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飲食男女》你看過嗎?
朱師傅是一名退休廚師,電影一開場,他從魚缸裏撈出一條活魚,乾脆利落地處理好後,裹上一層粉,放進滾燙的油鍋裏炸。接著,他又將提燉好的五花肉放入油鍋中炸,然後切片、擺盤,一碟香噴噴的扣肉就出鍋了……
圖源:電影《飲食男女》
這部電影真實展現了中國人下廚時的日常:重油。
中國地大物博,各地有不同的飲食習慣,不過有一點很相似——炒菜油大。但奇怪的是,中國人雖然做菜愛放油,胖子卻遠遠沒有美國多,為什麼呢?
一、美國人到底有多胖?
醫學上,BMI是用來衡量肥胖程度的主要指標,同時肥胖又有兩個等級,程度較輕的稱為"超重",程度較重的稱為"肥胖"。
據世界經合組織發佈的數據,美國的超重、肥胖人口在全世界位居前列,僅次於墨西哥和智利。
雖然世界經合組織發佈的數據不包含中國,但從《柳葉刀》刊登的一篇文章可以看出:在年齡20歲以上的人口中,中國的超重率不到美國的50%,肥胖率只有美國的1/7~1/8。
在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比例上,中美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同樣的,與加拿大、英國等其他西方國家相比,美國的超重和肥胖率要超出10%左右;與法國相比,美國的兒童超重、肥胖人數翻了2-3倍。
研究分析,這一現象可能與經濟收入和教育水准有關,且不同國家的相關性不同。在美國,經濟收入和受教育水准越高,肥胖率就越低。反之,在中國,經濟收入和受教育水准越高,肥胖率就越高。
二、中國菜那麼油,為啥胖子沒有美國多?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吃得油膩=肥胖,可是中國人吃得那麼油,為什麼超重和肥胖率卻遠低於美國呢?我們來好好分析一番。
1、美國的飲食更油膩
實際上,吃得油不等於吃了油。
中國人炒菜看似很油,但其實油大部分最後留在盤子裏,沒有吃進肚子。美國人吃的菜看似不油,其實油脂含量並不低,很多人因為不瞭解,形成了刻板印象。
例如,美式速食中的薯條、炸雞、漢堡、熱狗等都是高脂肪食物,油脂會被直接攝入。此外,美國人做菜還喜歡放黃油,黃油的脂肪含量在90%以上,100克黃油的熱量高達888大卡,常年食用更容易發胖。
吃肉太多,也是美國人更容易發胖的原因之一。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2019年全球平均肉類消費量是6.42kg,而美國達到26.32kg,中國僅為4.09kg。
2、美國人太愛吃糖了!
世衛組織曾對全球23個國家人口的死亡原因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長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不僅會新增超重肥胖、營養不良、發育障礙等風險,還會减弱免疫系統的防禦功能,縮短壽命。
而美國人太愛吃糖了!中國人的主食(米飯、麵條等)雖然也是碳水,但與美國人鍾愛的各種加工糖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據統計,美國是世界上吃糖最多的國家,平均一個美國人一年會吃掉300斤糖。在美國的一些州,由於攝糖過多,肥胖人口已經接近州總人口的20%了。如果你去過美國,就會發現那裡的甜點、小吃、飲料特別甜。
相反,中國人對甜點、飲品的常見好評是——吃起來剛剛好,不會特別甜。可見在吃糖這方面,美國人一騎絕塵。
3、中國膳食結構更健康
中國飲食,南北有別,南方人的膳食結構是"江南飲食"。
現時,全球公認的最佳飲食模式是"地中海飲食",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表示,我國的"江南飲食"可以與"地中海飲食"相媲美,具有多粗糧少細糧、植物油烹飪、多白肉少紅肉、多蔬菜和水果、適量堅果和奶類及烹飪管道健康等特點。
反之,美國人的膳食結構被BBC評為"全球最差的膳食結構",吃肉、喝酒、含糖飲料和高糖零食,這就是美國飲食。恰恰就是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管道,導致美國肥胖和糖尿病氾濫。
總的來說,肥胖不是看你炒菜油不油,而是看實際吃進肚子裏的糖、油有多少,美國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與美國相比,我們的超重和肥胖率較低,但據《柳葉刀》統計,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平均體重指數和肥胖水准穩步上升,成年肥胖人群已達8500萬人,15年間肥胖人數翻了3倍左右。
所以,我們要更加關注飲食健康,降低肥胖風險,平時保持規律運動。只有管住嘴、邁開腿,才能保持合理的體重,遠離超重和肥胖。
參考資料:
[1]全球各國人均年肉類消費量是多少?你吃的肉達到中國平均水準了嗎?.每日肉聞Meat Daily . 2020-08-08
[2]作者採訪|中國15年間肥胖人數增加3倍,趨勢複雜多元.柳葉刀TheLancet .2021-07-02
[3]中國菜這麼油膩,為什麼胖人還是美國多?,胡遠東,知乎日報,2019-04-0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