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做有沉澱有積累的事情,堅持做下去,不要有猶豫
admin
2022-06-03 12:53:44
0

原標題:做有沉澱有積累的事情,堅持做下去,不要有猶豫

<!---->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乾脆果斷去做出選擇的,我們不要總是按照自己的性格弱點去做出選擇,應該要考慮自己的德行,考慮自己的立場,考慮這件事該做不該做。< strong>猶猶豫豫、唯唯諾諾是人生大忌,應該要改掉的。

做一件事應該要沉澱,應該要多方位去沉澱,而不是東搞西搞,那樣的自己到最後會一事無成。< strong>生活的真相是什麼? 就是沒有沉澱就沒有意義。

比如說自己今天搬磚賺了200,明天搬磚賺了300,後天搬磚賺了500,就算最後搬磚每天賺了1000。 這樣賺了一次就是一次,隨後就沒有了。 不會因為今天搬磚賺了200,後面還會產生複利,並沒有,並不會。

比如今天送外賣70單,那麼就結算這70單的錢,結算結束就結束了。 明天不去送外賣,就沒有錢,明天去送外賣,那麼就賺明天的錢。 所以今天送的外賣,不會在後續還會繼續產生複利。

如果我們今天寫了一本書,可能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很辛苦,很累,簡直脫了一層皮。 但是我們會發現:後續只要能够賣一本,自己就有錢賺,多賣多得。 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就是自己的積累,就是自己的複利。

比如我們今天寫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今天會有人打賞給自己; 但未來的某一天可能還會有人給自己打賞,這就是這篇文章帶給自己的持續收益。

為什麼很多人願意買房? 就是一方面房產可以作為投資内容,並且把房子租出去可以賺更多的錢,並且房產說不定還是一個保值升值的資產。 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所以在這樣的情况下,我們需要認清一個現實: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是在積累? 是否在產生複利? 如果是的話,那就去做,堅持去做。

比如讀書,是複利嗎? 肯定是的。 我們今天看這本書的某一個理論,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刻會產生作用; 我們今天看這本書在解决這個問題會用這種方法,未來在某一個關鍵時刻,剛好出現了這個問題,自己就可以輕而易舉解决問題。 這就是積累的作用。

人生看似很長,其實不長,人生的時間是比較短的。 所以我們需要抓緊時間,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這種有意義的事情是對我們的整個人生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是有積累的,也是有沉澱的。

如果此時此刻做一件事,覺得自己需要花費精力,花費時間,花費金錢,花費人脈資源等,最終會給自己帶來良性迴圈的結果,那麼就堅持做下去,值得做下去,不要有猶豫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有些人的生活狀態特別好,為什麼? 因為他的整個家族已經幫他承擔了很多,他只用坐享其成就行。

那些從小出生貧苦家庭的孩子,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自卑,這種自卑是很容易刻印在骨子裡面的,說不定會伴隨自己的一生。

因為在同齡階段,別人有,自己沒有; 別人輕鬆就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自己花了很多的精力還拿不到自己想要的; 這種落差感就會讓自己的性格變得比較敏感,甚至會覺得自己為什麼會這樣?

但是我們也看到過很多從小貧苦的孩子,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也在社會上混出了人模人樣,看似世俗上的成功評估標準。 那是因為他們努力的程度不亞於任何人,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吃得苦,只有他們自己心裡最清楚。

苦吃多了,積攢夠了,人的福氣自然也來了。

作者簡介:王丁高,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企業培訓師。 大學畢業後從事過保險、婚慶、行政、人事、財務、前臺、諮詢師助理、講師、社工、拓展團建訓練師、戶外領隊、戶外裁判、餐廳服務員、餐飲企業員工關係、心理老師、高中班主任、高中體育老師、自媒體圖文視頻專欄創作等工作, 但是這麼多年一直堅持學習並實踐工作的就是心理諮詢這個職業,從未忘記初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