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歐美人那麼愛喝酒,為啥肝癌患者卻比中國少一截?3個原因很特殊
admin
2021-07-06 11:39:02
0

原標題:歐美人那麼愛喝酒,為啥肝癌患者卻比中國少一截?3個原因很特殊

如果你喜歡看歐美影視劇,那麼應該不難發現,外國人總是會去酒吧喝酒,經常參加派對,然後再上演一段"感情邂逅"。

但出乎意料的是,如此愛喝酒的老外,肝癌患者卻比中國少很多,這裡面發生了什麼?

一、中國肝癌發病率是美國的3倍

2018年,《柳葉刀》公佈了全球的飲酒數據及相關醫療負擔問題,報告顯示,中國因飲酒致死的男女數量均居首位,其中男性更是高達65萬人/年。

在飲酒人口比例上,中國男性飲酒率(48%)是中國女性飲酒率(16%)的3倍,其中45-59歲男性飲酒率高達62%,是飲酒重災區。

從全球數據來看,中國女性飲酒者的人數處於較低水準,男性飲酒者人數則處於中間檔。然而,中國男性喝酒造成的負擔遠高於全球平均值

WHO發佈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肝癌91萬例,死亡83萬例,其中,中國肝癌新發和死亡分別占41萬例和39萬,占了將近45%。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美國每年新發3.3萬肝癌,死亡2.6萬,以美國3.28億人口計算,中國的肝癌發病率大約是美國的3倍

二、為何中國肝癌如此高發?

由於我國肝癌的發病和死亡數都較高,囙此被冠以"肝癌大國"的稱號。很多人難以理解,我國的飲酒情况處於全球的"中間檔",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肝癌?

其實,除了飲酒,我國肝癌高發還與多種因素有關。

1、乙肝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指出,我國肝癌患者中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比例高達84%。單純感染乙肝病毒,只要病情控制得好,就不會導致肝癌。但是,有很多人忽略了乙肝的治療。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現存乙肝病毒感染者約7000萬,占全球數量三分之一,其中近90%未得到治療。而美國的慢性乙肝患者有200萬左右,感染率較低。

2、黃麴黴素

黃麴黴素是黃麴黴菌和寄生曲黴菌等菌株產生的代謝物,是一種强致癌物,容易藏在食物中,例如花生、玉米和大米等。

在南方,食物常因潮濕天氣而發黴,滋生黃麴黴素,對人的肝臟造成損傷,可引起肝實質壞死、脂肪肝浸潤、肝出血等病變,原發性肝癌的形成密切相關已被WHO劃為Ⅰ類致癌物。

黃麴黴毒素還會與乙肝病毒協同,新增肝癌風險。研究表明,即使中等程度暴露於黃麴黴素,也會使乙肝感染者的肝癌風險新增2倍。

3、肝癌篩查不足

早期發現肝癌其實有方法,每半年檢查一次甲胎蛋白(AFP)和B超,早期檢出率能够達到80%。但現時,我國的癌症篩查和早診早治覆蓋人群比較少,福斯主動體檢的意識不够强。

據統計,我國肝癌早期診斷率不足15%,是患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肝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很多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12%。治療肝癌的關鍵是早發現。對於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硬化者、有慢性肝臟病史等高危人群,定期篩查更是不能忽略。

三、這樣做能遠離肝癌

雖然肝癌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但其實它是可以預防的。下麵,就讓我們一起瞭解相關措施。

·遠離黃麴黴素

想要預防肝癌,生活中就要遠離黃麴黴素,如果食物黴變了,應及時扔掉,不能吃尚未黴變的部分。另外,如果你在吃花生、核桃等食物時覺得味道很苦,那裡面可能含有黃麴黴素,要立刻停止食用並漱口。

·接種疫苗

肝癌不會傳染,但乙肝病毒會,接種疫苗能阻斷病毒傳播,是肝癌預防的第一關。從1992年起,我國將乙肝疫苗接種納入計畫免疫管理,2002年納入兒童計畫免疫,在未來,我國的乙肝流行率還會繼續降低。

