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好,百病少; 好脾胃,食療養。 自然的產物是最適合脾胃的"補品",草木蟲魚,瓜果菜蔬,無分貴賤,皆可成為有益於脾胃的"本草"。 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資料,活學活用,當自己的"調養師"。 span>
醫學指導: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學術流派學術帶頭人盧傳堅教授
< img height="57"width="60"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20105/ac94c04207a74a05ae15cb033cd6e6e4.png "/>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棗子可以說是諸多乾果中最"深入生活"的一種了,各家的廚房裏都會備著一兩包乾紅棗或黑棗。 不管煮什麼湯,只要下兩顆棗子,滋味都會變得甘醇可口,是主婦們"煲靚湯"的秘訣。 而且,棗子顏色火紅又味道甘甜,有養脾胃、補氣血的功效,勞倦體虛或是經期過後,各種加了棗子的養生茶也常常出現在大家的保溫杯裏。 但,即使是這麼日常的"補藥",不少人仍然一吃就"上火",難道這小小一枚紅棗竟然如此"大補嗎?
細解本草
< span>《本草綱目》中記載大棗:"補中益氣,堅志强力",提到了棗子有"補氣"的功效。 span>而晚清醫書《醫學衷中參西錄》裏說:"大棗其津液濃厚滑潤,最能滋養血脈",又強調它能"養血",囙此棗子才會這麼受歡迎。 span> span>
< span>不過,相對而言,棗子的"補血"功效是更為突出的。 入藥用的都是曬乾後的棗子,它的果肉雖然變得乾癟,但吃起來卻仍津潤可口,一點乾巴巴的感覺都沒有。 幹棗裏的汁液全是濃縮後的津液精華,再加上它又性溫而顏色火紅,正能補充人體裏的津血。 囙此月經量少或是經期過後,又或是面色不够紅潤的人,多吃些棗子確實有好處。 甚至是在拉肚子腹瀉過度,或是輕微感冒需要發汗的時候,吃一碗加了棗子的薑茶,也能有效補充遺失的津液。 span>
< strong>本草功效
< span>但為什麼有些人吃了幹棗子會這麼容易上火呢? 大棗雖好,但有個缺點。 《神農本草經疏》中說:"棗雖能補脾胃益氣,然而味過於甘,中滿者忌之",意思是大棗味道濃郁甜膩,如果是本身就腹脹濕阻的人不宜。 而很多吃棗"上火"的人也是這種情況:本身脾胃雖偏虛,但裡頭"濕氣"也重,吃了棗子"運化"不了,反而會使體內的"濕"變得更為粘膩,化熱後就表現為"上火",又或者是覺得肚子脹脹的不舒服。 span>
< span>也有人會說,既然幹棗子吃了上火,那我改吃鮮棗吧。 但是,新鮮的棗子雖然沒那麼溫燥,但補益效果也大打折扣。 要補養身體,還是得吃幹棗,除了每次吃的量少一點,可以把它掰開了燉煮,喝棗湯而不是幹吃,燥熱之性就和緩很多。 span>
< span>反之,如果本身體質虛寒,喝了紅棗湯覺得很舒服的,下次不妨把棗肉也一起吃下去,補脾養血的效果會更好。 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溫馨提示
"話說補土"精華集合
《善用本草養脾胃》及《妙用食材養脾胃》出版啦! span>
< span>兩本套裝更優惠哦! span>
< span>掃碼購書
專家介紹: 盧傳堅,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span> 國醫大師禤國維教授弟子,全國首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岐黃學者",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人才培養對象,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學術流派學術帶頭人,銀屑病臨床與基礎研究創新團隊負責人。 span> 現任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副院長。 span> 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免疫學分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免疫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銀屑病專委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皮膚性病分會銀屑病學組副組長,廣東省中醫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標準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標準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組織生物樣本庫分會中醫藥學組組長等職務。 span>
主持並完成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多項; 主編出版專著20部(英文專著6部); 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SCI收錄60多篇); 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和軟件著作權共9項,國家中藥新藥臨床批件1項,中藥新藥研發成功轉讓2項,獲省部級教學、科研成果獎共12項。 曾榮獲"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首屆傑出女中醫師""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科技獎""南粵巾幗創新十傑""廣東省三八楷模榜樣"等稱號。 span>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流派
執行編輯:楊宗芬 span>
稽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 宋莉萍
上一篇:百年瞬間丨百年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