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疫情日益嚴重,疫情造成的次生灾害讓人看得很糾心。 因為昆山花橋臨近上海,之前也發現疫情,社區被封了半個月。 近期這個小鎮也時不時地會被封,好在買菜買米都不成問題。 span>
上海的朋友們要好好照顧好自己。 span>
最近有好幾個朋友發消息告訴我,居家隔離期間自己的情緒變得很煩躁和悲觀,工作沒法專心做,還會對孩子和家人發脾氣。 span>
居家隔離期間,不能出門,又看到很多不好的消息,有焦慮、抑鬱、煩躁等情緒是很正常的,最重要的是懂得調節自己的情緒,安頓好我們自己,不要因為情緒給自己和家人造成傷害。 span>
我們可以用正念、冥想、運動、充實自己的生活等管道幫助自己緩解負面的情緒。 span>
過去幾個月,我對正念比較感興趣,看了不少有關正念的書,也會在日常生活和自己的諮詢工作中使用正念的技巧。 而正念,恰恰是一種特別好的放鬆我們身心,緩解我們焦慮的方法,被稱為"高效休息術"。 span>
正念源自於佛法禪修,後來被一個叫卡巴金的人帶到主流心理學和醫學領域,它目前有40年的歷史。 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正念可以有效地幫助人們緩解壓力、改善焦慮、抑鬱、失眠、慢性疼痛和精神疲憊,也有利於提高專注力和記憶力。 span>
在矽谷的企業家中很多人都在練習正念,比如大家知道的約伯斯。 span>
在矽谷流行這樣一句話:如果你還沒有練習正念,你就要out了。 span>
那什麼叫正念呢? 我們看看這個"念"字,今+心,今天的心。 span>
< strong>正念指有意識的不帶評判地覺察當下的狀態。 strong>
< strong>正念意味著以靈活、開放和好奇心的心態去關注當下。 strong>
如果你吃飯時放下手機,專注於品嘗飯菜的口感,細嚼慢嚥,感受每一口飯菜的美味,你就是進行正念飲食。 span>
如果你洗碗時,刻意讓自己專注於洗碗的這一刻,感受碗帶給你或光滑或粗糙的手感,感受水流接觸皮膚的感覺,好奇地觀察洗滌劑產生的泡沫,你就是在進行正念家務。 span>
所以,可以看得出來,正念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更活在當下的生活方式。 strong>
今天meiya分享兩個正念小練習,是我自己經常在練習,也會推薦來訪者使用的正念減壓技巧,希望幫助大家在疫情期間放鬆自我的身心,恢復身心的能量,更從容的面對生活。 span>
< strong>1、正念呼吸法(呼吸覺知練習)
如果你注意到自己的腦袋昏昏沉沉,或者注意力渙散,在過去和未來中不停地來回切換,你可以試著做這個簡單的練習。 span>
a.首先讓自己坐在椅子上,稍微挺直背部,離開椅背,嘗試不用依靠椅背來支撐身體,讓腰、背、頸部維持一條自然的直線,身體挺拔但不僵硬。 span>
面部放鬆,肩膀放鬆,不要聳肩,手臂自然下垂,腹部放鬆,手放在大腿上,可以輕輕閉上眼睛,讓身體慢慢地安靜下來。 如果選擇睜眼的管道,讓視線固定在前面2米的位置。 span>
b.用意識關注身體的感覺,感受自己的脚底與地板、屁股與椅子、手和大腿的接觸。 span>
c.現在,感覺一下自己的呼吸,把關注點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吸氣時,空氣進入身體,呼氣時,空氣離開身體,輕鬆自然的去感受呼吸,不需要改變呼吸的速度和節奏,也不用思考怎麼去呼吸。 仔細觀察自己呼吸時身體的感覺,也許是鼻孔的位置有空氣一進一出,也許可以感受到胸部或者腹部伴隨著呼吸起伏。 span>
