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諮詢中,我常常會遇見那些自我苛責的來訪者(這類人也是容易抑鬱發作的人群),他們在做事和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大腦會出現各種各樣自我評判和攻擊的聲音,並囙此生活受到影響。 span>
如:來訪者小A給自己製定了一個每日健身計畫,每天在家鍛煉40分鐘,持續90天。 之前的大半個月她都順利完成了每日健身計畫,但近期因為公司新上個了項目,工作變得很忙,持續幾天都加班到10點才下班。 所以,這一周的工作日,她有三天沒有完成健身計畫。 span>
週末原本她想多鍛煉一些時間,補回工作日缺失的時間,但因為小感冒,她的身體有點不舒服,加上加班的疲憊,她在床上躺了一天休息。 span>
這時,她的大腦開始響起了自我評判的聲音:
"你看,你就是不行吧!"
"你看,你做什麼都不能堅持到底!"
"這一次計畫和你以前製定的所有計畫一樣,都失敗了,你實在太差勁了!"
可想而知,在這些自我攻擊的聲音之下,小A的自我能量都被消耗光了。 新的一周開始,她放弃了每日健身計畫,正如自己所言,計畫再一次失敗了,她再一次印證了自己不行,沒法堅持的想法。 span>
來訪者小B每次參加社交活動,無論是同事聚會,還是朋友聚會,還是相親活動,她都會控制不了地拿自己去和別人比較,或者大腦中想起各種評判自己的聲音。 span>
比如朋友聚會,朋友帶來一個新的女性朋友,大家對她熱情打招呼時,她會對自己說:"人家比你好看,所以比你受歡迎。"
在社交過程中,她說了一句比較直接表達自己想法的話之後,大腦會想起一句自我評判:"你剛才就不應該那樣說,你實在太不會說話了!"
相親活動中,當相親對象沒有表現出對她的熱情和興趣時,哪怕小B根本就不喜歡對方,她的大腦也會想起自我攻擊的聲音:"你就是個沒魅力的人,吸引不了別人。永遠只能自己孤孤單單一個人!"
當這些聲音出現時,會影響小B的情緒,會由原來比較積極的情緒狀態變為比較消極的狀態,於是影響了她在人際關係中的表現。 span>
首先,我們要知道,自我評判、自我攻擊、自我打擊並不能讓人改變行動,變得更完美(不然,每一個自我攻擊的人早就變得更好了)。 strong>所以,小A所以小A和小B在自我攻擊了十幾年後,依然沒有獲得很大的自我提升和成長,還是對自己充滿了各種否定和不滿。 span>
其次,自我評判和自我打擊很大程度上會浪費我們的時間,這會消耗我們的能量和活力,讓我們很難從經驗中去學習和成長。 span>
一種更能够給我們力量的回應管道是自我接納。 strong>
很多人的問題在於對一個刺激(可能是事情,也可能是人)的回應管道出現了問題。 strong>
比如,對於小A來說,如果她能做到更好的自我接納的話,對於自己因為工作忙,身體不適等原因,沒法堅持每日運動計畫時,她可以鼓勵自己說:沒關係,我明天可以繼續開始,堅持就是勝利。 span>
如果小A能够更好的自我接納,還能够從自己的經驗中獲得學習,她將學到,"每天都鍛煉"這個目標對自己來說有點不合適,"一周鍛煉三天"這個目標對自己來說更切實可行。 span>
自我接納不意味著我們自我放弃,徹底躺平,或者說變得麻木,不在意自己的行為和後果,也不意味著對自己的縱容,而是意味著放弃自我攻擊,自我評判,接受真實的,不完美的自己,並在此基礎上允許自己繼續去學習和成長。 strong>
我們很多人就像一條小魚,會上自己大腦中自我評判聲音的鉤子,一旦被鉤子,就去認同那些自我評判,進而情緒和行動受到影響。 span>
其實,這些聲音很多時候並不真實,更重要的是,如果聽信這些聲音,對我們的成長有害無利。 span>
那該怎麼和這些自我評判的聲音相處呢? span>
分享一個與我們內心(大腦)中自我評判的聲音脫鉤的方法,也是我經常教給來訪者的方法,來自《自信的陷阱》一書,我做了一些小改動。 span>
小溪上的葉子
1.找到一個舒服的姿勢,坐著或者躺著,可以閉著眼睛,也可以把視線聚焦在某一點。 span>
2.想像一條輕輕流淌的小溪。 span>
3.想像有一些樹葉漂浮在水面上。 span>
4.在接下來的5分鐘內,把出現在你腦海中關於自我評判或者其他評判的聲音,無論是圖片還是字句,每一個都放在一片樹葉上,讓它漂走。 span>
5.如果你覺得視覺想像有困難,或者無法想像出你想要的溪流的樣子,那就代之以想像一個黑色的廣闊空間,裡面有清風徐徐吹過。 把每一個進入你腦海的想法放飛在風中,讓它飄進黑暗之中。 或者,也可以想像一個移動的黑色旋轉傳送帶,然後把你的想法放上去。 span>
6.你的目標不是擺脫這些想法,而是"後退一步",看著它們自然地流走。 (所以,如果你開始替溪流加速,想把它們都快點沖走,這就違背了這個練習的本意。)
7.如果你的大腦說,"這太傻了""太難了"或"我做不到",把這些想法也放在葉子上。 span>
這是個正念的練習,幫助我們不去排斥,不去對抗,也不去認同那些自我攻擊的聲音,而是接納和看見它們,進而削弱它們對我們的控制和影響。 strong>
每一次當你的大腦出現自我評判的聲音時,你就可以嘗試做這個練習,幫助你看見自己的想法(鉤子),而不去咬鉤,進而幫助你更好的减少內耗,專注於保持行動。 span>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覺得它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和"在看"。 span>
作者簡介:meiya,暢銷書作者,心理諮詢師,四年心理諮詢經驗,已出版《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改變,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開始》等多部作品。 諮詢微信:meiyang86
近期課程(點擊可查看詳情)
九州心理地面課程總表(2021年8月更新)
【常年招生】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專案招生簡章
【2021社會工作師】人社部、民政部雙認證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少兒心理發展諮詢指導師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家庭教育指導師認證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婚姻家庭諮詢指導師培訓
僅999,大伽彙集,震撼開啟! 春蕾計畫【家庭教育指導師·智慧父母培養計畫】
蔡仲淮國際催眠治療師認證(成都10月,長沙11月)
麗江站玉龍雪山脚下|郭海峰五日止語靜修營第3期
大理蒼山脚下|郭海峰五日正念止語靜修營
金天博士人本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工作坊(10.29-31)
徐鈞自體心理學長程系統連續培訓(廣州深圳長沙)
羅家永心理拓展實操科技中高級班(11、12月)
薛偉專業雙享班3+3天(11.12-14)
李晋偉性諮詢實務與技能班(1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