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相信,所有發生在你身上的好事都是因為你值得丨《告別低自尊,重建自信》
admin
2021-11-01 00:51:33
0

原標題:請相信,所有發生在你身上的好事都是因為你值得丨《告別低自尊,重建自信》

<!---->

作者|阿某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宇宙中最黯淡的那顆星。"陳韻如在日記裏這麼寫道。

在電視劇《想見你》中,明明和黃雨萱長著同樣的臉,陳韻如卻是不被喜歡的那個。 她自卑且敏感,即使有像莫俊傑那樣的小天使站在她旁邊,她也打心底裏不相信真的會有人喜歡真實的自己,會覺得:"一旦別人瞭解真實的我之後,肯定會失望,甚至會厭惡這樣的我。"

在她心裡,自己是不配被愛的,不值得擁有美好的一切

低自尊是什麼

是否有人也和陳韻如一樣,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覺得自己不够好;

不敢坦然面對誇獎,會覺得被讚美是因為對方在說"客套話";

完成一件事之後永遠會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够好;

或者會想:雖然我做的還不錯,但是換成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成這樣;

……

這些,都是低自尊的表現。

自尊(self-esteem)是指個體通過對構成自我概念的特徵進行評估,而做出的對自己存在價值的認定。 簡單來講就是,你對自己的評估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你是否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

社會心理學家莫裏斯·羅森伯格認為自尊有三個組成部分:

1.你對自己的"瞭解"

也就是對自己的理性認識,包括你的性格、天賦、品質、能力等等。

2.你看待自己的管道

你是用積極還是消極的心態去看待自己?

對於低自尊的人而言,別人看來是積極的事,在他們眼中也是消極的。 即使是面對自己的優秀品質,他們也總能找到問題——"我是挺細心的,但太細心了就會很龜毛。"

3.你對不同方面的重視程度

舉個栗子,綜測評估時有的同學明明社會工作分超級高,但他們卻認為學業成績更重要。 所以,儘管最後他們的綜測分名列前茅,卻還是因為自己的成績不盡如人意而難過低落。

對於低自尊的人而言,以上三個方面得到的結果都堅定地指向一個答案——自己是毫無價值的。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消極的覈心信念

一個人的覈心信念是很强大的,它是我們認知自己和周圍世界的鏡子。 而消極覈心信念就像偏見一樣,當我們對某件事情抱有偏見時,我們只會從一個特定的角度去看待它,而不會再看到它本來的面目。

如果把我們的記憶比作一個裝滿大大小小盒子的檔案館,當消極覈心信念形成後,每次打開檔案館的大門,都會看到一個貼有「我是個失敗者」標籤的大盒子,你根本繞不過去。

與消極信念相符的記憶會不斷地被放進這個盒子裏作為佐證。 而與消極信念不相符的積極資訊,比如讚美和誇獎,也會因為這個繞不過去的盒子而被忽視或者扭曲,最終變得消極。

於是,「我是個失敗者」這個盒子就變得越來越大,直至佔據了你大腦全部的空間

我們能做什麼

我們要做的,首先是添加一個新的盒子,給它貼上「我很好」的積極標籤。 我們要在這個新的、不起眼的小盒子裏裝滿積極的資訊,從而形成堅定的、積極的覈心信念,去與那個龐大的"失敗者"的盒子競爭檔案館的空間。

這個過程中請忽視那個大聲叫囂自己是"失敗者"的盒子——因為每一次想起它時,我們的消極信念都會被加强一次。 我們要完全忽視它,即使它就待在那兒,但我們就是不去理睬它。

也就是說,去關注什麼是對的,而不是僅僅關注什麼是錯的

去收集那些有成就感、幸福感的積極事件,把它們寫在一個小本本上。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隨時翻閱記錄下的這些積極事件,並誇一誇那個"做的還不錯"的自己。

但是,請等等——我猜你可能會說:"可是我真的很少體驗到積極的感覺,我覺得自己簡直一無是處。"

這確實是個問題,在最開始,積極的感覺總是會被消極的想法所淹沒。 但是不用擔心,作者早已考慮到了這一點,在書中提供了八個小技巧,教我們如何去發現和記錄更多的積極事件:

1.降低標準即使是最不起眼的事,只要有那麼一瞬間讓你感到積極、滿足或者自豪,都應該被注意到。 即使是今天按時起床這樣的小事,也值得被鄭重地記錄在小本本上!

2.把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回想一下完成某件值得驕傲的事情時,做的所有的小步驟,把這些事情重新捋一遍並寫下每個步驟。

3.考慮環境因素情緒和狀態會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的需求與之相適應。 你可以嘗試這樣的表達:"儘管悶悶不樂,我還是設法……"

4.重複很重要。 以前寫過的事件也可以被再次重複記錄。 請千萬記住,並不是只要成功了一次,再做第二次便是"理所應當"。 那些事件仍然很特別,應該得到你的誇獎。

5.看到自己的貢獻當好事發生之後,我們往往會覺得那是他人的功勞。 那不如去問問別人,他們覺得你做了哪些獨特的貢獻。

7.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 我們得意識到,生活中不只有學習和工作,陪伴家人朋友、享受運動、放鬆的時刻……都是可以被記錄的。

8.注意那些覺得困難的事情。 特別去注意那些自己覺得很困難的事情。 比如我覺得保持平靜的情緒很難,那我保持平靜的每一秒都是珍貴的,即使只有很短的時間。

建立自己的「積極事件日記本」只是"告別低自尊"的第一步,但這第一步就已經需要我們做出很多努力了,並且在努力後,我們可能會失望地發現,自己仍舊沒有擺脫低自尊的魔爪。

但是! 請一定要堅持做下去,畢竟自尊感不會在一夜之間得到提升。 先踏踏實實地走好這第一步,之後的路,作者都有在書裡一步步地給予指導,別擔心。

慢慢來吧,"告別低自尊"對有的人來說甚至可能是一生的功課。

對群體或社群中的部分成員而言,有些事情意義不明,消除模糊性的方法便是給這些事情提供一個解釋。

總之,不要害怕誇獎自己,也不用囙此而感到羞耻——雖然中國人骨子裡的"謙遜"總是會跳出來說"不要這樣,你得謙虛一點",但我們都得克服這種對讚美和誇獎的恐懼,這是我們的必修課。

請善待那個"低自尊"的自己

低自尊的人就像被困在黑暗盒子裏、以自傷的管道試圖擺脫困境的小獸。

對於他們來說,從來沒有"低自尊"的說法,有的只是自己還不够優秀、不够努力,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太沒用。

對群體或社群中的部分成員而言,有些事情意義不明,消除模糊性的方法便是給這些事情提供一個解釋。

然而,正如豆瓣"低自尊互助小組"裏一比特發帖者所說:"抑鬱症這名詞沒出來之前,大家甚至不覺得這是一種病……我覺得低自尊也是一種病,我們需要治癒自己。"

所以,別再責怪那個暫時還不够自信的自己了,善待和接納ta,陪伴ta一起變得自信起來。 就像黃雨萱告訴陳韻如的那樣:

我不再逼你逼自己了。

想抱抱那些還被困囿在黑暗中的"陳韻如"們:"所有發生在你身上的好事,都是因為你值得。"

"

學堂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讀性:★★★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