d.有時候,你會分心,腦海中會有各種想法和念頭,它們會讓你走神,這很正常,沒關係,如果發現自己的注意力跑遠了,請溫柔的,耐心拉它回來,然後再次關注自己的呼吸。 span>
這個練習很簡單,每次你可以做5分鐘,也可以做10分鐘,做完你很可能會感覺到自己耳清目明,頭腦比較放鬆和清醒,情緒也得到改善。 重要的是經常或者每天練習,如果你練習得越多,就會感覺到它對你越有幫助。 span>
< strong>2、身體掃描法
這個方法我常常推薦給那些睡前容易精神緊張,沒法放鬆,容易失眠的來訪者。 也會推薦給因為疲勞,導致腰酸背痛或身體僵硬和疼痛的來訪者,因為它對於緩解疼痛有幫助。 span>
a.平躺並關注自己的呼吸。 如果沒有平躺的環境,也可以讓自己坐在椅子上進行,有意識的關注呼吸時腹部上下起伏的變化。 span>
b.將注意力集中在左脚尖。 脚接觸鞋子或者襪子的觸感如何。 脚趾與脚趾之間的觸感如何。 span>
c.掃描全身法。 從左脚尖開始"掃描"全身,吸氣時,設想空氣從鼻腔進入,流經全身後進入左脚尖,呼氣時,設想聚集在左脚尖的空氣,流經全身,從鼻腔呼出。 span>
d.全身各個部位都可以這麼做。 span>
從左脚尖到左大腿的掃描結束後,可以從右脚、右手、左手和腹部等其他部位開始掃描全身。 span>
身體掃描法,有利於我們的身體獲得放鬆,進而放鬆內心和大腦。 因為身心一體,當身體獲得真正的放鬆,心靈也會獲得放鬆。 span>
尤其是當你覺得壓力很大或者又陷入想法和情緒時,最適合做這兩個練習。 span> 在特別緊張的情况下,即使是一次深呼吸,都會提供寶貴的幾秒鐘,讓你能够恢復鎮定。 span>
只要我們活著,我們就能呼吸,所以無論在什麼時候,覺知呼氣和吸氣,都是穩住我們自己的最佳工具。 span>
一般來說,我們的情緒來自大腦中有很多負面的念頭,人類的大腦由於進化的緣故,總是在捕捉負面的資訊。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充滿生存焦慮的大腦,時刻為生存做"戰鬥"或者"逃跑"的準備。 span>
比如最近這段時間,很多人會擔心疫情無法結束的念頭:"這疫情什麼時候是個頭?" span>
看到負面新聞會產生念頭:"這世界太糟糕,太不安全了!" span>
對自身情緒的不接納,對抗的念頭:"我現在好煩躁,我不想這麼煩躁,真的好煩。" span>
哈裡斯在《幸福的陷阱》一書寫道,我們有一個愛講故事的大腦。 大腦是一臺永不知疲倦的想法製造機,一刻不停地運作,它製造出的想法80%都是消極而並不符合事實的。 strong>
這其實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我們會認知融合,即過分認同自己的想法,把想法當作事實,進而產生焦慮、不安、抑鬱、憤怒等情緒,行動也受到影響。 span>
所以,我們需要學習解離的技巧,與自己的想法建立一個新的關係——看到想法而不執著,從自己的想法中掙脫出來。 strong>
分享3個解離小技巧:
我有一個想法~~~在想法前面加上這句話,如:"對方會拒絕我的"變為"我有一個想法:對方會拒絕我的。" 通過這種管道提醒自己那只是一個想法,不是等於事實。 span>
感謝大腦。 可以在出現負面念頭時對自己說:"謝謝你,我的大腦。" 或者"感謝你大腦為我提供這麼豐富的資訊。" span>
為故事命名。 請認出你的頭腦中最常出現的故事,並給它們起名字。 如:現在上演的是"我不行/我不安全"的故事。 或者那個"我不够好"的故事又來了。 span>
< 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