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人們在外出時都會給皮膚做好防曬,你給眼睛防曬了嗎?
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一項資料顯示,全世界有超過200萬例白內障病例可能是由長期陽光暴曬所致。美國的一項研究也發現,每天曬太陽超過5小時以上的人,其發生老年黃斑變性的幾率是日曬不超過2小時的人的兩倍。
囙此,在夏季,對於一些有基礎眼病的老年人、白內障患者做好眼部防曬很有必要,同時少年兒童也要加强眼部防曬。
#長期暴曬或導致白內障
白內障是臨床中十分常見的致盲性眼病,它是由於眼睛晶狀體出現混濁而引起的視力下降。人的眼睛猶如一部照相機,晶狀體相當於照相機的鏡頭。而患上白內障時,就如同照相機的鏡頭變混濁了,導致難以拍攝出清晰的照片一樣。
白內障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而且緩慢發展的,除了常見的視物模糊、視力下降,還有視物顏色變暗、夜間視力下降、視物影像褪色或泛黃、對光線及眩光敏感等表現。
就像人老了長白頭髮一樣,白內障幾乎每個人都會得。人老了眼睛也會"老",這是個不可避免也無法抗拒的自然過程。有專家統計,我國60至89歲人群中白內障發病率約為80%,而90歲以上人群白內障發病率高達90%以上。
如今,眼睛老化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白內障年輕化的趨勢已越發明顯,甚至連十幾歲的孩子也可能患病。
在臨床中發現,在海拔高、日照强烈的地區,白內障的患病率相對較高。例如,在我國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地區白內障的發病率比我國其他地區高出約60%。因為我國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與平原地區相比,紫外線的輻射强度較大,空氣中含氧量較少,自然環境較惡劣和醫療條件相對落後。
較高的患病率說明了强烈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國內外大量研究早已證實,白內障與强烈的陽光照射尤其是紫外線照射有密切關係。
根據波長的不同,紫外線分為長波紫外線、中波紫外線、短波紫外線和真空紫外線。而到達地球表面的紫外線主要由長波紫外線與小部分中波紫外線組成,後兩種紫外線對眼部健康最具殺傷力,也會誘發白內障。因為這部分紫外線會促使眼部發生氧化反應,產生自由基,促成白內障,還可能引發黃斑部病變。
# 保護眼睛需避開紫外線
避開直接照射,是最有效地减少紫外線輻射對眼睛傷害的管道。囙此,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氣象組織專門設計了全球紫外線指數,指數範圍從1到11+不等,當紫外線指數大於等於8時,建議人們避免戶外活動。
同時,氣象專家告訴公眾,雲層不一定擋得住紫外線輻射,即使在多雲的天氣條件下也應注意防曬。人們到戶外活動時,最好戴上寬邊帽子,能有效阻擋强烈的陽光,但寬邊帽子難以遮罩掉紫外線,紫外線仍可能進入眼睛。而且具有紫外線防護作用的鏡片可較好地保護雙眼,研究顯示,墨鏡可阻擋99%的紫外線。
此外,在選擇墨鏡時,要看是不是正規廠家生產的,有的墨鏡可能只是在鏡片上新增了一些顏色,實際上並沒有過濾紫外線的作用。沒有阻擋紫外線功能的劣質墨鏡,更容易導致眼部損傷。這是因為戴這種墨鏡人的瞳孔會擴大,紫外線反而會比不戴墨鏡時更容易進入眼睛,造成眼睛傷害。墨鏡應有防UV的標示,防UV的係數在400以上,才足以保護眼睛。
特別注意
並非人人都能戴墨鏡護眼
青光眼患者、小朋友不適合戴墨鏡。因為戴墨鏡會减少進入眼內的可見光,瞳孔會自然開大。對青光眼患者來說,會新增眼內房水迴圈的障礙,容易誘發青光眼急性發作,出現眼紅、眼痛、頭痛、噁心、嘔吐、視力急劇下降等症狀。而6歲以下的兒童視覺功能還沒有發育到正常水准,長時間戴墨鏡會影響視覺發育。
佩戴墨鏡也要注意眼部的放鬆,在沒有陽光的陰涼處,可以把墨鏡摘下來,讓眼睛在自然光線下休息一會兒。
不僅如此,平時還可多吃保護眼睛的食物,多補充新鮮蔬菜和水果,果蔬內富含抗氧化物和維他命C等,有助於暴曬後損傷的恢復。
文:科技日報
圖:Pixabay、稿定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