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心理疾病,注意避免!
admin
2021-09-18 09:15:30
0

原標題:生活中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心理疾病,注意避免!

安定心理援助中心

心理疾病不同於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大腦中樞神經控制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它會間接的改變人的性格、世界觀及情緒等。當心理活動偏離生活規範軌道的程度越嚴重,心理疾病也容易找上門。

引發心理疾病的原因複雜,影響的因素也有很多,以下是10種常見的誘發心理疾病的因素:

一、感情、家庭的變故

現代社會,由於感情受挫、婚姻變故引發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特別是青春期的失戀,初次嘗試愛情的苦果,難以割捨的情感無疑是非常痛苦的。內心的失落感逐漸加重,導致心理失衡,有的人因為邁不過這個坎,並做出一些刺激的行為、動作,對對方、自己都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二、高强度的工作

在社會整體節奏加快的同時,都市白領群體更是被高强度的工作所困。很多白領長期處於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下,且得不到調整、休息,久而久之便產生精神的焦慮不安、內分泌功能失調、免疫力下降等,各種心理疾病也隨之找上門。

三、對網絡的依賴心理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方便福斯的同時,也為福斯帶來不容小覷的負面影響。尤其是當下青少年,他們對網路世界抱著極大的好奇心,在在探索網路世界的同時,難免被網路世界中光怪陸離的新鮮事物吸引,而隱藏在這些事物背後的很有可能是一個深不可測的陷阱。

四、貧困的生活加劇心理壓力

人到中年最怕聽到"失業"二字。特別是夫妻雙雙失業,其心理壓力可想而知。失業賦閑在家後,對於家政清潔、建築等一線工作嗤之以鼻,對於更高的工作,卻沒有組織雇傭的窘境,極容易患上心理疾病,甚至會造成家庭的破裂。

五、急功近利的心理傾向

在事業的拼搏上,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打拼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可是這條路並不是一條筆直的線路,而是一條曲折的線路。很多急於求成的人,他們往往將過程想的太過簡單,他們經歷不起失敗。只要一次的失敗,肯有可能是全軍覆沒。為了抓住成功的稻草,他們只能不斷地對自己施壓,獲得成功!

六、學習任務過於繁重

從某個角度而言,學生承受的壓力並不比成人小,甚至相比於成人,他們肩負的壓力更大。他們承受著與年齡不相符的壓力,從入學起,他們和幾十名幼儿園的小朋友站在同一起跑線奔跑。小升初,他們與本市上萬名孩子賽跑;初升高,他們與本省的十幾萬人賽跑;高升大,他們與全國的幾百萬人賽跑。很多考生不堪學習的重負、考試的壓力而產生學習恐懼、情緒焦躁、厭學心理等。

七、過分溺愛子女

獨生子女的現象越來越普及。當家中只有一個孩子時,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便將全部的愛都給予了孩子。孩子很容易形成自私、嬌慣的性格之外,還會表現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懼症等。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引爆後的殺傷力是巨大的。

八、投資受損難以承受

近年來,人們的投資理財意識不斷增強。買房子、買彩票、買珠寶等等,既有投資的成分也有投機的成分。長期的投入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或者錯誤的投資導致資本虧損嚴重時,難免造成人們心理失衡,强烈的挫敗感、情緒的劇烈波動、資金的大量流失極有可能擊垮一個人的心理防線,有的人囙此而輕生。

九、老年人缺乏精神關愛

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的社會。對老人的精神關愛是全社會應該關注的問題。在物質生活保障的基礎上,老人的精神領域也應當滿足。需要子女在工作之餘給予老人更多的愛與關心,撫慰老人的心靈。

十、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節奏

現代社會的發展瞬息萬變,有的人因為種種原因難以適應。這種不適應既包括對身邊的事,也包括對社會上的現象,明明看不慣,自己卻又無能為力,內心產生失落感、無歸屬感。

-end-

24小時公益心理熱線

0351-7565333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