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導讀:
老家在贛北的一個小山村,小的時候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到山上去找野果,冬天的野果比較少,山楂可以算得上其中一種,它特別好找紅彤彤的,味道酸酸甜甜,每次去山上的話,總會摘滿一大袋才回家。
離開農村以後,很少再到山上去尋找野果了,不過在雲南的時候,倒是發現了一種果子,它也是山上的野果,市集中賣3塊錢一斤,可比山楂好吃多了,同樣也是酸甜口味,不過吃過的人卻不多。因為出了雲南,很少會在其它地方看到這種果子。
我去雲南待的地方是寧洱,一個比較小的縣城,大山上一些農戶,如果摘到野果之類的,都會把它拿到集市上來賣,價格通常也不高,而我講的這個果子,同樣也是他們從山上摘下來的。據他們講,這種果子有兩種,個頭大的和個頭小的,必須要成熟以後才吃,不然的話又澀又苦,就沒法入口。
這野果寧洱人叫它"山濤",這可不是"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它是一種中藥材,同時也是藥食同源的食材。這個果子並非是寧洱才有,在雲南的騰沖同樣也有這個果子,他們叫"克地佬"。野果都是一種,只不過名字不一樣罷了。事實上它真正的名字叫"訶子"。
關於訶子的食用管道,總共有4種:
第一種,製作成為糕點,新鮮成熟的訶子,把它沖洗乾淨,然後取出果肉,訶子的籽取出來,但是不要扔了,據說可以拿來泡水,還能對降血壓有一定的輔助作用。過濾好的訶子肉,把它直接壓實,做成糕點即可。
第二種,泡酒,新鮮的訶子把它洗淨打碎,直接放入到高度的白酒當中,泡酒的時候,還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冰糖,來中和其味道,這樣泡出來的酒會特別滋補。
第三種,成熟以後生吃,沒成熟的訶子是沒法吃的,澀苦味特別重,但是如果成熟以後,它就會變成酸甜味,有點像覆盆子的味道,甜甜的。不過訶子的核還是比較大的,果肉相對比較少。
第四種,小孩子最喜歡的管道之一,去掉訶子的核,把它的果肉取出來,放入到糖水中,然後把它取出來晾乾,這樣就可以直接當小零食吃了。
冬天,天氣太乾燥,這果子3塊錢一斤,遇見別錯過,對嗓子特別好。當你覺得它只是一種野果的時候,卻不曾瞭解,它同樣也是很好的中藥材,最早在《唐本草》中記載,其原名訶黎勒。主產於雲南、廣東、廣西等地。據記載:"訶子未熟時,風飄墮者,謂之隨風子,暴幹收之,益小者佳,彼人尤為珍貴之"。
訶子可以鮮用、泡酒、當零食,其對嗓子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尤其是天氣乾燥,它可以起到潤嗓的作用,遇到的話可別錯過了。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圖片均由本人拍攝。未經許可不得删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