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來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ID:zqfxlgzs
2022年,你還相信愛情嗎? span>
前幾天看到了一張2021年全國各省離婚率的清單,我下巴都驚掉了,七成以上的省份離婚率都超過了30%,傲嬌的東北三省更是取得了霸佔前三甲的好成績,其中吉林省以71.51%的"高分"位居榜首。 span>
71.51%啥概念? 這意味著100對新人結婚,就有70多對夫妻離婚分手。 span>
再看暴露於公眾視野下的貴圈,也是"引領風潮",僅去年一年,就有10對明星夫妻官宣離婚,有人和平分手,有人撕成仇敵,偶爾蹦出個某某結婚的新聞都被襯得平平無奇。 span>
基於這樣的大背景,新一届吃瓜羣衆的婚戀觀也已不同於往日,以前是"啊,他們都能離,我不相信愛情了",現在,"離得好,離得妙,期待姐姐獨自美麗"。 span>
瓊瑤不再流行,愛情已逐漸被祛魅,離婚反倒成了一件值得慶賀的事。 span>
看著離婚後神采奕奕的女明星,福斯對於"離婚女人"的印象也變得積極起來,甚至有人調侃,什麼是新時代女人三大喜? 升職加薪甩老公。 span>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要真是這麼簡單就好嘍~
從長遠來看,任何一種離開都意味著開始,確實值得慶賀,但人是一種繞不開慣性的動物,"辭舊迎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span>
大多數人都會經歷一個尋找並適應新的生活節奏的過程,這期間難免有茫然與痛苦,好在咬咬牙熬過去,總能迎來新曙光。 span>
< span>分離必然伴隨陣痛
麻煩大家先從集體口嗨的眩暈中醒過來,離婚不是爽劇,它首先是一種預料之外的失去。 span>
當年兩人在婚禮上互訴愛的誓言,不是為了同行半路、一別兩寬的,而是期待著和和美美共度餘生的。 span>
這期間,兩人共築愛巢、編織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也曾忍耐、妥協、付出,為經營婚姻做出種種努力。 span>
囙此,走到離婚這一步,必然意味著期望的落空和昔日美好的一去不回。 span>
一張普普通通的離婚協議書,積攢了多少的失望、委屈與憤恨,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 span>
如果不去經歷一個梳理和消化的過程,就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的漩渦中。 span>
在眾多負面情緒中,比較常見也比較致鬱的是"自我懷疑"。 span>
這是人在面對失控事件時,全能自戀遭到嚴重損傷的自然反應,就覺得"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麼,一定是我不够好,才會造成今天的局面"。 span>
具體表現為:
1、後悔不堪,認為婚姻荒廢了人生
底層邏輯是對這段婚姻的否定,他們內心總會如此假設:這幾年若是不結婚幹點別的,一定會比現在過得好很多吧? span>
2、自我苛責,覺得對不起父母和孩子
將婚姻關係的破裂歸咎於自己,看到家人為自己擔憂傷心會感到十分自責,有孩子的話,就更容易觸發內心的脆弱開關——
"他好像沒有以前開心了,都怨我沒能給他一個完整的家庭"。 span>
與自我懷疑緊緊相連的是愧疚感——愧對人生、愧對家人,這會對一個人的自信和行動力產生不小的破壞力。 span>
馬伊琍就曾說,和文章離婚後她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抑鬱,做什麼事情都不太有力氣,第一次體會到爬不起床的感覺,每天都恍恍惚惚、昏昏沉沉。 span>
另外,離婚不只意味著離開一個人、分隔好財產,更意味著打碎一個曾經承載許多個人價值的容器。 span>
以前總能享受到被另一半需要的感覺,現在突然要獨自面對四面牆壁,難免生出被拋弃的落寞感與恐慌感。 span>
這跟很多小夥伴裸辭後的心態是類似的,剛開始幾天可能還會覺得很開心,但過不了五天,突然就慌了,看到清晨照進窗戶的陽光都會覺得不知所措。 span>
不只關乎下月房租怎麼交的現實問題,更多是一種源於內心的深層焦慮,仿佛自己被社會和同齡人甩到了一個空曠之地,無人問津、無人需要,自我的價值感無處依託。 span>
對於離婚人士亦是如此。 span>
如果工作順利倒也罷了,能够對情感生活的缺失起到一個平衡作用,這大概也是很多離婚後的女明星看上去滿面春風的原因——情場失意,職場得意,好歹能占一樣。 span>
但對於平凡的大多數來說,不見得有如此幸運,尤其是女性,大齡、帶娃、資產一般、工作一般,不論在勞務市場還是婚戀市場都算不上一個"好賣相",想要重振旗鼓必然會面臨重重阻力。 span>
壓力只增未减,內核碎裂亟待重建,在內憂外患的風雨飄搖中苦苦掙扎,才是平民百姓離婚初期的真實現狀。 span>
< span>離婚讓問題無處可藏
很多人都下不了快刀斬亂麻的决心,是因為再有問題的婚姻從表面來看也好似一襲華麗的袍,而離婚等於徹底把袍子掀開,讓裡面的蝨子無處可藏。 span>
打個比方,有人為了在茫茫人海中求得一份安全感,寧願忍受自己的懦弱、對方的冷漠,也要保全一段名存實亡的婚姻。 span>
等到忍無可忍選擇離婚時,雙方一攤牌、一吵架,問題全部被擺到檯面上,TA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性格弱點以及"他沒有那麼愛我"的事實,再也無法自欺欺人。 span>
選擇了離婚,就等於為某一部分諱莫如深的真實解封,各種面目猙獰的問題會山呼海嘯般地爆發出來。 span>
那裡有婚姻的不堪,也有自己的不堪,叫人一時招架不住,人生幾乎面臨前所未有的一片狼藉。 span>
就像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裏的羅子君,在結束婚姻前,她不覺得自己有問題,"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網上雞湯都這麼說的,媽媽也是這麼教的呀,每天逛街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老公不是也很開心嗎? span>
等到發現老公出軌後,她才大夢初醒:自己努力保養,一身名牌,竟然比不上一個姿色平平的單親媽媽,老公得是有多厭倦自己? 令人豔慕的幸福闊太,原來是蒙在鼓裡、一廂情願的傻子? span>
婚姻的失敗將她的頭摁到鏡子面前,一點一點看清了自己的天真、可笑、懶惰、貪婪……
所以痛是痛的,殘忍是殘忍的,但和其他的挫折一樣,離婚也能提供一個成長的契機。 span>
失去了習以為常的庇護所,你必須要學會獨自面對,走出了和諧美滿的幻夢,你必須要試著和問題共存。 span>
從這點來說,所有離婚人士都應該樂觀一點,感到痛不欲生的時刻往往也是覺察到潛意識後迎接新生、重寫命運的時刻。 span>
< span>走出離婚的陰霾
還記得恢復單身不久的李靚蕾說的嗎? 人生是10%發生在你身上的事,90%你的反應。 span>
一個人的過往經歷可以是故事,也可以是事故,關鍵在於你如何解讀它。 span>
發生了就發生了,人生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