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叛逆,遲來的青春期
admin
2022-01-06 01:12:06
0

原標題:中年叛逆,遲來的青春期

<!---->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來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ID:zqfxlgzs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20105/48d56b21f12447f78395d864ab143397.jpeg "/>

如曾老師說過的,中年就是老青年。

叛逆的本質其實是一場自我確認及找尋之旅。

< strong>如果在青春期沒能充分釋放叛逆需要,或者沒能被允許叛逆的話,很可能人到中年時會試圖彌補這樣的叛逆。

我們能看到這是一個需要,對自我確認的需要

青春期錯過了,會在中年的時候重新萌動,重新補課。

接下來我會從幾個方面來闡述中年叛逆的議題。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哪些迹象表明我們需要來一場中年叛逆?

叛逆本質是自我確認,囙此需要中年叛逆最根本的原因是自我未確立

怎麼樣算自我未確立呢?

< strong>在生活中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自我需求的壓抑及未被滿足。

例如,當我們處於一個早年的、未被滿足照顧需求的孩子的狀態時,在家庭生活中會很容易感受到"委屈"。

上了一天班回來發現伴侶躺在沙發上打遊戲,那一瞬間湧上來的憤怒裏包含著"我這麼累了,沒人能理解和支持我"的委屈,這是早年未被滿足的想要被照顧的需求。

< span>除了尋求"被照顧"的感受外,還會從外界不斷尋找驗證來判斷"我是好的"。在孩子的階段,孩子會不斷通過從父母那裡尋求驗證,來建立自我感,知道自己是誰,是一個怎樣的人。

到了成年階段,還固著在這個階段,就說明這個需求未被滿足,自我感未建立,依舊需要依靠外界給予迴響來判斷自己是誰,時而好,時而不好,這個自我感是晃蕩不穩的。

< span>在工作中會表現為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評估,並且時常懷疑自己被欺負、被排擠,有很多不公的感受。

這其實很可能還是在孩子的位置上,希望自己的領導和重要同事能為自己提供父母的功能,渴望受到優待、被照顧。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為什麼我們需要中年叛逆?

如果人到中年,內心還是一個孩子,就會需要通過叛逆,讓自己回到這個中年人的世界裏。

當我們長時間處在一個"我不知道自己是誰、要幹什麼,現在的工作生活不是我喜歡的,不是我想要的,然後我也不知道我要什麼"的狀態裏時,可能就需要來一場中年叛逆了。

< strong>需要中年叛逆,但又壓抑了這個需求,會怎麼樣?

< strong>有一個可能的後果是,你的孩子會替你去叛逆。

例如,父母雙方都是學霸、高知,孩子的成績卻一塌糊塗,或者有各種問題,比如突然就不想去上學了。

通常學霸的成長經歷有很多的需求壓抑,別的小朋友在玩的時候學霸只能埋頭苦學。 有時這個需求的壓抑裏有一種未被察覺的自虐。

如果說我們覺察不到自己的潛意識正在壓抑對快樂、舒適的需求的話,這個潛意識需求會被孩子接收到,會在無意識層面認同並代替父母去表達叛逆。

< strong>另外一點,當自身是壓抑、未被滿足的,看見別人的豐盛、別人的好,會激起匱乏感。

這在父母和孩子間也時常上演。 父母會在潛意識層面嫉妒自己的孩子,覺得他們有人疼有人照顧,資源豐富。 於是看見孩子鮮活的部分時,會忍不住想要壓下去。

結合這兩點,我們能看到壓抑會形成一種十分擰巴的勁兒存在於人際關係中,這勢必會對關係帶來很多糟糕的影響。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中年叛逆應該怎麼叛?

首先來談談中年叛逆的困難,或者說自我限定。

中年叛逆是需要勇氣的,很多人卡在覺得自己"老了"無法開啟。 那麼,為什麼會一天天的喊自己老了?

首先是抵消自己想要叛逆卻不敢的無力和羞耻感; 其次是想獲得"老"的特權:使匱乏合理化,以及獲得某種自我滿足了; 最後,是變相在尋求照顧,如象徵層面的在問別人要奶喝。

那麼,如何叛逆? 我們說叛逆的本質是自我確認,那麼自我確認或者說"支棱起來"的本質是完成和父母的分化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議題,我們分幾個點來談。

< span>首先是獨立做選擇。我們需要去覺察自己做出的很多選擇裏,哪些是來自他人的聲音,例如社會期待、父母的期待,哪些是真正來自自己的需要和意願,我們需要去强化"為自己選擇"的部分。 這個强化的過程,就是在强化自我意識。

< span>其次是獨處的能力。 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他能否去自我發現、自我實現,能否覺察到內心深處最深切的感受和需要。

當我們獨處時,自己跟自己待在一起,是最能够聽清楚自己內心聲音的時刻。

< strong>所以說一個人他有沒有這樣一個獨處的能力,也關係到能不能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也就是說能不能有一個穩定的自我在那個地方。

一個穩定的自我,可以幫助我們叛逆,也可以幫助我們去享受叛逆。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中年叛逆避坑

最後一點,我想說,中年叛逆不等於中年逆反。

逆反的表現就是不管不顧,就是要反著來。

< span>從動力學層面來講,叛逆是一個分離的過程,是我們發現自己是誰,覺察自己真正需要,是通過當下確立自我來補足早年缺憾帶來的影響的過程。

< span>而逆反其實是一個糾纏不清的狀態,有和他人的糾纏,你說的我都反對,你期待的我都反著來,這是在和外界做抗爭,本質是深度糾纏。

另外一種逆反是隱形逆反,這種糾纏、攻擊不在明面上,以一種消極被動的姿態表達出來。

例如把生活搞得很糟,明明能力不差卻只停留在維持溫飽的層面上,並且也不娛樂、不享受生活等。

隱形逆反裏包含了很多自我限定和攻擊,至於是在和誰較勁,是值得思考的,也就是你在用你的糟糕懲罰誰。

最後想說,祝大家能叛逆起來,享受叛逆。

中年叛逆愉快。

本文整理自UM心理師包俊君的直播內容

文章轉載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近2000篇原創親子/兩性/個人成長心理文章,精神分析學習,7年陪伴,少點內心的衝突,多點精神的自由。

近期課程(點擊可查看詳情)

< strong>【虎虎生威大咖雲集】九州心理2022年度課程表

【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專案招生簡章(常年招生)

【2021社會工作師】人社部、民政部雙認證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少兒心理發展諮詢指導師培訓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