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不滿的後面,都有一個你認為的應該。 p>
"應該"是痛苦之源。 沒有人會完全按照你的標準行動。 p>
有一種深淵叫"應該"。 p>
如果僅僅因為對方是你的父母、孩子、姐妹兄弟、叔舅姨姑、朋友、愛人,你就認為他們應該為你做什麼,就必須對你負責任,因為他們沒有滿足你的期望,就得背負理所當然的譴責,也就是所有和你有關係的人,就自然而然地欠了你一生還不清也說不清的債務一樣。 p>
當現實和你的預期不同時,先別急著抱怨,而是懷着好奇,問為什麼? p>
然後再去改變可以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p>
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就不會經常跟自己過不去,跟別人過不去了。 p>
如果在一段關係中,感到疲憊不堪,這關係一定有了問題。 p>
而且問題是:你用了太多的時間對抗、逃避、烦乱; 你想了太多的應該、不應該、公平、不公平、誰對誰錯; 你用了太多的精力想讓對方按你的標準和管道說話、做事。 p>
但事實上,每個人骨子裡都希望隨心所欲,所以人與人之間會有衝突,而健康的關係是在自律和任性之間找到平衡。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