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從癌症晚期到腫瘤消失,聶衛平患癌8年無復發,4個經驗分享給你
admin
2021-08-21 09:13:54
0

原標題:從癌症晚期到腫瘤消失,聶衛平患癌8年無復發,4個經驗分享給你

有些人在得知自己癌症晚期後,會喪失求生欲望,選擇接受死亡。但"棋聖"聶衛平卻創造了生命奇迹,成功戰勝病魔,成為晚期直腸癌5%治癒者中的一員。

2013年上半年,61歲的聶衛平突然便血、體重暴瘦(下圖右),剛開始他以為是痔瘡導致的,後來被棋院好友"連蒙帶騙"帶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患上了直腸癌晚期。在當時,晚期直腸癌的死亡率高達95%,確診意味著凶多吉少。

聶衛平從未想過自己會患癌,"我一直認為,得癌症的人都是小心眼,像我這種平時不愛生氣的人,怎麼會得癌呢?"

接受現實後,聶衛平認為"等死不是我的風格",於是拒絕了醫生給的保守治療方案,選擇盡自己最大努力去進行抗癌治療。經過手術和化療,聶衛平獲得了"重生",患癌至今8年身體沒有任何不適,檢查結果也沒有復發迹象,在醫學上被認定為臨床治癒了。

在不同場合,聶衛平多次提及自己的成功抗癌"秘訣",總結下來關鍵有這四點,分享給你。。

一、拒絕保守治療

聶衛平確診直腸癌Ⅳ期後,國內的醫療專家為他進行了會診,提供了兩個方案:要麼保守治療,風險低,但無法治癒;要麼做手術切除腫瘤,但開刀風險較大,手術過程隨時可能出現意外。

當時,聶衛平果斷拒絕了保守治療,選擇了手術。

"搏二兔,不得一兔。"聶衛平覺得,抗癌就像圍棋一樣,要有勝負手,跟癌症拼一場,而不是什麼也不做,能活多久看造化

手術時,聶衛平沒有任何畏懼,甚至還沒打麻醉就睡著了。最終手術很成功,術後,他除了要忍受刀口劇烈的疼痛外,還接受了9次化療

眾所周知,化療的副作用非常嚴重,一般人做2次都受不了,但61歲聶衛平一直積極配合治療,用頑強的意志扛過來了。連照顧他的護工張雪蓮都不禁驚訝:他做完化療後副作用很少,一根頭髮也沒掉。

二、戒掉心愛的白酒、大閘蟹

患癌之前,聶衛平是一名"老煙槍",日常烟不離手,一天最多能抽3包,即使比賽也不忘吸兩口。他還嗜酒如命,尤其愛喝白酒,曾經一次喝了4斤白酒不醉。除了嗜烟好酒,他還很愛吃大閘蟹,經常帶朋友一起去吃,可以一口氣吃13只,被朋友戲稱是"蟹幫幫主"

癌症手術後,醫生告誡聶衛平要戒掉喝酒,很多食物也要避免,尤其是大閘蟹。

正在吃蟹的聶衛平圖源網絡

為了身體,他放弃了心愛的大閘蟹,但並未戒酒,經常會不顧不管地喝起來,每次都是半斤起步。

但後來有次去醫院複查,醫生"嚇唬"他說,如果你想多活幾年,多陪陪女兒,就要戒酒。喝酒不僅會新增癌症的復發風險,還會新增口腔癌、食道癌、肝癌等患癌率。

為了他最珍視的寶貝女兒,聶衛平終於决定戒酒,而且他還開始注重養生,多吃粗糧、蔬菜和水果,並會做適量運動。

三、定期檢查很重要

在直腸癌手術後的兩年多時間裏,聶衛平會定期到醫院進行複查,每次複查結果都顯示無腫瘤復發迹象,而且腸鏡結果提示,手術吻合口癒合良好。

2016年2月,聶衛平再次到醫院接受大腸癌外科專家周志祥的造口還納手術,通過這次手術,他排便不再需要通過造瘺口,也不需要定期到醫院進行造口護理和更換造口袋,日常生活方便多了。

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聶衛平分享了自己對定期體檢的感悟。

他認為,防治癌症除了要改掉壞習慣,還要定期做檢查。以前他對檢查身體沒有概念,但患癌讓他明白檢查的重要性,一旦發現有惡性息肉,應儘早割掉,以防轉變成癌症。癌症康復初期,醫生要求他每3個月檢查一次,後來變成半年,接著變成一年,最後只需要三年檢查一次。

