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導讀:
冬天的應季水果是什麼?橘柑柳丁類水果是絕對的主角。這兩天老哥就讓我給他帶幾箱砂糖橘回家,現在量販店的砂糖橘真便宜,2塊多錢一斤,10塊錢就能買上一大袋,看著櫃檯上的那麼多的砂糖橘,大家平時是怎麼買的呢,整把往袋裏裝,還是會一個個的挑?如果是一個個的挑,有什麼獨家的秘訣呢?
我本身不太會挑這些橘柑柳丁類水果,後來去丈母娘家,遇到她們家的一個親戚,種了大半輩子的橘子還有柳丁,閒聊中就說起了這個挑選的事情。老果農只用了九個字,就把挑選柳丁還有柑橘,以及砂糖橘的方法總結出來了。它們是高身柳丁,扁身柑,光身橘。
從他口中我也得知,我們吃的橘子其實是一個野生品種,橘子和柚子雜交產生了柳丁;橘子和柳丁雜交後變成了柑。分辨這三者,有2個很簡單的方法。
其一,看它的皮好不好剝,橘子的皮非常好剝,柳丁的皮很難剝,我們一般都不吃,用刀切開再吃,柑子,它的皮介於兩者之間。
其二,打開它們,看種子裡面的胚的顏色,柳丁的胚是乳白色,柑的胚是淡綠色,橘的胚是深綠色。這個方法也很實用。
瞭解這三者的關係之後,我們一起來看下,老果農的這九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高身柳丁,也就是說遇到柳丁的時候,要挑個頭比較高的,這種柳丁汁水多,口感也更好,另外買的時候可以拿在手裡掂一下,太輕的話不要,重一點說明水分比較足。
扁身柑,遇到柑子就要挑外形扁扁的那種,柑子無論是口感還是含水量,它都是介於橘子和柳丁之間的,買的時候買扁扁的,一般質量比較好。
光身橘,挑選橘類水果的時候,要以果子身上光滑為主,最好選擇那種沒有突起的斑點,也沒有什麼傷痕的為主,皮則需要選那種軟硬適中的,太硬的皮裡面的果肉就不會特別的甜,太軟的皮,成熟度比較高,不好吃。
不管什麼橘子,記住一個特點,中間有個環形的那種,有這個"環形"的通常口感要甜一些,它皮薄還有一定的彈性。另外買早橘子也不要買晚橘子,早橘子汁水多鮮甜足,晚橘子肉質會粗糙,影響口感。
柑橘類水果的營養價值其實是差不多的,它最多的營養成分就是維他命C,通常來講,一個人一天的維他命C含量吃3個橘子就能够完全得到補充,所以大家在吃這些柑橘類水果的時候,也不要一次性地吃得太多,不然容易造成營養過剩。
上面講到的這3種水果,口感一般只有兩種,一種是甜味,另外一種是酸甜味,喜歡吃甜味的可以選擇砂糖橘,喜歡吃酸甜味的則可以選擇金橘,其次像柳丁這些也是偏酸甜口感的,而柑子則和橘子一樣以甜為主。講到這裡,大家知道這三種水果怎麼挑了嗎?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未經許可不得删改、盜用,侵權必究】