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娜
微信公眾號:閑時花開(ID:xsha369)
一個女人的來信。
Part.1
收到一封讀者來信,內容如下:
娜姐,見字如面。
和你很多讀者不同,我有著幸福的原生家庭。
從畢業,結婚,生子,我一直和我的父母住,他們承擔了幾乎所有家務,我兒子也是他們一手幫忙帶大的,我和老公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
我父母對我們從沒有任何要求,無怨無悔。
前年下半年,我又懷孕了,大寶已七歲,再三考慮决定把這個孩子留下。
懷孕十個月間,我母親患上老年癡呆症,發展得很快,到我入院生娃時,她已認不清從家到醫院的路。
滿月後,我從月子中心出來,婆婆來幫帶孫子。我必須和父母分開住:父親需要照顧母親,母親已無法自理。
父母就我一個孩子,我很擔心,就讓他們住到離我們家不遠的那套小房子,是我兒子的學區房,也是原給婆婆住的。
這樣,我父母還常來我家幫忙。
產假後,我去上班。只能讓婆婆來帶孩子。
婆媳大戰就此爆發。
Part.2
說到這裡,需要介紹一下我和老公兩人的家庭。
我家是本地的,二線省城,父母和我本人都在國企,父親是中層領導,母親工程師,我做財務工作。
我和老公相親認識,他大學畢業後留在我們這裡。
他家是農村的,父母祖輩都是農民,偏僻貧窮,他是村裡第一個研究生。
之前,他也很少和我提及他的家人親戚,婚前去過他老家一次,知道他家境不好,破房子旱廁,到處都是异味,覺得無所謂,大不了給錢貼補他父母。
我的親朋都反對我們交往,但我爸媽尊重我的意見,覺得農民只要淳樸,講道理就行。
領結婚證的第二天,老公就說要接父母來省城,我提醒他當初說過不和父母住一起,他堅持讓父母住他組織的房子,我隨後妥協。
其實,憑藉我的條件,在我們大院隨便找一家都比他家條件好N倍。之所以選擇他,就是想著他是外地的,不用和父母離得太近。
結婚十幾年,我很少和婆婆相處,只是節假日回去看她。所以,這次婆婆住家裡後,我的三觀徹底顛覆。
Part.3
婆婆非常固執。
什麼都要按她自己認為的那一套,六十歲了一個大字不識,(我爺奶九十多歲還上過私塾,我父母七十多歲都是大學文化),總想把農村那套封建落後的東西,全部照搬我家。
具體表現為:
第一,她邀請老家的人來,從來不和我打招呼。
這個房子裏的一針一線都是我們自己掙的,為什麼我沒有知情權?
第二,我二胎生個女兒,老公要去九華山還願,她說還什麼願,一個丫頭。
她還和我說,在他們老家,女孩很低賤,是不能上學的。
第三,她到處作妖找事兒。
我不和她說話,她覺得我冷落她,說多了,她又和我老公說我愛套她的話。
第四,整天邀功請賞。
為小孩子做一點事情,就要念叨好幾天,我父母幫我們帶了9年的孩子,從沒說過什麼。
第五,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她一把年紀了,謊話連篇,編造我沒說過的話給我老公,搞得我老公對我意見特別大。
以前有人說,沒文化的父母事兒多,我不相信,現在我真是見識了。
我在組織也有很多窩囊氣,回到家裡還要看她的各種表演,真心累。
如今,我感覺自己嫁給我老公就像掉進坑裏了,現在孩子小又沒辦法,爬都沒法爬出來。
我和老公交流婆婆,他總是應付。
其實,自從婆婆來了以後,我覺得老公變了很多,越來越像他媽媽:
愛撒謊,極度自私,好鬥,自卑又虛偽,工於心計,對我父母也不沒有以前那麼殷勤。
想想當初,我最看重老公有責任心有擔當,可現在他身上這些品質越來越少,還是,如今他不想再裝了?
現在,我母親身體不好,我幫不上忙,全指望父親照顧,兩個孩子都小,我工作壓力也大,婆婆和老公又這樣添亂,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娜姐,求剖析,求回復。
Part.4
感謝信賴。
回信之前,先講個小故事。
上個世紀三十年,美國遭遇經濟危機,有個開齒輪廠的小企業主叫柯林頓。
為了避免工廠倒閉,走投無路的他,寫信向與他合作過的朋友和客戶求助。因他誠信厚道,朋友很多,就寫了很多信。
不幸的是,信寫好後,柯林頓發現自己連買郵票的現金都沒有。
這個發現讓他很沮喪:他買不起郵票,他的客戶和朋友們可能也買不起,那就無法給他回信。
為了支付郵票,他回到家裡變賣一些家產,然後在每封信中都附上2美元,作為朋友們回信的郵票錢。
收到他的信後,朋友們很是感動:
當時的兩美元不僅能買到郵票,還能幫一些人救急。
大家紛紛給他回信,想辦法,出主意,提供幫助。很快,柯林頓收到了訂單,生意也有了起色,最終渡過了那場經濟危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很多時候,困住我們的不是現狀和他人,而是我們有沒有一顆換位思考的心。
換位思考,是我想和你談的第一個問題。
Part.5
我們作一個假設:
如果你來自農村,父母為農,落後狹隘,你丈夫出生在二線都市。
結婚後,他開明的父母一直幫助你們,無怨無悔,直至婆婆患病。後來,你生二胎,只好接自己的母親來照顧孩子。
因身份和經歷、見識和修為所限,你母親身上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讓你丈夫也很抓狂。他多次和你溝通你母親的問題,你會怎麼做?
和丈夫一起譴責幫忙帶孩子的母親?
明知母親格局如此,無法改變,還是配合丈夫羞辱她,戳穿她,讓她在這個家待不下去?
抑或是,和丈夫一起從點點滴滴處,接納她,影響她,耐心對她,就像對一個老小孩?
這個假設,是為了給你一面鏡子,看見丈夫和婆婆的真實處境。
而這些處境,是出身優渥的你,選擇嫁給一個出身底層的丈夫時,就該看見的。
現在才看見,是你被自己的傲慢邏輯迷惑了。
Part.6
人永遠都分階層的。
承認這一點,有助於理解和處理很多問題。
父母和出身,階層和經歷,是我們的底色,融入在我們的血液裏。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