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比特經歷過肛裂的網友這樣描述他的體驗:大便時肛門疼痛,會不自主地收縮,經常拉不出來,憋的時間長了肚子就會脹痛,好不容易拉出來後肛門會痙攣十多分鐘。他說:肛裂時拉大便就像拉電鋸和碎玻璃一樣。
聽起來真是苦不堪言~
肛裂一般是指皮膚出現縱形或者裂開性潰瘍,以疼痛和出血為主要症狀。肛裂時的疼痛讓人十分難受,痛苦萬分。
一、肛裂還是痔瘡,別傻傻分不清
肛裂和痔瘡在症狀上都有便血和疼痛的相似點,那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鑒別:
第一,痔瘡和肛裂在早期都偶有便血,但痔瘡一般是無痛的,病情發展到後期,痔核還會脫出肛門;而肛裂會呈週期性的疼痛;
第二,可以從顯微上看出兩者的區別:質地柔軟光滑的是痔瘡;在肛管部位有明顯裂口的就是肛裂。
肛裂的特有症狀是肛門會有週期性的疼痛,在便時便後患者會感受到兩次像被刀割一樣的疼痛。這是因為大便時肛管擴張,造成周圍皮膚的破裂,而引起的疼痛,而在便後,內括約肌痙攣收縮也會再次引發疼痛。
二、肛裂有哪些原因?
1.便秘
便秘是引起肛裂發病的最大原因。這主要是因為便秘的患者排便不暢,需要十分用力才能將幹硬的糞便排出體外,糞便會摩擦皮膚使皮膚破裂,造成肛裂。
2.腹瀉
慢性腹瀉也是肛裂發病的一個主要因素。腹瀉時,肛管皮膚會不斷地與水樣進行接觸,長期如此使皮膚出現炎症,造成肛裂。
3.產後
產後也容易患上肛裂,這主要針對女性。原因十分簡單,除了是生產時會刺激並累及肛門外,更主要的是由於產後發生便秘的概率會更高。
另外,一些物理損傷也會造成肛管皮膚彈性不足,血流不豐富時,也會導致肛裂。
三、肛裂難自愈,為什麼?要怎麼治?
肛裂通常難以自愈,主要原因有三個:
其一,糞便具有腐蝕性和刺激性,不停對肛門造成刺激,形成惡性循環;
其二,肛裂發展迅速,初期肛裂可能迅速演變為慢性肛裂或者陳舊性肛裂;
其三,肛裂患者多半伴有肛腸病,比如肛竇炎和肛周膿腫,這些炎症會對肛周反復刺激,加重症狀,使其難以痊癒。
難愈並不代表不能治癒,對付這種難纏的病,最關鍵的是對因治療:
1.先治好便秘
肛裂大多都是便秘引起的,所以治療肛裂首先要調理好自身的便秘症狀。多喝水能够預防便秘,囙此,平時要多喝白開水,容易上火的人還可以飲用一些促進排便且去火的花草茶。但是不要常喝濃茶,其他含咖啡因的飲料也要少喝。另外,大便時最好採用蹲便,有助於順利排便。
2.肛門護理
每次排便時要注意清潔,做好護理,在排便後用水清洗傷口,保持清潔。要諮詢醫生遵醫囑,採取可以有效改善血液迴圈的護理方法,比如堅持1-2周的藥浴。另外,平時需要保持肛門的乾爽透氣,避免暴露在過於潮濕的環境下。
3.藥物和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需要由就診的醫生根據具體病情開具,不可自己胡亂用藥,濫用藥物還可能會有流產等風險。當發展到較為嚴重的陳舊性肛裂時,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了,一般是通過將周遭皮膚全部切除,使其形成新的傷口,進行癒合。
肛裂是一種讓患者十分痛苦的疾病,並且難以自愈,不容小視。囙此,如果不小心患上了肛裂,一定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