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自己的意義:女性成長賦能學習營升級版第6期
admin
2021-09-08 19:00:06
0

原標題:成為自己的意義:女性成長賦能學習營升級版第6期

人生最大的成功,

莫過於充分地成為自己;

少點內心的衝突,

多點精神的自由

--曾奇峰

炫耀、優秀、美麗、身材、努力裝出來的强大,都不是真實的自己呈現。

一個女人最自在的時候,是當你真實的虛弱被看到而又被真誠支持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真實並不危險,它是如此美好。

不用為了保持身材多吃一口飯就覺得罪惡,不用為了迎合別人去强撐著掩蓋自己的"缺陷"而努力表現出自己有多優秀。

所做之事,哪怕一件,是因為自己喜歡,而不是擔心別人不喜歡。

在生活中,去享受食物的美好,讓食物滋養自己;去享受一段自在的關係,在這段關係裏,我們不用顧忌什麼,只是真實自在的做自己。

其實,女人快樂就好了,不做神,不做自己的神,也不做別人的神。

女人,真實自在做自己,成為自己,就足够了。

真實而坦蕩的活著,只為自己。

內在豐盈,無需對任何外在做出解釋。

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一切自由、一切真理和一切意義都依賴於個人作出並予以實施的選擇:我們生命的根本動力是成為自己。

童年的關係模式會成為我們內在關係模式,也即人格;我們不斷將內在關係模式投射到外部的人際關係上;幸與不幸,是我們在內在關係模式的引導下主動完成的;

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我們今生最大的任務就是成為自己、活出自己。

只有當成為你自己,真正的自由、快樂、幸福了,才能允許別人自由、快樂、幸福。

記得波伏娃在《第二性》裏說:女人必須真正擁有女性特質,才能成為與男性平等的完整個體。拒絕自己的女性特質無異於否定自己的一部分人性。

女性只有完成這樣一個發展過程:從母親懷裡分離—戀父—最終放弃戀父—再回到母親身邊來—對母親認同—發展女性氣質,如此,她才能發展成為一個真正的、性感的、能够去愛的、既有母性也有女性氣質的一個女人。

如何面對文化中重男輕女的創傷?

如何在性與愛上盡情享受?

如何在女孩、女人與母親的身份中自由切換?

如何在家庭與事業中完成平衡?

如何實現女性的自我價值?

這些困惑都是我們需要探索和面對的。

團體是社會的縮影,它某種程度上呈現了團體成員在團體外的社會關係和行為,在這裡成員們看到別人內心的想法和感受,有機會嘗試新的行為。

純女性的團體,很容易啟動我們對同性關係的各種感受。對於女性來說,我們出生後的第一份同性關係便是和母親的關係。隨著我們成長,這部分和同性的關係會轉移到同性的友情中,閨蜜經常是最好的同性支持者。而我們生而為人要成為完整的自己,繼而才能彼此互助。

閨蜜能帶給我們的滋養是很可觀的。好的閨蜜關係可以很大程度上修復我們在母親那很多未被滿足的情感需要。

這樣一個談性說愛的團體,不僅可以彼此照見,還能獲得同性帶給我們的更多女性能量的補充和滋養。

尋找自我是終身的探索

愛自己則是最終的選擇

愛自己的路也許慢和艱難,但每愛自己一次,你就長大一點,豐盈一點,最終能成為一個內心飽滿的自己,一個自由的自己。

一個成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內在充滿了允許和自由,快樂與和諧,她會允許一切事物在身邊自如的發生,因為她始終安住在自己裡面,無比安全幸福。

每個人女人都值得擁有更好的幸福,誰也不欠,只是欠自己一個幸福的模樣。

活得清醒,才是人生最明媚的樣子。

閱已越已悅己

自行自省自醒

無味無謂無畏

渴望可遇可望

專為女性打造的成長賦能營

2021年重磅升級版

開課時間:11月1日,共6周,42天。

形式:群內互動為主,每週一次視頻讀書會。

內容:每週一個相對應的探索主題,以及對應的學習任務和遊戲。

四個主題推進,從自己,女孩,女人,母親。

關於女性身份認同、能量資源,情緒需求、關係滋養、身體欲望、自我關愛、創造突破、內在力量光芒都將會在這裡探討。

重點詞:成長賦能

1、絕對小而美,高端定制,滿15人開課,成員不超過20人。

2、以精神分析視角帶領的成長性學習營

3、兩位多年受訓精神分析背景女性老師帶領,

4、針對女性相關的議題展開互動討論,

5、純女性、封閉性、高私密性,

6、以讀,寫,說的形式多維度呈現自己

7、一個女性療愈的支持性容器。

女性的個人成長是二比特帶領者蘇金剛和白佳悅一直研究關注的課題,二比特都是精神分析傳播師,都是心理平臺專欄作者,都發表過閱讀量超過10萬+關於女性成長的文章,一起在九州心理帶領過5期純女性成長團體,理論扎實、經驗豐富。在她們的臨床以及實踐中,摸索到了一些屬於她們自己的關於女性成長帶領方法。

這個學習營,算是一個濃縮。

關鍵字1:成長

主體性在個人成長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這個部分,主要聚焦"主體性",以讀,寫,說的形式,不斷讓自己"出場",以及感受自己的"在場"。

關鍵字2:賦能

純女性的學習營,在同性之間,我們可以探索愛與恨的兩個維度,關於嫉妒,嫉羨和關懷,支持。

母親作為我們女性的第一個同性關係範本,存在的互動缺失,可以通過同性的友誼重新得到補充。

互相賦能。給彼此價值和意義。

讀:6周讀完一本書《百分百多爾多》。

每週一次視頻,自願輪流讀書。

寫:每天一段或一句自己寫的或摘抄的話。

說:言說自己的故事,回應他人的故事。

帶領人介紹

費用:

特別說明:

1.本次課程費用不議價,費用繳納後不予退費,由於個人原因不能參加,可以轉讓課程。開課入組後不可轉課程。

2、本次成長營為互助社群服務形式,只有帶領者,為了保證私密性,無工作人員在群內。

如果您報名,視同您已經閱讀且同意以上內容,請知悉!!!

報名連絡人:

近期課程(點擊可查看詳情)

九州心理地面課程總表(2021年8月更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