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人都會有不安全感,當你發現自己頭腦中充斥著害怕、疑惑、和負面評估的念頭時,你就要問問自己了:我真的是這樣呢,還是不安全感在作祟? p>
02
你只有自己可依靠。 要麼努力,要麼放弃,要麼有所改善,要麼不了了之,這就是事物的本質。 相信自己能治好自己是至關重要的,你越對自己的計畫負責任,你就會越快的掌握自己的生活。 p>
03
因為除了你自己,沒有人可以幫助你掙脫那些要毀了你的壞習慣。 要是你還指望某人可以治癒你,關心照顧你,使你生活變得更好,那麼,你就像小孩子一樣,還沒有完全成熟。 p>
04
只有自信,你才會自發地願意面對生活中的冒險,而不是想預先演練生活。 只要你這麼做了,自然也就不會有焦慮和抑鬱了。 p>
05
缺乏安全感的人通常認為解决問題的方法就是沒有問題出現。 越逃避自己的生活,你的生活就像一片廢墟。 把自信想像成肌肉,使用和依賴它,肌肉就會變得強壯。 你懷疑的越多,就越想控制生活,而不是信任生活。 p>
06
聽音樂,觀賞花朵。 不管你做什麼,全身心地投入。 比如,如果是洗盤子,就全神貫注在這件事情上。 感受滑膩的水,洗盤子時發出的吱吱聲,擦乾時毛巾在濕盤子上拖拽的感覺。 不要去想自己正在做什麼,而是盡力去感受這一切。 儘量從自己的思緒中走出來,去關注自己的體驗。 p>
焦慮和抑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正常反應,是人類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 但是,當你的思維遭到了扭曲,從而把一些並不是危險的事情認為為危險,把自己想像在一種不安全的狀態,並養成了這樣的一種思維習慣,從而使焦慮和抑鬱頻繁化了,成為焦慮症和抑鬱症。 焦慮和抑鬱只是思維的一種習慣造成的,它僅僅是一種習慣,只要你改變這種習慣,事情就迎刃而解。 但是,習慣的養成是點點滴滴累積的,習慣的消除也需要點點滴滴、日以繼夜的訓練。< strong>要耐心、要自信、一點點地去進行改變。 strong>焦慮和抑鬱的產生過程和人們在其過程中的思維變化做了詳細的描述,以其求能幫助讀者認識到焦慮和抑鬱的實質。 p>
"不安全感"這一概念,認為由於思維的錯誤和不自信的狀態,讓自己感受到了不安全感,從而引起焦慮和抑鬱的情緒,再表現為生理反應,再因為對這種生理反應引起的錯誤思維,又迴圈到了不安全感。 p>
一是人人都會有不安全感; 二是思維先於感覺、焦慮和抑鬱; 三是焦慮和抑鬱是試圖控制生活的錯誤嘗試; 四是控制不過是幻想,並非解决問題的辦法; 五是缺乏安全感是一種習慣,任何一種習慣都是可以擺脫的; strong>六是健康的思維是選擇的結果; 七是好的教練是好的激勵者。 strong>
焦慮和抑鬱的習慣改變中自我的作用,認為改變完全是需要依靠自己,要堅定這個信念,沒有人能拯救自己,焦慮和抑鬱只能靠自己自救。 一定要有一個信念——"我現在開始正視並治療焦慮和抑鬱了,而且我相信我能够成功,一點點地去改變,我每天都有進步和提高。" p>
自我談話提供了你幫助自己、依靠自己的方法,其中還隱含了這樣的一個資訊,你的焦慮和抑鬱都是由於你一直以來負面的想法和不自信的思維的累積而導致的,囙此,為了徹底改變你的思維習慣,你需要以一種正面的積極的態度去對待生活,减少對自己否定。 當一個曾經遭遇過焦慮和抑鬱麻煩的人,再次犯相似的錯誤的機會要比一般的健康人要高。 囙此,積極的自我談話,正面的自我暗示將是焦慮和抑鬱的一個恒久的出處。 p>
太原安定心理援助24小時免費諮詢
0351-756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