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大科主任鄒旭教授
寓在溫振陽氣之中,曬太陽養陽與出汗,相輔相成、互為因果。
為什麼選一年養陽看春夏,春夏養陽看三伏。"冬病夏治"大家很熟悉,今天要介紹的是和三伏天有關的——曬太陽,可別小看這個動作,曬對了對健康作用巨大。
鄒教授曾接診一比特高尿酸血症患者,反復痛風發作,服用降尿酸的藥物後,尿酸可降至正常,即使控制飲食,一停藥也還是會反彈,很是苦惱。鄒教授建議他除了控制飲食,還需要適當多曬一曬太陽出出汗,一段時間後患者迴響,不服藥的情况下,痛風基本沒有發作了,尿酸已經可以控制在正常範圍。汗法位於中醫治病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之首,能開泄腠理,逐邪外出,《內經》曰:陽加於陰謂之汗。出汗的作用也擇三伏天曬太陽出汗?民諺曰:"夏至三庚數頭伏",意思是說,"從夏至日"開始往後數,數到第三個"庚日"便開始入伏了。今年頭伏7月11日、中伏7月21日、末日8月10日,這三天都屬庚日,庚日為金,金主肅降,與肺、大腸相應。上午9點至下午3點,對應巳午未時,三會南方火。選擇這三個庚日的巳午未時進行曬背及四肢,陽氣最旺盛,達到同氣相求效果。
三伏天曬太陽的適宜人群:尿酸高、血脂高、血糖高、腹部肥胖、體力活動少、壓力大等心腦血管病高危人群,年老體寒、胃腸功能不好、關節酸痛、過敏性咳嗽、鼻炎、痛經、婦科慢性炎症等亞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其中舌胖或有齒痕、舌苔厚膩,提示體質為陽虛、濕氣重的,尤其需要多曬太陽。
三伏天曬太陽的要點:
2021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10天: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20天:7月21日-8月9日
末伏10天:8月10日-8月20日
最佳體驗日期為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三伏的其他日子次選。
每次曬多久?可先曬20-30分鐘,看情况加到1小時,瞭解自己的耐受程度。裸露背部及四肢,直接與太陽光接觸,男士可脫去上衣,女士可以選擇小背心小肚兜。
什麼時間曬?9點~11點是巳時,中午11點~1點是午時,1點~3點是未時,都可以曬。小孩、老人、體虛的人最好是曬9~11點的太陽。少陽之火,可以生"氣"。
注意事項:不要直接暴曬頭部,建議打傘或者用帽子遮擋頭部。飯後建議休息半小時再曬,曬中需及時補充水分。曬太陽之後毛孔打開,最好在蔭涼處及時把汗濕的衣服換下來,不可直接吹空調、喝冷飲。孕期身體情况比較特殊,建議不要隨意擾動氣血。
三伏天曬太陽十大好處:
1.免費可及,人人享有:對心腦血管病高危人群、亞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是"未病先防、已病放變"的治未病疾病預防觀的最簡單、有效的具體運用。
2.開鬼門:鬼門即指體表的汗毛孔,在曬太陽養陽、出汗的過程中,宣發了肺氣,腠理開泄,毛孔張開,為體內伏邪打開了一條外散的通路,使伏毒從汗而出。
3.潔淨府:曬太陽可以通利小便,祛濕化濁,毒從膀胱而泄。尤其是後背有寒氣、經絡瘀堵、皮膚有粉刺疙瘩的人,曬太陽能打通督脈,加快身體的代謝,皮膚變得光滑細膩,不再晦暗。
4.去菀陳莝:三伏天曬太陽補充脾胃陽氣,促進胃腸功能,通腑瀉濁,為中醫通利之法,以通利大便的管道,去除久已積滯於體內的糟粕物質,痰濕、瘀血、濁毒從下而排。
5.活血通絡:陽虛、濕氣重人群經絡容易發生淤堵,陽氣受到圍困,人體就會出現"故障",出現腰背疼痛,腿疼腿凉抽筋等,曬太陽可以補陽氣、通經絡,促進全身液迴圈。
6.冬病夏治:"春夏養陽"、"長夏勝冬",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通過在夏季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間——三伏天曬太陽出汗,益氣溫陽、散寒通絡,從而達到防治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正是中醫學"天人合一"整體觀的體現。
7.延年益壽:國醫大師鄧鐵濤的長壽秘訣之一就是每天曬太陽運動出汗,只有固護陽氣才能百病不生。衰老雖是自然規律,但是通過三伏天曬太陽可以補陽氣,增長人之精神氣血,使衰老延期,一直延期到自然賦予我們壽命的極限。
8.驅寒保暖:三伏天曬太陽出汗,相當於艾灸,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陽虛、寒濕體質導致的女性手脚冰冷、痛經、鼻炎、腹痛、拉肚子等寒症都有改善。
9.更耐寒熱:三伏天曬太陽出汗可以增强身體的自我調節能力,尤其是體溫調節功能與自律神經,很多人都有迴響越曬太陽反而越不怕熱,很多人都放弃了空調風扇,冬天也不怕冷了。
10.緩解抑鬱:曬太陽,親近太陽,吸取太陽的能量,其實就是吸取積極向上的能量,陽氣主動,主向上,主光明。陽氣代表著生命活力,親近太陽的人,整個人的精神和情緒都更積極,更有進取心,有朝氣。
三伏天曬太陽的起源
清朝道光年間天休子著的《修昆侖證驗µ曬說》中記錄:"凡男婦頭風、腦漏、牙疼、耳腫、腳氣、臁瘡、手足腰背筋骨疼痛、風寒濕熱虛弱酸軟等症,於三伏日巳午未時,赤身於烈日中曬之,不論新舊大小病症,概能痊癒除根,即婦女月事,亦可曬,通天地化育神工,難以殫述……統而論之,增長人之精神氣血者,曬也。"三伏這幾天做足日光浴,不但能祛男男女女的陳年痼疾,也可醫新病,效果甚好。
三伏天曬太陽的原理在於太陽光加出汗
《易傳》雲:"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大哉乾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內經》雲:"無厭於日""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中醫講天上人相應,曬太陽是流通氣血、令陰陽相和的良方,具有調動人體抗病能力、改善人體代謝等多重功效。而三伏天的太陽光是扶陽排邪的最好時機。嶺南地域土卑地薄,炎熱潮濕,濕為陰邪,易傷陽氣,則必然內陽中虛,通過三個伏天曬背及四肢,像艾灸一樣的持續溫煦感,陽氣向外透散的過程可以順便把體內的伏邪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