四、有家人陪伴,心態很好

聶衛平曾在採訪中表示,自己之所以能挺過艱難的手術和化療,都是因為妻子的細心護理

為了讓聶衛平快速恢復,他的妻子每日照顧飲食起居,觀察丈夫的細微變化,督促按時吃藥,一直陪伴在身邊,給他關愛與心理支持。

出院後,家人對他也非常關心,兒女會經常陪他聊天,陪他到醫院複診,親戚朋友也會經常從外地來探望他,讓原本痛苦的養病生活充滿溫暖。

住院期間的聶衛平圖源網絡

聶衛平說,自己之所以能恢復迅速,除了醫生的治療外,自己的心態也非常重要。在治療期間,他沒有自暴自弃,而是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冷靜對待疾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把癌症當感冒治。術後,他一直關心中國圍棋,並經常抽空參與圍棋推廣工作。

除了圍棋,還愛看足球比賽,養病期間就曾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觀後感。

從直腸癌晚期,到腫瘤消失,至今8年無復發,聶衛平的成功抗癌經驗值得所有人學習,無論是健康人還是癌症患者。任何人都有患癌的可能,一旦患癌,要有"自救的勇氣"和"被救的信心"。

參考資料:

[1]聶衛平等死絕不是我的風格.文摘報,2015-04-25

[2]昨天"棋聖"聶衛平不講圍棋講抗癌:久坐是癌症誘因.都市快報,2016-11-20

[3]聶衛平接受造口還納手術以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中國新聞網,2016-02-1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康宁墨韵——书法养生・健康生活... 2025年10月12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生命赋能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康宁墨韵——书法养生·健康生活艺...
不许说广西果酱烧烤是奇葩!只有... 烤架上的肉串滋滋作响,老板刷上一层琥珀色的酱料,瞬间升起一股带着果香的蒸汽——这不是你记忆中的烧烤。...
忠和·半干型房县黄酒斩获第四届... 2025年10月11日,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
保存螃蟹,别直接放冰箱了!老渔... 导读:保存螃蟹,别直接放冰箱了!老渔民亲授3招,放7天都鲜活好吃! 在日常生活中,螃蟹因其鲜美的味道...
集中签约,锁定2026主粮新商... 2025年10月13日,以“主粮新时代,共创新稻路”为主题的2025贺四喜南县稻虾米全国招商大会圆满...
街头味儿在家做!重庆烤土豆,香... 在众多重庆街头小吃中,脆皮烤土豆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一席之地。它外皮焦香酥脆,内里绵软热乎,再裹上风...
飞行嘉宾胡静惊喜加盟,《这里很... 今晚(10月14日),湖南卫视芒果TV饮食文化探索类节目《这里很好吃》寻味之旅继续前行。最新一期节目...
一日三餐:清淡软滑是关键 老爸化疗那阵子,看着他瘦得脱了形,吃啥吐啥,我心都揪紧了。医生说营养跟不上,白细胞掉得快,后续治疗都...
清远英德这款新罐头正在南方餐桌... 在广东人的餐桌上,豆豉鲮鱼罐头是一代人的味觉记忆。但如今,一场源于清远英德山林的“风味革命”正在悄然...
无需攻略!这个保定隐藏的“晒秋... “奔县”去 小编为您推荐一个 自带“松弛感”的神仙小城 保定易县 这里没有复杂的攻略 只有漫山遍野 ...
原创 古... 现在,我们习惯一日三餐,很多人对于三餐中哪餐最重要争论不休,但是却不知道,大多数古人一天是只吃两顿饭...
豫见非遗新青年:韩云菲 传承美食文化 守护家乡味道 新安县烫面角,一款集包子与水饺之精华的传统美食,凭借独特的烫面工艺,深...
品味上海葱油拌面的简单香气与制... 在上海的弄堂里,一碗葱油拌面的香气能唤醒整个清晨。这道看似简单的小吃,却有着让人念念不忘的魔力,关键...
包韭菜饺子,牢记“2放3不放”... 说到饺子,可是咱北方人的最爱,尤其是韭菜馅饺子,那叫一个香!现在天凉了,韭菜也正鲜嫩,下班后去菜园里...
原创 炒... 牛肉作为家常菜中的“硬菜”,以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深受喜爱。然而许多人在家烹饪时常常遇到肉质发柴、...
以“粤艺台鲜”重塑高端宴饮新范... 上海阿纳迪酒店中餐厅「源宴」正式焕新大菜单,行政主厨周新勇(Gary)以粤菜非遗技艺为基底,融合浙江...
热油激香绝了!凉拌花菜,蒜辣 ... 重庆的夏日常常热得让人喘不过气,这时候餐桌上最受欢迎的,往往是一盘清爽开胃的凉拌菜。在众多选择中,凉...
这位元老级中国烹饪大师提议,宴... 宴席之上,冷菜常为点睛之笔。传统做法,无论八碟抑或六碟,多循旧例,荤素各半几成定式。然时代变迁,社会...
酸菜炒粉条 “妈,今儿晚上吃啥?” “渍菜粉。” “耶!” 这大概是我童年里最经典的对话之一。只要听到这三个字,...
原创 加... 在探索美食的旅途中,油炸馍以其独特的魅力俘获了无数食客的心。它不仅外观诱人,更在口感上达到了令人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