·良好的生活習慣

溝塘水中含有藍綠藻毒素和微囊藻毒素,是肝癌的致病因數,可導致肝炎和肝癌。我們要避免喝不乾淨的水,尤其是山村溝塘中的生水。

此外,飲酒會導致多種肝臟疾病,新增肝癌風險,我們要儘量避免喝酒,不可避免時,也要控制好量。

·不濫用藥

肝臟是藥物代謝的主要器官,亂用、濫用藥物容易引起肝損傷,囙此,我們要少吃非必需保健品,不自行服用中草藥,服藥應遵循醫囑,切勿隨意吃,並配合定期肝功能檢查。

肝臟是個無聲的器官,往往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回天乏術。不過,雖然早期肝癌不易發現,但肝臟B超能發現最小1-2cm的病灶,且肝癌腫瘤標誌物甲胎蛋白檢測敏感度、特异性都很高,通過B超、甲胎蛋白檢測等體檢項目,能篩查出早期小肝癌。

總的來說,我國肝癌誘因較多,大家要關注自身情况,能避開的,都要儘量避開。

參考資料:

[1]薑飛熊.柳葉刀發文:中國男人飲酒死亡數量全球第一!.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2018-08-29

[2]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報告:肺癌不再是最常見新發癌症!.e藥環球,2020-12-17

[3]一文瞭解:食物中的最强致肝癌毒物——黃麴黴毒素.醫脈通肝臟科,2021-02-2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兰州拉面,如今却光景不再,门庭冷落,不少店铺无奈关门或勉强维持。人们不禁发问:是什...
五粮液以“和美”之道诠释ESG... 10月16日,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2025全国理性饮酒宣传周启动仪式暨2...
从源点出发 德庄数字化吃辣引爆... 近日,在重庆南岸区茶园德庄火锅博物馆内,全球首个“数字化吃辣源点”发布。10月17日至19日,德庄携...
家常菜|贴秋膘正当时!这7道菜...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又到了“贴秋膘”的好时节。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就是在秋季通过食补来补充夏季的消耗,...
寒露过后,饮食养生如何兼顾防燥... 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上官云)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寒露节气已经来临。 日前,“寒露节气养生...
“至少便宜10%”,“大闸蟹自... 近期,大闸蟹开始大量上市。今年的大闸蟹价格如何?消费者能实现“大闸蟹自由”吗? 比去年便宜? 17日...
绵延千年的秋日雅食 本文转自: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 秋风起时,桂子落满阶前,古人的食案上便渐渐染了秋的丰腴。不同于...
从入门到精通:蝴蝶标本制作的关... 蝴蝶,被誉为“大自然的舞者”、“会飞的花朵”,其短暂而绚丽的一生总能引发人们无限遐想。制作蝴蝶标本,...
原创 杨... 提到升糖快的主食,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馒头、面条、白米饭,却不知生活中更常见的6种主食,升糖速度远超过它...
千年卤味“闯”出新风味:武冈百... 一碗卤香,传承千年。在“中国卤菜之都”湖南武冈,这道承载着历史与乡愁的滋味,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
原创 面... 面粉别蒸馒头了!教你面食新做法,蓬松暄软,孩子一顿吃3个。大家好,我是小乔,与你分享每天的做菜体验。...
真的没骗你,香蕉皮上长这种黑斑... 黄色诱人的香蕉是很多人日常水果清单上的必备,物美价廉、好吃方便。不仅能做加餐水果,偶尔没吃早饭来一根...
《人民日报》头版关注:五峰“茶... 10月18日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 《湖北加快打造消费新高地 向“新”而行,消费市场活力更足》 关注...
比猪蹄更香糯,脂肪却只有牛肉的... ⚬ 牛蹄筋是“低脂肪、高蛋白、高胶质”的杰出代表。每百克牛蹄筋脂肪含量仅0.3克,比瘦牛肉还低,蛋白...
# 汪孟恭家常土豆炖排骨(详细... 食材用料(3-4 人份) 排骨:2000 克,优选猪肋排(肉质鲜嫩、骨缝带肉),提前用清水浸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