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關係决定了女兒生命的底色,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 實際上,在與他人的交流出現問題,缺乏自信,不斷重複同樣的失敗,戀愛與婚姻中的困難,婆媳關係問題,這些各種各樣的煩惱都脫離不開母女關係。 span>
那麼母女關係為什麼會出現很大衝突呢? 我們先簡單來分析一下原因,這樣才能針對性地給出解决的辦法。 span>
首先,母女在價值觀上有很多的差异。 span>母親生活的時代與女兒生活的時代肯定有差距,母親要求節儉,而女兒則追求品質,母親因為早年的物質匱乏可能喜歡未雨綢繆囤積物品,而女兒則更願意活在當下,自己開心就好。< strong>其次,母親有强烈的控制欲,會打著為了你好的名義不厭其煩地安排女兒的戀愛、結婚、工作與生活,而女兒卻想擺脫母親的控制想要獨立,活出自己的人生。 另外,母親無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喜歡將情緒發洩到女兒身上,讓女兒一方面同情母親的處境,另一方面又會對母親有很多的憤怒等等。 span>
如何讓母女倆的關係更融洽呢? 接下來我想從母親和女兒兩個不同的角度分別給出一些相處的小錦囊。 span>
第一,嘗試不要束縛女兒,給女兒自由。 span>
當母親發現女兒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時,母親更應該感到欣慰,因為這代表著女兒開始走向獨立與成熟。 span>母親對女兒會有很多的擔心,不過想想自己的成長道路,即使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度不那麼高,自己不也成了家,有了自己的事業嗎? 自己在女兒這個階段是否也有自己的主張,也很討厭母親對自己的過多的干涉? 或者後來發現,原來母親也並不總是正確的。< strong>反觀自己的成長經歷,母親會對女兒有了更多的理解,也就更能包容、接納與女兒之間的差异。 strong>
作為女兒,如果想要獲得自由,必須要擁有經濟上與心理上的獨立,只要獨立,就可以獲得自由。 span>不在經濟上依賴父母,也就不用勉强自己的遵守父母的規矩了,理所當然,自己無論是戀愛還是工作也不再需要父母的干涉。 女兒可以不斷地向母親傳遞這樣的資訊:我有能力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比如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找到適合的工作,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可以與异性建立親密的關係等等。 同時,女兒也會向父母表明,在自己有困難時一定向父母求助,因為父母始終都是自己最大的支持力量。 span>
女兒的獨立意味著母親結束了一項使命,女兒順利長大,並且成為出色的社會人,說明作為母親的事業是成功的。 span>假如女兒沒有分離的能力,成人之後,仍然在心理上、經濟上依賴父母,則意味著她在向世人宣告"母親的事業失敗了"。 所以,作為女兒,你越能活得幸福,越是對母親養育的報答。 strong>這樣,你也不必要對你的離開而感到內疚了。 span>
第二,像朋友一樣相處
母親把女兒當朋友,就會有界限,有分寸,也會尊重女兒的想法。 每當母親對女兒有意見或者想要干涉女兒的生活時,就要想想,假如把她放到朋友的位置,你會怎麼跟她說,是直接責備她的想法不切實際,她的想法不對,還是通過委婉的管道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且僅供女兒參攷,最終的選擇權還是在女兒手上? 比如看到女兒30了還沒有男朋友,母親一定很焦慮,可能會對女兒下最後通牒。 假如你用這樣的管道對待朋友,是否會影響你們的關係? 實際上,你只需要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而不是將自己的意志强加給孩子。 過度捲入孩子的生活,只會讓自己出力不討好。 span>
而女兒把母親當朋友,在發生衝突時,就會避免跟母親激烈的對抗,反而會用較為溫和的管道來應對。 想想朋友給你提的建議不得要領時,你會怎麼做? 一定不會情緒化地直接懟回去說:這樣不對! 你的想法有問題! 而是會先順著對方的建議說:謝謝你給我的建議,我會仔細考慮的。 而實際上,你未必會採用朋友的建議。 span>
第三,用"枕頭法"的技巧來軟化母女關係
在暢銷書《溝通的藝術》中曾經提到了一個枕頭法,之所以叫枕頭法,是因為建立溝通思維模型時用了四個方向,類似於枕頭的四條邊,而用枕頭替代衝突,也會讓我們有軟化的感覺。 span>
枕頭法的原理是,針對衝突去看看自己的觀點與別人的觀點,是如何通過一系列的溝通過程,從勢不兩立、爭鋒相對轉移到增進雙方的情感的目標上來,而不是糾結在衝突的問題上。 實際上,生活中有些衝突根本是無解的,我們彼此都無法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這樣的溝通增進母女之間的感情。 span>
這裡有四個立場,通常最開始兩人是對立的,也就是第一個立場"我對你錯"。 衝突開始一定會因為我們站在自己的角度,認為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 比如逼婚這件事情,媽媽肯定認為30歲的女兒還不結婚是個問題,女兒有錯。 而女兒同樣認為,我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我不會委屈自己的,所以你逼婚是你不對。 span>
第二個立場就是"你對我錯"。 你是不是經常聽到母親抱怨說:好好好,都是我的錯,你的事情我以後再也不管了,好吧! 女兒有時候也會有這樣的看法,母親永遠都是正確的,我做的任何决定都得不到她的認可,我只好什麼都聽她的。 span>
第三個立場就是"雙方都對,或者雙方都錯"。 這裡就開始有了換位思考,也就是可以站在對方的立場嘗試去理解對方,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同時也會反思自己不妥當的地方。 span>
第四個立場是"這個衝突的主題並不重要"。 母女之間發生衝突,我們需要想一想,是爭論對錯重要,還是母女之間的關係更重要? 爭論的結果即便是贏了,可是關係破壞了,這樣的值得嗎? 如果無法達成共識,我們只要保持良好的關係,就會保留順暢的溝通通路,這其實比什麼都重要。 span>
最後第五個立場是"所有的觀點都有道理"。 在尊重對方觀點的基礎上,仍然對自己的觀點予以保留,雙方雖然都未放弃自己的立場,衝突也未有實質的解决,卻可以增進彼此的理解與包容,讓關係更融洽了。 這樣衝突就軟化下來了。 span>
總結一下,如何使母女關係更融恰:第一,母親要放手,女兒要獨立; 第二,像朋友一樣相處,彼此尊重; 第三,用枕頭法去溝通,把衝突變成增進母女情感的機會。 span>
文章來源於任麗的心靈空間,作者任麗
近期課程(點擊可查看詳情)
九州心理最新課程總表(2021年11月更新)
【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專案招生簡章(常年招生)
【心理治療師】國家衛健委組織考試+人社部權威頒證
【2021社會工作師】人社部、民政部雙認證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少兒心理發展諮詢指導師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婚姻家庭諮詢指導師培訓
【家庭教育指導師·智慧父母培養計畫】
魏廣東沙盤遊戲治療中級班(12月10-12日)
郭海峰正念工作坊|華人資深正念導師(12.10-12)
嚴成剛中華系統排列工作坊(2021-2022)
張維揚博士覺夢工作坊廈門站(12.17-19)
張沛超+Zvika +張維揚大理開講(12.21-25)
羅家永心理拓展實操中高級班成都&; 長沙(12.25-26)
大理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