”,更是本地人逢年过节、招待亲友时不会缺席的招牌...
知名男歌手凌晨送医!近期多人中... 此前,男星王嘉尔中毒凌晨送院。几天后,他公开回应称,自己连吃了3个酱蟹,“好吃但不推荐,怕大家中毒”...
9月美食盛宴!青岛嘉年华燃动全... 你发现没?青岛最近火了!9月5日,第二十六届中国美食节、第三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2025民族美食文...
黄龙核桃馍:核桃碎满溢,香到舔... 本文聚焦陕西黄龙地区的传统美食 —— 黄龙核桃馍,从其独特的风味特点、精细的制作工艺、深厚的地域文化...
模式创新:春开窖散酒如何用“散... 纯粮固态,春开窖散酒的底线,也是您的起点。浓墨清溪,酱彩芝魂,醉美不过春开窖!春开窖·中国香——浓清...
原创 舌... 广东早茶种类丰富,包含虾饺、叉烧包、蛋挞等多种点心,以下以水晶虾饺为例,为你介绍其制作过程。 皮料制...
从收割者到赋能者:春开窖散酒重... 纯粮固态,春开窖散酒的底线,也是您的起点。浓墨清溪,酱彩芝魂,醉美不过春开窖!春开窖·中国香——浓清...
烧鹅肉正确方法是什么?用姜葱煸... 1️⃣ 元描述A|烧鹅肉控油指南:掌握姜葱煸炒烧鹅技巧,逼油去腥,做出皮脆不油腻的家常菜。搭配家庭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节气... “孟秋之月,白露降、寒蝉鸣。”——《周礼·月令》 节气物候 白露,特指秋天之露。“露者,阴气之液也...
猕猴桃炒肉丝你吃过没有?央视邀... 9月4日 CCTV17农业农村频道 以《猕猴桃入菜 保留果香》为题 推荐古蔺特色菜——猕猴桃炒肉丝 ...
“挂杯” 不能完全代表红酒品质 晃动红酒杯时,酒液会在杯壁上形成一道道酒痕,这就是所谓的 “挂杯”。 很多人认为挂杯越明显、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