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天愛心理諮詢師劉李惠子
編輯|天愛心理諮詢師伍美靈
圖文排版丨天愛心理小愛
近日,在網絡上看到一篇14歲女孩寫的遺書,雖暫未辨出真假,但是遺書中字裡行間都透著孩子的絕望,且是平靜的絕望,尤其是這一句"人生一趟,遇見你們我很榮幸,若有來生,我們不要再見面了",透著一股深思熟慮後的決絕。讀罷遺書,掩卷而泣,心在滴血。
然而,評論中冷漠者的言論:"現在孩子怎麼這麼脆弱,我們小時候打罵都是常有的事,也沒有活不下去"。本就滴血的心更疼更痛!
讓我心疼痛的還有這個孩子的乖。14歲女孩在遺書中寫道"我不會賴在家裡把房子變成凶宅的放心",還用小紙條寫著"榻榻米我用鞋踩過,用抹布擦乾淨",還特別叮囑父母要把她從學校圖書館中借的三本書還掉。
女孩在决定離世之前,還在替父母著想,替學校,替社會考慮,這個女孩好乖!我想臨死之前都能做出如此細心、細緻交代的女孩,肯定之前也是很乖的孩子,想到孩子的乖,乖得令人痛徹心扉。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乖乖的女孩,卻最終選擇用自殺的管道結束自己的生命。這讓我忍不住探究起,一個還在豆蔻年華的女孩子為什麼會選擇自殺。
世界上每年都有數以百萬的人用自殺這種管道來主動結束自己的生命,據此推算,大約每40秒就有一個人放弃自己的生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我國的青少年自殺率處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線上,且有上升趨勢,是在交通事故和惡性腫瘤導致的死亡之後的第三大死亡原因,占死亡人數的19%。
佛洛德認為人類具有生本能和死本能,這是組成生命的兩大基本力量。他把自我保存本能和性本能統稱為生本能,攻擊和破壞則統稱為死本能。他們之間的相互衝突與鬥爭貫穿人的一生。
生本能代表所有的積極内容,比如進取性、建設性以及創造性,死本能代表所有的消極内容,比如仇恨、憤怒。青少年時期是內分泌功能不均衡、荷爾蒙產生急劇變化的時期,囙此青少年在這一階段通常會表現的喜怒無常和起伏不定。而當他們感受到抑鬱時,正是死本能控制著他的生命,此時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衝突運動出現了不平衡,死本能達到一定强度的時候,自殺意念隨之產生。
當自殺意念在一個青少年主觀意願中完全形成的時候,即便是在旁人眼中非常微小的事情,也可能引發青少年產生自殺行為。可是,有很多想要輕生的人,儘管他們具有强烈的自殺意念,也準備了周詳的自殺計畫,但是在他們心中,仍存在著生與死的衝突。據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自殺主體在選擇自殺的時候,想要逃避乃至解脫的意願和想得到幫助的意願幾乎是同時存在、同等强烈。
在14歲女孩的遺書中,她寫道"我是帶給你們榮譽的人,嚴格出孝子的代言人,在朋友面前攀比的工具。在人前彬彬有禮,來了電話時語氣禮貌又文明,在人後我承受了你們口中最骯髒的辱駡,氣撒出來了,你們開心了,我就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也沒有什麼不是嗎?"
讓我不禁想像這個孩子在什麼樣的撫養環境下長大,暫且不說父母的教育的初衷,單從孩子的體驗看,這個孩子應該是沒有被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對待,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關愛,而是作為了父母攀比的工具,作為了父母發洩的對象。
由這個個案,我和我的諮詢師朋友談到了我們諮詢中的青少年個案,像這個14歲女孩這樣乖的孩子還真不少,其實他們在這樣的年齡,本不應該這樣"乖"的,他們是可以在父母面前任任性,撒撒嬌的,甚至可以叛逆一點的,可是這些孩子沒有,不是他們沒有這樣的天性,而是他們的天性被父母剝奪了!
當孩子感覺到缺少父母的愛和關注時,可能會走兩個極端:一個是表現特別叛逆,來吸引父母的愛和關注。另一個是表現的特別乖,他們會覺得只要我乖了,你就會愛我。
當孩子特別乖時,父母的反應可能有兩類反應,一是父母會去炫耀孩子的乖,這樣的行為又强化了孩子的乖,孩子會把父母的要求內化到自己身上,壓縮真實自我的發展。一是父母還是不能承認孩子的乖和懂事,就像本案例中14歲的女孩一樣,他們也許就會走向絕境,正如武志紅老師所說的"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最終結果就是那些傷心絕望的孩子毅然决然選擇離開人世。
有些家長會把孩子當做是他們的依附物品,並沒有將孩子看做是獨立的個體。他們認為自己生的孩子,就有權力管理掌控孩子的一切,哪怕是用體罰、語言謾駡和羞辱的管道,他們認為也是理所當然的,有的父母甚至說我這樣做都是為了孩子好!殊不知,這樣養育孩子的管道,會讓這些孩子內化家長的這些嚴苛的標準,對自己產生過高的要求,如果達不到這些要求的話,容易產生自我挫敗感;同時因為父母沒有給到孩子應有的人格尊嚴和生命的關愛,孩子可能會認為自己是無用的、無能的、可有可無的,不被愛的等等這樣的負性自我意向和無價值感。如果遇到一些導火索的話,自殺就成了這些青少年的唯一選擇,因為他們在成長中沒有得到應有生命的珍重,他們也可能沒有學會求助,也不知道向誰求助。
我們想像一下,遺書中的女孩應該是心底非常明白父母對自己的期望,所以她努力地去達成父母的願望,似乎想以此獲得父母的愛。然而她最終明白"你們愛的不是我,是沖進班級前十名的我,是排名年級前二十的我,是考到滿分的我,你們心目中的完美女兒太優秀",所以在"我達不到"父母願望的時候,她< /span>恐懼了,她害怕父母沒有面子而拿她撒氣,所以她終於承受不住了,自我調節失敗,平時小心翼翼、不敢反抗父母的她,終於在最後像火山爆發一樣,把所有的反抗殺向了自己,以結束自己的生命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