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一個人沒有經歷過冬天,告訴他冬天有多麼好多麼美,他是不相信的
admin
2022-03-26 16:58:47
0

原標題:一個人沒有經歷過冬天,告訴他冬天有多麼好多麼美,他是不相信的

<!---->

我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一些碎片化的資訊所吸引,從而浪費此時此刻自己目前正在做的事情。 任何一種事情的到來,對於我們自身來說都是一次機會,都是一次改變自己的機會。

很多人都知道了很多的道理,但是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還沒有覺察到那一層,還沒有思考到哪個維度,當然還不知道如何過好自己的這一生。

一個人的思維邏輯是要有方向的,是要有目標感的,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感,就會南轅北轍,就不知道接下來的路子到底怎麼走。 生活的真實是什麼? 就是看清了現實的生活,依然還要繼續向前走。

我們不喜歡被人指指點點,不喜歡被人拿來做反面教材,不喜歡拿來討論半天,因為那種感覺很難受,很痛苦。 相當於把自己的一些尊嚴拿出來進行賤賣。 但是我們能够封锁別人的談論嗎? 封锁不了,也封锁不了。 所以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沒有經歷過冬天的人,你告訴他冬天有多麼好,冬天有多麼美,他是不相信的。 只有他自己經歷過了冬天,他才會明白冬天的確這麼好,冬天的確這麼美。

有些路看似是比較艱難的,是比較難走的,但是換位思考一下,這條路自己要不要走? 必須要走,只有走過才能够看清人世間的繁華。 比如說《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孫悟空完全可以帶著大家騰雲駕霧抵達西天,但為什麼還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 這背後的思維邏輯是什麼? 可不可以不走呢?

是可以選擇不走,但是如果不走,就會出現一個問題:第一集還沒有放完,真經已經取到了,這樣就可以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成功是可以走捷徑的。 如果大家都選擇走捷徑的管道去獲取成功,往往就很容易違背了社會的運行規律,往往就會損失了很多人的利益,以及做了一些違背良心的規則。

所以古往今成大事者,必然經歷一些挫折和磨難,必然經歷一段無人問津的時間段。 在那段時間裡面,他們的注意力就放在總結上,放在複盤上,放在修煉自己的心態上,放在不斷學習上,從而再次等待機會,等待時機,一擁而上。

有些人喜歡看書,有些人不喜歡看書; 其實對於看書的好處有多少? 只有真正看過書的人才能够明白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需要自己去發現的,去尋找的,並不是拿出一本書就可以直接發現的。

如果拿出一本書就能够發現,那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去翻一本書呢? 從而讓自己升官發財,抱得美人歸? 事實並非如此。 可能需要苦讀幾年幾十年,翻閱幾十本、幾百本、幾千本書才能够明白其中的緣由。

所以看待一個問題,我們總會有自己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會讓自己不知所措,會讓自己盲目自信。 本身自己是一個大胖子,往鏡子裏一照: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瘦子,太美了。 這就是自欺欺人,這就是掩耳盜鈴。

我們喜歡自己有智慧,但是這種智慧從哪裡來? 是從日常生活的經驗中得來的,是從日常生活中的體驗得來的。 我們知道生活的真相不是很美好,但是依然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